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后
拼音:niú hòu
注音:ㄋ一ㄡˊ ㄏㄡˋ

牛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牛的肛门,比喻听命于人的从属地位。语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引证解释:

⒈ 牛的肛门。比喻处于从属地位。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寧为鷄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於牛后乎?”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清汪懋麟《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低眉望牛后,徒为志士譁。”
章炳麟《杂感》诗:“寧为牛后生,毋为鷄口活。”

国语词典:

牛的肛门。比喻居下位而卑贱。

网络解释:

牛后

  • 牛后,典故名,指牛的肛门,典出《战国策》卷二十六《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苏秦对韩王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后遂以“牛后”比喻处于从属地位。
    • 1、做事一定要鸡口牛后,努力向前。
    • 2、汽车圈“宁当鸡头,毋为牛后”的现象非常严重。
    • 3、“第一名”的尊荣无可取代,宁为鸡首,勿为牛后
    • 4、在红牛后五洞挑战赛环节,还首次出现五洞杆数完全一样、并列第一的情况,不得不靠“抽奖”决定冠军归属。
    • 5、盖强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弱者宁为鸡口,不为牛后,都非通过武力解决不可。
    • 6、王武彬先生荣获本场红牛后五洞挑战赛的冠军。

    字义分解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HK
    • 五行

    [ niú ]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GKD
    • 五行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