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棉
拼音:zǐ mián
注音:ㄗˇ ㄇ一ㄢˊ

子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棉zǐmián

(1) 未轧去棉籽的棉花

unginned cotton

引证解释:

⒈ 摘下后尚未去掉棉籽的棉花。也称籽棉。

  • 1、你们有没有洗了不褪色的方格子棉布料?
  • 2、姐姐就用绳子绑着她找到了她的父亲,最后给了姐姐一件女式呢子上衣、几双高筒袜子和两个黑色锻子棉垫才算完。
  • 3、他下身是玄色春绸棉裤,裤脚往后一抿,用两根蓝飘带一系,脚底下一双两道梁的满帮云头的粉底大缎子棉鞋。
  • 4、整整一件还算半新旧的灰色圆领子棉大衣,依旧敞着怀,衣襟不时让寒风扯动。
  • 5、李永芳带着随从来到屯子口,就看到了两队身披铁叶锁子棉扣甲的旗兵携带着腰刀和弓箭在路口处巡视。 
  • 6、在杜阮镇子棉村靠公路的一块菜田,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正在除草的李哥,他家种的瓜菜都是自产自销,剩下的菜贩都找上门追着要收购。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mián
  • 注音ㄇㄧ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RMH
  • 五行

(1)(名)指草棉;草本植物;果实形状像桃;内有白色纤维;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种子可榨油。通称棉花。

(2)(名)指木棉;乔木;种子的表皮生有白色纤维;可用来装枕头、褥垫等。

(3)(名)棉花:~袄|~被|~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