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藏昂:仪表雄伟,气宇轩昂。
  • 2、藏摧:谓凄怆;悲伤。
  • 3、藏躲: 藏躲cángduǒ (1)躲藏;隐藏 例 无处藏躲 英 hide
  • 4、藏锋:1.书法用语。谓笔锋隐而不露。2.比喻才华不外露。
  • 5、藏伏:潜伏,隐藏。
  • 6、藏府:府库。 中医学名词。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藏,通'脏'。
  • 7、藏钩: 1.亦作"藏钩"。亦作"藏彄"。 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 8、藏鈎: 1.亦作"藏钩"。亦作"藏彄"。 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 9、藏光:比喻隐藏才华,不使外露。
  • 10、藏庋:收藏。
  • 11、藏户:仓库的出入口。
  • 12、藏机: 1.藏匿才智;藏匿心机。 2.犹射覆。猜暗藏之物。
  • 13、藏奸: 藏奸cángjiān (1) 心中不怀好意 例 笑里藏奸 英 have evil intentions (2) 〈方〉不使出全副精力或不愿尽全部力量帮助别人 英 not do one's best
  • 14、藏娇:《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胶东王,指汉武帝刘彻。后以纳妾别居为'藏娇'。指姬妾或妓女的住所。
  • 15、藏弆: 1.亦作"藏弆"。 2.收藏。
  • 16、藏彄: 1.亦作"藏彄"。亦作"藏彄"。 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彄之戏。
  • 17、藏蓝: 藏蓝zànglán (1) 蓝里略透红色 英 purplish blue
  • 18、藏名: 1.隐匿名声。 2.谓收录其名。
  • 19、藏命:隐姓埋名。
  • 20、藏匿: 藏匿cángnì (1) 潜藏隐匿 例 四面包抄,无处藏匿 英 conceal;squirrel sth.away
  • 21、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 22、藏青: 藏青zàngqīng (1) 颜色名。蓝而近黑 英 dark blue
  • 23、藏去: 1.亦作"藏弆"。 2.收藏。
  • 24、藏身: 藏身cángshēn (1) 躲藏;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例 无处藏身 英 go into hidding;hide oneself
  • 25、藏收:收藏。
  • 26、藏往:记藏往事于心中。意在作为来日之借鉴。
  • 27、藏香:西藏所产的线香。以檀香、芸香、艾等香料制成。有黑、黄二色。藏族用来供佛。
  • 28、藏幸: 1.亦作"藏幸"。 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 29、藏修:亦作'藏修'。 《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修,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 30、藏蓄: 1.亦作"藏畜"。 2.收藏;蓄存。 3.隐藏。 4.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 31、藏鸦:比喻枝叶荫蔽。
  • 32、藏掖:1.怕人知道或看见而竭力掩藏。 2.遮掩住的弊端。
  • 33、藏擫:古代魔术的一种。变戏法。
  • 34、藏擪:遮藏。
  • 35、藏用: 1.潜藏着的功用。语本《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孔颖达疏:"藏诸用者,潜藏功用,不使物知。"谓隐藏难知者而更显表其功用。 2.指暗藏其用意。
  • 36、藏舟:《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 37、藏拙:(动)自认笨拙,不愿把自己的意见或技能让别人知道:~不语。
  • 38、藏踪: 藏踪cángzōng (1) 隐藏行动踪迹 英 hide
  • 39、藏族:(名)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 40、藏识: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 41、藏否:品评。
  • 42、藏盖:储藏。
  • 43、藏埋:埋葬。
  • 44、藏戏: 藏戏zàngxì (1) 藏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地区 英 Zang opera
  • 45、藏行: 1.亦作"藏幸"。 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 46、藏畜: 1.亦作"藏畜"。 2.收藏;蓄存。 3.隐藏。 4.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 47、藏书: 藏书cángshū (1) 收藏的图书 例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很多 英 collection of books in a library
  • 48、藏历: 藏历zànglì (1) 中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9世纪初即已采用。基本上与今夏历同 英 Zang calendar; lunar calendar used in Tibet
  • 49、藏袍: 词语解释⒈  藏族的传统长袍。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地。用毛皮、氆氇或各种呢、绒、绸、布等制作。右边开襟、大领、阔袖,略长于身长,衣领、襟、袖、下摆处用细毛皮或色布镶边。腰部束一长带。夏季或劳动时将右臂或双臂退出袖管,束袖于腰间。晚上可当被盖。
  • 50、藏狗:藏狗原产中国西藏,也有人说其祖先是马士提夫犬。
