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
拼音: | qí gǔ |
注音: | ㄑ一ˊ ㄍㄨˇ |
旗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旗鼓
(1) 旗和鼓。古时军中用以发号施令
英
引证解释:
⒈ 旗与鼓。古代军中指挥战斗的用具。
引《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杨伯峻注:“《孙子·军争篇》引《军政》曰:‘言不相问,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愴恨!”
唐皇甫冉《送客》诗:“旗鼓军威重,关山客路赊。”
清昭槤《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授以旗鼓,命掩伏山侧,余遂趋贼垒。”
⒉ 喻指首领;典型。
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马观察维翰 ……与卢雅雨同年,一时号‘南马北卢 ’,亡后, 卢哭之云:‘前辈典型亡北斗,中原旗鼓失南军。’”
清张声玠《四十自序》:“与闽之学士大夫文人墨士,胔酒淋漓,骚坛树旗鼓。”
梁启超《立宪派》:“今也吾儕此无政府之国,为无政府之民……如师陷重围,敌军肉薄,而无其旗鼓。”
⒊ 武术使棍棒的架式。
引《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都去拿了一条棒做了一个旗鼓, 杨官人也做了一个旗鼓。”
《水浒传》第二回:“﹝王进﹞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逕奔王进。”
国语词典:
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
网络解释:
旗鼓
- 1、坐诊医生一到位,“大观园畅海”第诊室重张旗鼓开始营业。
- 2、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 3、当地居民说今年大张旗鼓引入的吃海藻的银鲤已经死亡。
- 4、考虑到港澳码头食街历史较久,已有一批稳定的客源,卢先生打算就近搬到新会睦州,重张旗鼓。旗鼓造句。
- 5、我们应大张旗鼓地宣扬正义必胜的真理。
- 6、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丘迟。
字义分解
- 拼音qí
- 注音ㄑㄧˊ
- 笔划14
- 繁体旗
- 五笔YTAW
- 五行木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