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芦箔: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
  • 2、芦柴: 芦柴lúchái (1)苇茎,芦苇中用作柴禾的部分 英 reed
  • 3、芦荻:芦与荻。
  • 4、芦笛: 芦笛lúdí (1) 旧时北方人称芦叶卷起的乐器 英 reed
  • 5、芦藩:用芦苇编制的篱笆。
  • 6、芦菲: 1.芦草编织的门扇。 2.亦作"芦菲"。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 7、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梦卜。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莱菔》。
  • 8、芦扉: 1.芦草编织的门扇。 2.亦作"芦菲"。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 9、芦苻:即芦莩。
  • 10、芦菔:即萝卜。
  • 11、芦根: 芦根lúgēn (1) 中药名。别名苇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甘,寒。清热生津。治热病烦渴,牙龈出血,鼻出血,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 英 reed rhizome
  • 12、芦荟: 芦荟lúhuì (1) 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Aloe vera var. chinensis ),叶大而肥厚、基出、簇生、狭长披针形,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多产于热带地方。又名“油葱”,叶边缘有尖锐的锯齿,花像穗子,叶汁可入药 英 Chinese aloe
  • 13、芦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铜为喇叭嘴状,吹时用指启闭音孔,以调音节。清代兵营巡哨多用之。
  • 14、芦苇: 芦苇lúwěi (1) 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英 ditch reed; rush
  • 15、芦笙: 我国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 16、芦花: 芦花lúhuā (1) 芦苇的白色花毛 英 reed catkins; fluffy ends of reed
  • 17、芦粟:植物名。禾本科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中含糖量高,可生食,并可作为制糖的原料。
  • 18、芦丁:即芦人。
  • 19、芦雪:即芦花。因芦花色白如雪,故称。
  • 20、芦锥: 1.芦芽。
  • 21、芦衣: 用芦花代棉絮的冬衣。语出《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南朝·宋·师觉授《孝子传》:“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
  • 22、芦竹: 芦竹lúzhú (1)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粗壮,叶片扁平,披针形,圆锥花序。多生长在河岸、路边。茎杆可作轻工业和特种手工业的原料。也叫“荻芦竹” 英 giantreed
  • 23、芦席: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 24、芦管:芦苇的茎。 即芦笳。
  • 25、芦酒:以芦管插酒桶中吸而饮之。这种饮酒方法称"芦酒"。
  • 26、芦人:刈芦苇的人。
  • 27、芦芽: 芦芽lúyá (1) 芦苇的芽,即芦笋 英 reed's bud
  • 28、芦虎:蟹的一种。
  • 29、芦哨:芦笳一类的乐器。以芦为之。
  • 30、芦莩:芦苇内壁的薄膜。
  • 31、芦牌:用芦苇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 32、芦簰:用芦苇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 33、芦子: 1.即芦人。 2.古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因两崖峙立如门,形似葫芦而得名。
  • 34、芦笋: 芦笋lúsǔn (1) “石刁柏”的通称 英 asparagus
  • 35、芦荡: 芦荡lúdàng (1) 生长着芦苇的荡田 英 reed marshes
  • 36、芦沟桥: 芦沟桥Lúgōuqiáo (1) 见“卢沟桥” 英 Luogouqiao
  • 37、芦中人: 1.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楚之亡臣伍子胥奔吴,至江,渔夫渡之。见子胥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夫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渔夫来,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后因以指伍子胥。
  • 38、芦关村: 芦馆村,村委会驻地,属于开封市尉氏县,省道开尉公路从本村穿过,辖芦馆老寨、白庄、北新寨,南新寨,北小庄,谷庄等自然村寨。
  • 39、芦眉国: 古国名。
  • 40、芦笙节: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该节日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
  • 41、芦荡火种: 沪剧剧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郭建光等十八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养伤。以茶馆店老板娘身份活动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智斗勾结日本侵略军的忠义救国军头目胡传魁、刁德一,掩护伤员,并在伤员痊愈后,设计一举歼灭敌人。京剧《沙家浜》据此改编。
  • 42、芦中托渡:在芦苇中求渡。比喻靠人帮助脱离险境。
  • 43、芦山县组: 是四川芦山县西北7km苗溪茶场—雅雀口剖面,在1976年时,被四川二区测队命名为芦山组。

芦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沙芦菔:胡萝卜的一种。主根长,成圆柱形,色黄白,味辛而微苦。
