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论
拼音: | shí zài lùn |
实在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实在论(realism)为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的意见,只有“理式”或者理念才具有充分的存在和实在,个别的东西是没有充分的实在和存在的。
- 1、直觉主义逻辑是达米特语义反实在论的基础。
- 2、迄今的试验已经排除了定域性和实在论同时成立。
- 3、为科学实在论给出一个一致的、毫无争议的形式定义是十分困难的。
- 4、西方知识论始于希腊哲学,探讨对于外部实在的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这种知识论是包含在实在论中的;
- 5、从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看,休谟问题是可消解的,而科学实在论正是在科学现实基础上得以成立。
- 6、随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当代实在论思想也发生了从中世纪的形而上学实在论向关注关系、整体与认识行为的近代实在论的转向。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8
- 繁体實
- 五笔PUDU
- 五行金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在
- 五笔DHFD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与实在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