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ēi yán dà yì |
注音: | ㄨㄟ 一ㄢˊ ㄉㄚˋ 一ˋ |
词性: | 成语 |
微言大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微言大义
(1) 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微言大谊”。
引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大义,旧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用以指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奥意义。语出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乃夫子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清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説,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
清魏源《<书古微>序》:“《书古微》何为而作也?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闢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章炳麟《校文士》:“源故不学,惟善説满洲故事,晚乃颠倒《诗》《书》以钓名声,凌乱无序,小学尤疏繆,而詡詡自高,以为微言大义在是,其持论或中时弊,而往往近於怪迂。”
孙犁《耕堂读书记·<三国志·关羽传>》:“自《春秋》立法, 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
国语词典:
精微的言论,切要的义理。语本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也作「微言精义」。
网络解释:
微言大义 (汉语词语)
- 1、《论语》这部书,真是微言大义,让人越读越觉得。
- 2、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 3、他的一番微言大义,令人佩服至极。
- 4、《菜根谭》这部书,记载的都是对人生的至理名言,微言大义,耐人寻味。
- 5、方能领略先进性的微言大义,也才能为真正做到先进性奠定基础。
- 6、经文,佛陀留下的微言大义,直指佛心,真意自现。
字义分解
- 拼音wēi
- 注音ㄨㄟ
- 笔划13
- 繁体微
- 五笔TMGT
(1)(形)细小;轻微:~小|~弱。
(2)(形)(某些计量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米|~分。
(3)(形)衰落:寒~|低~。
(4)(形)精深奥妙:~观|~言大义。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言
- 五笔YYYY
- 五行木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微言大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