  • 2、葫芦格: 1.亦称"葫芦韵"。 2.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 3、葫芦提: 1.亦作"葫芦蹄"。亦作"葫芦题"。亦作"葫芦啼"。 2.犹糊涂。
  • 4、葫芦韵: 1.亦称"葫芦韵"。 2.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 5、葫芦藓:藓纲,葫芦藓科。植株矮小,茎直立而分枝,其上密生绿色小叶,基部有丝状假根。雌雄同株。生长在潮湿、背阴的路边、宅旁、林边的泥土上。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 6、葫芦啼: 1.见"葫芦提"。
  • 7、葫芦蹄: 1.亦作"葫芦蹄"。亦作"葫芦题"。亦作"葫芦啼"。 2.犹糊涂。
  • 8、葫芦题: 1.见"葫芦提"。
  • 9、葫芦笙: 簧振气鸣乐器。彝、苗、佤、纳西、黎、拉祜、普米等民族的乐器。由笙苗和笙斗组成,笙斗用葫芦制作,笙苗是细竹管。5—8根不等。每根笙苗开二孔。多用于舞蹈伴奏,且吹奏者多为领舞者。
  • 10、葫芦科: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质或木质藤本,大多有卷须。花绝大多数为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萼和花冠五裂,雄蕊五枚,雌蕊通常一枚。果实大多为肉质瓠果。多数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如黄瓜、南瓜、西瓜、冬瓜、葫芦等。
  • 11、胡芦提: 1.见"胡卢提"。
  • 12、胡芦笙:即葫芦笙。吹管乐器。历史悠久﹐1957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和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都曾出土铜胡芦笙﹐据测定属春秋晩期和战国初期遗物。
  • 13、黄芦木: 见“黄栌木 ”。
  • 14、黄芦树: 黄栌。
  • 15、青芦叶:喻闪着寒光的宝刀。
  • 16、西芦浦: 亦名芦子浦、大芦浦或西溇浦、溇浦。
  • 17、踏芦渡江:《坚瓠广集.离地草》引唐冯贽《记事珠》:"兔床国有离地草,人以藉足,不步而行。达磨见梁武,去来自由,以有此草也。其叶如芦,故传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 18、葫芦依样: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 19、毛葫芦军:元顺帝时召募的一种地方地主武装。其作用略同于团练。明代沿其制﹐尝用以抵抗倭寇和镇压农民起义军。
  • 20、毛葫芦兵: 1.见"毛葫芦军"。
  • 21、毛胡芦兵: 1.见"毛葫芦军"。
  • 22、明月芦花:  形容虚无缥缈、夜色凄迷的境界;也指杳无踪迹的景象。
  • 23、墙上芦苇:长在墙上的芦苇。
  • 24、北俱芦洲:《梦幻西游》中的地名。
  • 25、比葫芦画瓢: 比葫芦画瓢bǐ húlú huà piáo (1) 比喻照样子模仿 英 imitate;copy mechanically
  • 26、闷葫芦罐儿: 1.即扑满。
  • 27、随葫芦打汤: 1.方言。附和着人家的话。
  • 28、依葫芦画瓢: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 29、照葫芦画瓢:比喻照样子模仿。
  • 30、上不得芦苇:"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
  • 31、按着葫芦抠子:比喻丝毫不放松。
  • 32、宝葫芦的秘密: 中篇童话。张天翼作。1958年发表。小学生王葆在梦中得到了一只宝葫芦,从此他要什么便有什么。他想做一个起重机模型,马上就出现一台,但模型倒塌后,他却束手无策。考试时,别人做完的考卷会神奇地与他的白卷对调,结果被人发现。在老师教育下,他终于提高了认识,与宝葫芦告别。
  • 33、抱住葫芦不开瓢:比喻闷声不响。
  • 34、东扯葫芦西扯瓢: 东扯葫芦西扯瓢dōng chě húlu xī chě piáo (1) 说话东扯西拉 例 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柯蓝《浏河十八弯》 英 talk aimlessly
  • 35、摁倒葫芦瓢起来: 1.方言。喻此伏彼起。
  • 36、按下葫芦浮起瓢:  同“按倒葫芦瓢起来 ”。
  • 37、按下葫芦又起瓢: 刚把漂着的葫芦按下去,瓢又起来了。比喻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 38、初入芦苇,不知深浅: 词语解释初入芦苇,不知深浅[ chū rù lú wěi,bù zhì shēn qiǎn ]⒈  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引证解释⒈  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引《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 39、乍入芦圩,不知深浅:乍:刚刚开始;圩:圩子。刚到芦苇地,不知里边的深浅。比喻初到某地,,须小心行事。

芦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苞芦:芦笋。
  • 2、笔芦:相传唐李白墓上所生芦苇形状如笔﹐人称"笔芦"。
  • 3、菰芦: 菰和芦苇。 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 4、菇芦: 1.菰和芦苇。 2.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 5、瓜芦:植物名。皋芦的别称。
  • 6、寒芦: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 7、葫芦: 葫芦hú lu 1.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英 bottle gourd; 2.  该蔓草之果实。 3.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4.  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 英 bottle gourd peel; 5.  滑车的俗称。 英 block; block and tackle; tackle; 6.  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 例 取一葫芦。——宋·欧阳修《归田录》 英 calabash; 7.  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英 muddled;
  • 8、壶芦:亦作'壶芦'。即葫芦。 指茶壶或酒壶。放鸽时缀于鸽尾的竹哨。