  • 51、藏南: 一般指藏南地区,青藏高原内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间的宽阔谷地。海拔3500藏南谷地4500米。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贯穿,其中游与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河谷同为西藏经济发达地区。
  • 52、藏银:一种合金的名称,其实就是白铜。
  • 53、藏品:藏品是指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务和社会需要搜集并经过鉴选符合入藏标准,完成登记、编目等入藏手续的文物和自然标本。许多藏品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 54、藏剧:“仙女姐妹”。
  • 55、藏合:称重单位
  • 56、藏论:巴利三藏所说者。
  • 57、藏猫儿: 藏猫儿cángmāor (1) 儿童互相躲藏寻找的游戏 英 hide-and-seek
  • 58、藏羚羊: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
  • 59、藏原羚: 哺乳动物,体长约1.1米,尾很短,雄的有角,向上向后弯曲,末端又向上,有横棱,毛灰褐色。生活在高原和荒漠、草原上。
  • 60、藏猫猫: 藏猫猫cáng māo māo (1) 儿童互相躲藏寻找的游戏 英 hide-and-seek
  • 61、藏闷儿: 捉迷藏。
  • 62、藏茗山: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两千多年前,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其毕生的智慧和毅力写成伟大著作《史记》。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使中华文明得以彪炳千秋,发扬光大…。“藏茗山”故此得名,意指崴山藏香韵,好茶可传世!
  • 63、藏书票: 贴在书籍封面封底或书内的纸片,记有藏书日期和人名等,一般印制精美。
  • 64、藏头诗: 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种说法:(1)作律诗时前三联都写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联才点明题意。(2)将诗句头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3)将所言的事分别藏在诗句的头一字。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 65、藏红花: 藏红花zànghónghuā (1) 即番红花。一种茑尾科植物 英 saffron crocus (2) 该种植物的花柱的上部及柱头 英 saffron
  • 66、藏香鸡: 鸟纲鸡形目雉科。藏香鸡生长在海拔3200-4000多米的高原上,藏香鸡做为高海拔地区养禽业中的当家品种,有人这样形容藏香鸡:“草原鸡的自然,乌鸡的滋养,珍珠鸡的玲珑,取之精华,集之大成,世界脊梁上,孕育出这鸡界的珠穆朗玛。具有各种特色的鸡蛋,为人们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
  • 67、藏历年:藏历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68、藏金阁: 藏金阁集团,以藏茶为主营方向,对传播藏文化、促进藏汉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
  • 69、藏青色: 一种颜色,一种蓝与黑的过渡色,很深很深的蓝色,其色素与视觉感浅于黑、深于蓝。
  • 70、藏青果: 诃子(hēzǐ)。
  • 71、藏书章: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
  • 72、藏仓小人: 比喻进谗言陷害贤良的小人。
  • 73、藏器待时: 藏器待时cángqì-dàishí (1) 怀藏才智勇武于身,以待可用之时施展 英 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demonstrate one’s ability;store up sth.until it is wanted
  • 74、藏贼引盗: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 75、藏锋敛锷:敛:收藏。锷:剑刃。把刀锋剑刃收藏起来。指不露锋芒。
  • 76、藏锋敛锐: 同“藏锋歛锷”。
  • 77、藏锋敛颖:藏锋敛锷。
  • 78、藏锋守拙: 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光芒,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
  • 79、藏锋敛鋭:比喻不露锋芒。
  • 80、藏息相辅: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
  • 81、藏弓烹狗:  《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
  • 82、藏垢纳污: 藏垢纳污cánggòu-nàwū (1) 比喻包容肮脏丑恶的人和事 英 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ices 也作“藏污纳垢”
  • 83、藏污纳垢:1.隐藏尘垢,聚集污物。 2.比喻包藏坏人坏事。参见「含垢纳污」条。
  • 84、藏踪蹑迹:蹑:放轻脚步。迹:足迹。隐藏踪迹,动作轻微。形容行动诡秘,不让人发觉。
  • 85、藏头伉脑: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 86、藏头漏影:犹言藏头擫脑。
  • 87、藏诸名山: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
