谓之
拼音:wèi zhī

谓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称这是。
  • 1、就天地而言,谓之云雨;就人身而言,谓之精气,人身一小天地,迈不信然。
  • 2、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 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4、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谓之廉。用所当用人民权力切务滥用谓之公。行所当行为政做人言行一致谓之德。
  • 5、因不了解而相信谓之迷信,因为了解而相信谓之正信。
  • 6、“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字义分解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LEG
  • 五行

(1)(动)说:所~。

(2)(动)称呼;叫做:称~。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