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yù |
注音: | ㄨˇ ㄩˋ |
五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
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引证解释:
⒈ 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
引《管子·内业》:“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⒉ 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引《大智度论》卷十七:“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捨。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法华经·譬喻品》:“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宋苏轼《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前韵》:“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⒊ 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引《云笈七籤》卷十:“五欲者,谓耳欲声,便迷塞不能止;目欲色,便淫乱发狂;鼻欲香,便散其精神;口欲味,便受罪入网罗;心欲爱憎,便偏邪失正平。”
网络解释:
五欲 (《本草纲目》五欲)
- 1、禅修要调五事,调五事之前有加行,预备资粮,如呵五欲,去五盖。
- 2、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
- 3、除却五欲,疮疣解脱,优游自得,安闲自在。
- 4、世人沉迷五欲之泥潭,如小儿舔食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断舌之危。亦如火中取栗,被贪魔所使!
- 5、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鸠摩罗什。
- 6、外弦一二欲轻则用打摘,欲重则用勾剔;内弦六七欲轻则用抹挑,欲重则用劈托;中弦三四五欲轻则用抹挑,欲重则用勾剔。
字义分解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五
- 五笔GGHG
- 五行木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与五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