  • 88、藏之名山: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
  • 89、藏头擫脑: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 90、藏头亢脑: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 91、藏形匿影:  藏匿形迹,不露真相。
  • 92、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 93、藏奸卖俏:故意装出媚态以诱人上当
  • 94、藏巧于拙: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 95、藏头露尾: 藏头露尾cángtóu-lùwěi (1) 比喻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英 gire a partial account of;tell part of the truth,but not all of it
  • 96、藏龙卧虎: 藏龙卧虎cánglóng-wòhǔ (1) 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例 在中州地面,四通八达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英雄荟萃之区。——姚雪垠《李自成》 英 hidden people of talent;uncovered talent
  • 97、藏着掖着:怕别人知道或者看见而竭力掩藏。
  • 98、藏族医学: 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
  • 99、藏巧守拙:藏巧守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g qiǎo shǒu zhuō。
  • 100、藏头护尾: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藏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豹藏雾: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豹藏雾"喻潜心修养,洁身自好。
  • 2、归藏氏: 即黄帝。
  • 3、甲藏用:蝤蛑的别名。俗称梭子蟹。
  • 4、地藏节:俗谓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节。
  • 5、冷藏库: 见“冷库 ”。
  • 6、内藏库: 宋初宫内贮藏金帛之库。
  • 7、左藏库:古代国库。参见"左藏"。
  • 8、龟藏六:谓龟遇危险便将头尾和四足缩入甲中以避害。后因比喻人的才智不外露或深居简出,以免招嫉惹祸。语本《杂阿含经》卷四三:“过去时世,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亦作:龟六藏
  • 9、捉藏猫: 捉藏猫zhuō cáng māo (1) 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英 hide-and-seek (2) 说话兜圈子,让人难以捉摸 英 be tricky and evasive
  • 10、收藏家:专门收藏书籍﹑字画﹑古玩等物品的人。
  • 11、龙藏寺: 寺名。 见“龙藏寺碑 ”。
  • 12、地藏王: 即地藏菩萨。
  • 13、窝藏罪:隐匿暗藏。
  • 14、金藏云:佛教语。金色的云气。
  • 15、大藏经:佛教经典的总称。内容分经 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和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的说教 、律 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仪规 、论 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 三藏,包括印度、中国等国的佛教著述在内。有汉、藏、蒙、满、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种文本。
  • 16、徵藏史: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
  • 17、冷藏车: 词语解释⒈  即“保温车”。
  • 18、冷藏船: 词语解释⒈  使鱼、肉、水果、蔬菜等易腐食品处于冻结状态或某种低温条件进行载运的货船。吨位不大,通常为数百至数千吨,航速高于一般货船。货舱内设置制冷管或冷风管,以维持所需的保冷温度。国语辞典冷藏船[ lěng cáng chuán ]⒈  货舱内附有绝热与冷藏设备的运输船只。
  • 19、五藏神: 亦作“五脏神”。
  • 20、中藏府: 1.亦作"中臧府"。 2.汉内库名。有令﹑丞,主金银货物之事。
  • 21、征藏史: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
  • 22、暗藏玄机: 暗中隐藏玄妙、深奥的端绪、机关。
  • 23、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24、包藏祸心: 包藏祸心,苞藏祸心bāocáng-huòxīn,bāocáng-huòxīn (1) 祸心:害人之心。心里藏着坏念头 例 瞧这家伙鬼鬼祟祟的样子,准知道他包藏祸心 英 harbor evil intentions;hide malicious intents
  • 25、包藏奸心:犹言包藏祸心。
  • 26、苞藏祸心: 1.同"包藏祸心"。 2.心里隐藏着坏主意。苞,通"包"。
  • 27、龙藏寺碑: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
  • 28、薜萝藏虺:指隐居山林的人。
  • 29、避迹藏时:逃避时世。
