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 mǎ bì jī |
注音: | ㄐ一ㄣ ㄇㄚˇ ㄅ一ˋ ㄐ一 |
词性: | 成语 |
金马碧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形状像马的金,形状像鸡的碧。皆为宝物。亦指神名。
引《汉书·王褒传》:“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寳,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襃往祀焉。”
《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金形似马,碧形似鸡。”
《后汉书·郡国志五》:“越巂郡十四城:青蛉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
后以“金马碧鸡”作为祥瑞之物。 清汪琬《代寿洪太傅七十序》:“自是之后,禁旅可班,军屯可復,金马碧鸡可致。”
⒉ 山名。在今云南昆明附近。两山上分别有金马碧鸡神祠。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二·云南府》:“金马山,府东二十五里,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餘里,其中即滇池也。
引汉宣帝神爵元年,方士言益州金马碧鸡之神可祠而至……即此。”
后以“金马碧鸡”借指边远之地。 清钮琇《觚賸·序赋创格》:“﹝陈三岛《为毕西临作<当泣草>序》:﹞锦江彩石,信穷河汉之槎; 金马碧鸡,日断岣嶁之使。”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黎都督檄云南文》:“永历被擒, 金马碧鸡之乡,沦于异族。”
国语词典:
传说中的神名。《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宣帝即位,……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襃使持节而求之。」今云南省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南有碧鸡山,相传为汉代祭祀金马碧鸡神的所在,两山上均有神祠。
网络解释:
金马碧鸡
- 1、嘉靖二十四年二月,他由安宁又去大理,四月里他托友人简绍芳把汉王褒的《移金马碧鸡文》用隶书刻在西山罗汉寺的山崖上。
- 2、据介绍,得意居文化位于金马碧鸡坊、老昆明城五华山到螺蛳湾的中轴线上,是云南古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昆明唯一保存的三层古建四合院。
- 3、昆明云之南艺美术有限公司以昆明标志性建筑物金马碧鸡坊为原型,制作出精美作品,尽显典型的昆明民俗特色。
- 4、昨日,是世界旅游日,昆明市西山区第六届“团结苹果节”暨乡村旅游推介活动在市中心金马碧鸡坊启动。
- 5、这个地方位于金马碧鸡坊、老昆明城五华山到螺蛳湾的中轴线上,是云南古建筑的代表作品。
- 6、赛家金碧店毗陵昆明市市中心的金马碧鸡坊。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金
- 五笔QQQQ
- 五行金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与金马碧鸡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