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请
拼音: | pì qǐng |
注音: | ㄆ一ˋ ㄑ一ㄥˇ |
辟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辟聘。
引证解释:
⒈ 即辟聘。参见“辟聘”。
引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
《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仪自杀” 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仪兄卢,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
《旧唐书·李晟传》:“晚岁忽於取士,辟请不得其人。至使吏缘为奸,军政不肃,物论稍减,惜哉!”
网络解释:
辟请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闢
- 五笔NKUH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pì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pī[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