  • 30、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31、隐鳞藏彩:《后汉书.逸民传.陈留老父》﹕'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后因以'隐鳞藏彩'比喻潜藏待时。
  • 32、川藏公路: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 33、呆里藏乖:外表呆头呆脑而内心却很机灵。
  • 34、谩藏诲盗: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慢”
  • 35、慢藏诲盗:慢:懈怠,怠慢。诲:教导,教诲。收藏财物不谨慎,等于告诉盗贼,可以来偷东西。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36、漫藏诲盗: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37、韫匵藏珠: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名称】韫匵藏珠【拼音】yùn dú cáng zhū【解释】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 38、韫椟藏珠: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39、宿蠹藏奸:积久的弊政隐藏着坏人。
  • 40、贮藏手段:货币的一种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 41、遁迹藏名:犹言隐居不出。
  • 42、深藏远遁:遁:隐去。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避世隐居
  • 43、多藏厚亡:谓聚敛越多,则丧失越大。
  • 44、躲躲藏藏: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面面对。
  • 45、东藏西躲: 东藏西躲dōng cáng xī duǒ (1) 形容往各处躲藏 英 hide oneself from place to place
  • 46、五藏六府: 亦作“五脏六腑”。
  • 47、剖腹藏珠: 剖腹藏珠pōufù-cángzhū (1) 剖开肚子收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 英 put the trivial above the important
  • 48、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 49、烹犬藏弓:犹烹狗藏弓。
  • 50、设彀藏阄:指设置圈套、暗藏机关以捉弄人。
  • 51、含垢藏疾: 包容污垢,藏匿恶物。形容宽仁大度。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国君含垢。”
  • 52、含垢藏瑕: 见“含垢匿瑕 ”。
  • 53、纳垢藏污: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54、纳污藏垢: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55、智藏瘝在: 谓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 56、宝藏男孩: 网络用语,常见于饭圈。作为贬义词它的意思是指某位明星的黑料太多,挖都挖不完;作为褒义词它指某人身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才华,简直浑身是宝。
  • 57、宝藏女孩: 1.简单来说就是第一眼见到这个女孩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很平凡,很普普通通的一个姑娘,但相处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它的闪光点一个个的呈现在面前。就像宝藏一样,需要不断挖掘,最后使人眼前一亮。 2.该词也有完全相反的双重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真实意思。一是形容某位明星的黑料太多,挖都挖不完。二是形容自己喜欢身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才华慢慢被大家发现,简直浑身是宝,哪哪都好。
  • 58、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Hàn-Zàng yǔxì (1) 包括藏语和汉语有时还包括泰语的一个语系 英 Sino-Tibetan family
  • 59、被褐藏辉:犹言被褐怀玉。
  • 60、家藏户有: 家家都有。昆曲《十五贯》第六场:“本县民风浇薄,赌风极盛,这骰子么,家藏户有,不足为奇!”
  • 61、华藏世界:佛教指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是佛教的极乐世界,由宝莲花中包藏的无数小世界组成的。
  • 62、话里藏阄:话里藏着哑谜儿。
  • 63、纳污藏秽: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64、嘉绒藏族: 嘉绒在甘孜州丹巴县、康定县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
  • 65、稔恶藏奸:长期作恶﹐包藏祸心。
  • 66、金屋藏骄:讲述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 67、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jīnwū-cángjiāo (1) 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表妹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后以“金屋藏娇”指纳妾 英 keep a mistress in a love rest