  • 9、胡芦: 胡芦hú lú 1.  同“葫芦”。 2.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状如两个球连在一起,成熟后表面光滑,可做器皿,常用以盛酒。
  • 10、瓠芦: 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
  • 11、黄芦: 黄芦huánglú (1) 芦苇的一种 例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 reed
  • 12、藜芦:植物名。百合科藜芦属,多年生草本。茎青紫,高二、三尺,叶狭长,有平行脉,春日开花,小而紫黑,根茎皆有毛。有毒,可供药用。也作“蔾芦”、“鹿葱”。
  • 13、蒲芦:蒲草和芦苇。蒲且。 蚌蛤之属。
  • 14、塞芦:席箕草的别名。可供编织用具。
  • 15、衔芦: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
  • 16、雁脖芦: 山参根茎的形状。
  • 17、醋葫芦:吃醋的人。
  • 18、火葫芦: 1.形似葫芦,内装火药的引火战具。
  • 19、酒葫芦: 1.亦作"酒胡芦"。 2.盛酒的葫芦。
  • 20、闷葫芦: 闷葫芦mènhúlu (1) 比喻无从猜测而令人摸不着头脑,使人纳闷的事物 英 enigma;complete mystery;puzzle (2) 不爱说话的人 英 silent person
  • 21、水葫芦: 刁鸭的俗名。 水生植物。即凤眼蓝。绿叶,开淡紫色花。繁殖特别快,可作为猪饲料或绿肥。
  • 22、糖葫芦: 糖葫芦tánghúlu (1) 亦称“冰糖胡芦”。食品名,用竹签把山楂等果穿成串,蘸上白糖、冰糖、麦芽糖浆等 英 string of candied haws
  • 23、西葫芦: 西葫芦xīhúlu (1) 一种光滑的圆柱形夏季葫芦,墨绿色,通常有浅绿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和白到淡绿色的坚实肉质 英 cocozelle;pumpkin;summer squash
  • 24、响葫芦: 1.亦作"响葫芦"。 2.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镫"。
  • 25、油葫芦: 油葫芦yóuhúlu (1) 昆虫,像蟋蟀,稍大,雄虫的翅能互相摩擦发声 英 field cricket
  • 26、京葫芦: 别称苦壶卢、苦匏,蒲卢等,为中草药,性味苦寒。
  • 27、电葫芦:“电动滑车”的俗称。用电力驱动的吊挂式起重机械。多用于临时性吊装作业。
  • 28、提壶芦: 提壶芦,提壶芦芦,提葫芦tí hú lú (1) 鹈鹕 英 pelican
  • 29、提胡芦: 提胡芦,提胡芦芦,提葫芦tí hú lú (1) 鹈鹕 英 pelican
  • 30、酒胡芦: 1.亦作"酒胡芦"。 2.盛酒的葫芦。
  • 31、穷士芦: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伍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后因称芦苇为"穷士芦"。
  • 32、响胡芦: 1.亦作"响葫芦"。 2.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镫"。
  • 33、押不芦: 1.亦称"押不卢"。 2.来自阿拉伯语yabruh或abruh(波斯语jabrūh),草名。产西方。有毒。具有催眠麻醉作用。传说能起死回生。
  • 34、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bīngtáng húlu (1) 一种食品,用竹签将山楂或海棠等串在一起,外面蘸上熔化的冰糖而成 英 icefrozen sweetmeats;candied haws pierced together on a stick
  • 35、打闷葫芦: 1.比喻琢磨难以猜透的问题。
  • 36、得胜葫芦:喻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 37、没嘴葫芦:比喻哑口无言或不大说话的人。
  • 38、闷嘴葫芦: 闷嘴葫芦mènzuǐ húlu (1) 不爱说话的人 例 小黄,你这个闷嘴葫芦是怎么回事 英 silent person
  • 39、掩口葫芦:捂着嘴笑。
  • 40、依样葫芦: 见“依样画葫芦 ”。
  • 41、烂蒸葫芦:表示饭食粗略,也比喻生活俭朴
  • 42、打破闷葫芦:比喻把未知的问题或情况弄清楚。
  • 43、看样画葫芦: 1.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 44、依样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yī yàng huà húlu (1) 照着真葫芦去画葫芦。比喻一意模仿而没有创新 英 mechanically;play the ape
  • 45、依本画葫芦: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
  • 46、依瓢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 47、没嘴的葫芦:“没嘴的葫芦”,俗语,释义是比喻不善于言谈的人,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一时说不上话来的人。
  • 48、指冬瓜骂葫芦: 指冬瓜骂葫芦zhǐ dōngguā mà húlu (1) 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近似“指桑骂槐” 例 你说话说清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 英 abuse a person by ostensibly pointing to someone else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芦组词,芦的组词,芦字怎么组词,芦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芦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芦字在开头的组词有43个,芦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9个,芦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8个。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YNR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4) 芦苇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