  • 68、隐介藏形: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 69、镫里藏身:一种骑术。骑在马上的人身体弯倒在马的一侧。
  • 70、珍藏密敛:敛:收起。非常珍重并严密地收藏起来。
  • 71、蜜里藏刀:谓外表和善而暗中狠毒。
  • 72、绵里藏针: 绵里藏针miánlǐ-cángzhēn (1) 英 ruthless character behind a gentle appearance is like a needle hidden in silk floss (2) 喻外表看来温柔,软弱,实则内心刻毒强硬 (3) 形容柔弱中蕴刚强
  • 73、纳污藏疾:《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后以"纳污藏疾"比喻包容罪过错失。
  • 74、匿影藏形: 匿影藏形nìyǐng-cángxíng (1) 躲藏起来,不被人发现 英 hide from public notice
  • 75、蹑影藏形:谓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 76、油藏评价:对油气藏形成的可能性、特性、储量、质量等适时作出概率分析以及工程、经济方面的全面评价工作与过程。
  • 77、地藏菩萨: 菩萨名。佛经说他受释迦佛嘱托,在弥勒出生前,自誓渡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常现身于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 78、冷藏汽车:冷藏汽车具有能保持一定低温的货厢、用于载运需要保持低温或易腐货物的专用汽车。
  • 79、闪闪藏藏:东躲西藏的样子。
  • 80、行藏用舍:行:做,实行。藏;退隐。用:任用。舍:不用。
  • 81、深藏若虚: 深藏若虚shēncáng-ruòxū (1) 原指精於卖货的商人隐藏宝货,不轻易让人看见。后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 英 be modest about one's talent or learning;be not given to boasting or showing off
  • 82、山薮藏疾:比喻小毛病并不损害其整体的形象。
  • 83、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84、知来藏往:《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来知德注:'凡吉凶之几,兆端已发,将至而未至者,曰来.吉凶之理,见在于此,一定而可知者,曰往。知来者,先知也。藏往者,了然藴畜于胸中也。'后以'知来藏往'谓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
  • 85、卧虎藏龙:比喻潜藏着人才。
  • 86、卧龙藏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87、掩瑕藏疾: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 88、笑处藏刀: 笑处藏刀xiào chù cáng dāo (1) 形容外貌和善,内心狠毒 例 这是笑处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水浒传》 英 velvet paws hide sharp claws;cover the dagger with smile;daggers hiden behind smiles;There are daggers in man's smile
  • 89、露影藏形:躲躲闪闪貌。犹言藏头露尾。
  • 90、猿藏熊缘:猿藏:猿藏身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开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穴。
  • 91、胸藏锦绣:指某人拥有很高的才华。
  • 92、袖中藏火: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 93、袖里藏刀: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94、不藏不掖:指毫无保留。
  • 95、西藏芋兰: 西藏芋兰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西藏芋兰的块根,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带下赤白症状。
  • 96、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Qīngzàng Gāoyuán (1) 中国最大的高原。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主要包括青、藏和川西。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岭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峰顶终年积雪。藏北高原为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冈底斯山、昆仑山及唐古拉山之间。海拔4500米左右,地面起伏不大,湖泊众多,属高寒荒漠。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北部为黄河源地,南部为澜沧江、通天河、雅砻江等大河源地。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是雅鲁藏布江等河流上游的谷地,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下。河谷沿岸多局部平原,是西藏主要农、牧业地区 英 Qinghai-Tibet Platean
  • 97、虚空藏咒: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加强记忆力,促进心通。
  • 98、驻藏大臣:驻藏大臣(藏文:བོད་བཞུགས་ཨམ་བན):特指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由非定制式留守大臣演变而来。
  • 99、露尾藏头:容身的东西小﹐无法掩蔽住整个身躯。喻事情的无法掩饰﹐总要露出蛛丝马迹。
  • 100、鞘里藏刀: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藏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暗藏: 暗藏àncáng (1) 隐藏;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例 暗藏枪支 英 conceal;hide
  • 2、昂藏: 昂藏ángcáng (1) 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例 绣衣柱史何昂藏。——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英 stalwart;brave-looking;high-spirited
  • 3、白藏:指秋天。秋于五色为白﹐序属归藏﹐故称。 仓库名。 晋宫中阁名。
  • 4、包藏: 包藏bāocáng (1) 蓄含 例 大海包藏着许多秘密 英 contain (2) 隐藏 例 包藏祸心 英 美harbor;英harbour;conceal
  • 5、保藏:把东西藏起来以免遗失或损坏。
  • 6、苞藏: 1.同"包藏"。 2.裹藏;隐藏。苞,通"包"。
  • 7、宝藏: 宝藏bǎozàng (1) 蕴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例 开发地下宝藏 英 buried treasure;precious deposits (2) 泛指储藏的珍宝或珍贵物品 例 雕刻艺术的宝藏 英 treasure (3) 犹宝库。指其中储藏的大宗宝物 例 掘得一宝藏,纯是水晶珠 英 treasury
  • 8、备藏: 1.收藏。
  • 9、贝藏:指佛经。藏,佛教经典。古印度人书之于贝叶上,故称。
  • 10、避藏:躲藏;躲避。
  • 11、庇藏:犹隐藏。
  • 12、闭藏:闭塞掩藏。 收藏,保管。 藏伏,隐匿。
  • 13、壁藏:收藏在夹墙中。多指藏书。
  • 14、别藏: 1.另外贮存。 2.指另外贮存的钱。 3.指葬埋。
  • 15、漕藏:指漕米仓库。
  • 16、储藏: 储藏chǔcáng (1) 蕴藏 例 储藏量 例 铁矿储藏丰富 英 deposit
  • 17、窜藏:隐匿;潜藏。
  • 18、催藏:脏腑的意思。动词,表示极度伤心
  • 19、摧藏: 摧藏cuīcáng (1) 奏乐时的抑按的动作 英 press (2) 亦作“藏摧” 例 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抵掌反复,抑按藏摧。——东汉·蔡邕《琴赋》 (3) 引申指人抑挫之貌 例 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晋·成公绥《啸赋》 例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depressed;despondent (4) 强烈的抑按动作 例 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晋·左思《吴都赋》 英 strongly press
  • 20、冬藏:亦作'冬臧'。冬季农家把收获之物贮藏起来。指某些鸟兽冬季迁徙或蛰伏。
  • 21、椟藏: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椟同“椟 ”。后因以“椟藏”比喻怀才。 缄藏。 指缄藏之物。
  • 22、遁藏:逃避隐藏。
  • 23、躲藏: 躲藏duǒcáng (1)隐藏,使人看不见 例 过日本兵的时候,我躲藏在对门大山的岩壳里 英 hide oneself
  • 24、法藏:佛教语。谓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 佛教语。佛所说的教法。佛法含藏无量妙义,故称'法藏'。
  • 25、封藏:封闭收藏。
  • 26、伏藏:隐藏;潜藏。
  • 27、府藏:旧时国家储存文书﹑财物之所。亦指贮藏的财物。 腑脏。五脏六腑的总称。府,通'腑',藏,通'脏'。
  • 28、富藏:指丰富的珍贵物件。
  • 29、抚藏:安葬。
  • 30、祔藏:为附祭而存放(先祖的神位)。
  • 31、覆藏:遮掩隐藏。
  • 32、弓藏:指功成被弃。
  • 33、孤藏: 1.指脾脏。古人用五脏配四时,肝配春,心配夏,肺配秋,肾配冬,独脾无所配,故称"孤藏"。藏,通"脏"。 2.指肾脏。藏,通"脏"。
  • 34、锢藏: 1.犹储藏。
  • 35、馆藏: 馆藏guǎncáng (1) 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 例 馆藏清代玉器 153件 英 collection (2) 指上述单位的收藏品 例 馆藏巨大 英 a collection of books and items
  • 36、庋藏:置放;收藏。
  • 37、归藏: 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 敛藏。 归葬。
  • 38、鬼藏: 1.玄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 39、裹藏:  包藏;藏在里面。
  • 40、函藏:封藏。
  • 41、含藏: 含藏háncáng (1) 包含;蕴藏 例 每一个字都有其在意义上的含藏 英 implication
  • 42、厚藏:富裕。
  • 43、后藏: 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
  • 44、华藏:亦作'华臧'。 佛教语。莲华藏世界或华藏世界 的略称。
  • 45、怀藏: 1.隐藏;收藏。
  • 46、晦藏:隐藏;隐秘。
  • 47、慧藏: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部分,是为三藏,亦称慧藏。亦特指其中的论藏。
  • 48、积藏: 1.亦作"积臧"。 2.积存储藏。 3.指积存储藏的物资或钱财。
  • 49、寄藏: 1.谓依制迁神主而藏于祖庙。 2.犹贮藏。
  • 50、戢藏: 1.亦作"戢臧"。 2.收藏。
  • 51、缄藏: 封存。
  • 52、窖藏: 窖藏jiàocáng (1) 在窖里储藏 例 保存鲜薯的最好办法是窖藏 英 store things in a cellar
  • 53、洁藏:使内脏清洁。藏,同"脏"。
  • 54、禁藏:帝王宫中的库藏。
  • 55、弆藏:收藏。
  • 56、卷藏:收藏。
  • 57、掘藏:发掘他人埋藏之物。谓得意外之财。
  • 58、库藏:[ kù cáng ] :库房里储藏:清点~物资。~图书三十万册。另见kùzàng。 [ kù zàng ] :仓库。另见kùcáng。
  • 59、窟藏: 1.隐匿之所。
  • 60、矿藏: 矿藏kuàngcáng (1) 蕴藏于地下的各种矿物的总称 英 mineral resources (deposit)
  • 61、冷藏: 冷藏lěngcáng (1) 为防食物腐烂变质而将其贮藏于低温设备中 英 refrigeration;cold storage
  • 62、丽藏: 高丽版《大藏经》。
  • 63、敛藏:犹殓葬。敛,通'殓'。收购储藏。 收藏。 蕴藏。
  • 64、廪藏:廪蓄。
  • 65、鳞藏: 谓像鱼那样潜藏。
  • 66、六藏: 1.六腑。《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成玄英疏:"六藏,六腑也,谓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肾﹑命门为"六藏"。
  • 67、留藏:犹储存。
  • 68、论藏:佛教三藏之一。指佛以自问答的方式论辨法相为经﹐佛弟子及诸菩萨又据此解释经义﹑论辨法相的有关著作。梵名阿毘达磨藏﹐义译为'论藏'。
  • 69、轮藏: 1.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设机轮,可旋转,故名。
  • 70、霾藏:埋藏﹔掩藏。
  • 71、慢藏: 疏于治理或保管。
  • 72、瞒藏: 1.隐匿。
  • 73、煤藏:含有煤的矿藏。
  • 74、迷藏:1.游戏名。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出自《扬州》2.犹退隐。 3.指底细。
  • 75、密藏:暗中收藏;秘密收藏。
  • 76、冥藏:指仙﹑道之书。
  • 77、匿藏: 匿藏nìcáng (1) 隐藏;躲藏 英 hide;lurk
  • 78、乞藏: 1.亦作"乞臧"。 2.复姓。唐有乞藏遮遮。见《新唐书.韦皋传》。《新唐书.吐番传》作乞臧遮遮。
  • 79、迁藏:迁徙宝藏。
  • 80、潜藏: 潜藏qiáncáng (1) 藏在隐蔽处 例 老虎潜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英 be in hiding (2) 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 例 特务潜藏在乡下 英 underlie
  • 81、窍藏: 1.人体九窍和五脏的并称。
  • 82、寝藏:匿伏;隐藏。
  • 83、跧藏:蜷伏躲藏。
  • 84、儒藏: 1.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 85、舍藏:犹窝藏。
  • 86、释藏:即大藏经。也称一切经。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参见'大藏经'﹑'一切经'。
  • 87、受藏:接受并予以收藏。
  • 88、寿藏: 1.生时所建的墓圹。
  • 89、守藏:1.贮藏保管。 2.看管财库,保管财物。3.玄色创作的民国群像小说。
  • 90、收藏: 收藏shōucáng (1) 收集保藏 例 他的最大爱好是收藏古画 英 collect;store up (2) 收起来保存 例 在冬季把游艇收藏起来 英 house (3) 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英 jewellery in store
  • 91、私藏:犹私蓄。指私有的财产。私行收藏或藏匿。
  • 92、搜藏:将一些东西收集并保存起来
  • 93、锁藏:犹闭藏。
  • 94、搨藏:囤积。
  • 95、逃藏:逃避隐藏。
  • 96、弢藏: 1.隐藏。
  • 97、韬藏: 隐藏;包藏。
  • 98、祧藏:指迁藏远祖神主。
  • 99、停藏:窝藏。
  • 100、退藏:退归躲藏;隐匿。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藏组词,藏的组词,藏字怎么组词,藏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藏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藏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5个,藏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45个,藏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60个。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DNT

基本释义

cáng动词(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2) 储积,收藏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4) 隐匿藏,匿也。——《说文新附》慢藏海盗。——《易·系辞上》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6) 怀有 。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zàng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