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陶遨:无牵无挂貌。
- 2、陶版:陶瓷制成的装饰性的板块。
- 3、陶畅:舒适﹐舒畅。
- 4、陶瓷: 陶瓷táocí (1) 陶、瓷器的总称 英 pottery and porcelain (2) 陶器和瓷器的制品 例 高温陶瓷 例 景德镇陶瓷 英 ceramics
- 5、陶淬:陶冶。
- 6、陶诞:虚妄夸诞。陶﹐通"謟"。
- 7、陶范: 1.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大都用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即凹凸连接体)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有纹饰或铭文。 2.指陶瓷器的坯胎。
- 8、陶旊: 1.亦作"陶旊"。 2.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
- 9、陶瓬: 1.亦作"陶旊"。 2.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
- 10、陶缶:指战国赵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11、陶桴: 1.陶瓦和木棍。借指简陋的房屋。
- 12、陶缸: 陶缸táogāng (1) 古希腊用的大型陶器,口圆而大,用以贮存大量食物(如粮食)或液体(如酒、油),有时用于安葬死者 英 pithos
- 13、陶葛: 1.南朝梁陶弘景和晋葛洪的并称。
- 14、陶贯: 1.谓融会贯通。
- 15、陶罐: 陶罐táoguàn (1) 一种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 英 terrine;gallipot;stean
- 16、陶泓: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 17、陶瓠: 1.陶制的壶。
- 18、陶婚:结婚九周年—就叫陶婚。
- 19、陶匠: 1.陶工与木匠。 2.制造陶器的工人。
- 20、陶奬:培育奖掖。
- 21、陶巾:陶潜的软帽。《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 22、陶津:化育引导。
- 23、陶径: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以"陶径"借指隐者之居。
- 24、陶迳: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有“三逕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以“陶逕”借指隐者之居。
- 25、陶菊:指菊花。晋陶潜爱菊﹐故称。
- 26、陶均: 陶均táo jūn (1) 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英 potter's wheel (2) 比喻培育人材 英 educate and train talents
- 27、陶钧: 陶钧táojūn (1) 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英 potter's wheel (2) 比喻培育人材 英 educate and train talents
- 28、陶粒: 顾名思义,就是陶质的颗粒。
- 29、陶篱:晋陶渊明《饮酒》诗之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后因以'陶篱'指恬淡自然的旨趣。
- 30、陶练:陶冶习练。
- 31、陶炼:陶冶锻炼。
- 32、陶鍊:陶冶锻炼。
- 33、陶轮:犹陶钧。
- 34、陶沐:谓蒙受德泽教化。
- 35、陶母:指晋陶侃之母湛氏。
- 36、陶泥:即陶土。
- 37、陶匏: 1.陶制的尊﹑簋﹑俎豆和壶等器皿。 2.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 3.指古代乐器。 4.比喻教化。
- 38、陶坯:陶制器皿的生坯。
- 39、陶甓:陶砖。泛指古物。
- 40、陶洽:融洽调和。
- 41、陶琴: 1.见"陶令琴"。
- 42、陶丘: 1.两重的山丘。 2.古地名。在今山东定陶西北。 3.复姓。春秋齐有大夫陶丘德﹔汉有侍御陶丘仁。见《通志.氏族三》。
- 43、陶染:熏陶感染。
- 44、陶溶:熏陶浸染。
- 45、陶熔:亦作'陶熔'。 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熔化﹐融合。 比喻浸润﹐影响。
- 46、陶镕:亦作'陶熔'。 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熔化﹐融合。 比喻浸润﹐影响。
- 47、陶融:陶冶教化。 陶铸融合。 犹言调和鼎鼐。指协调各方﹐治理国家。
- 48、陶阮:晋陶渊明和三国魏阮籍的并称。两人皆为大诗人。
- 49、陶秫:指高粱。
- 50、陶淑: 1.谓陶冶使之美好。
- 51、陶暑: 1.解暑﹐消暑。
- 52、陶铄:犹陶冶。
- 53、陶叟:指晋陶潜。《晋书.隐逸传.陶潜》载﹐陶潜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 54、陶塑: 陶塑,是陶质的雕塑艺术品,始于秦汉时期,它的出现为我国雕塑史和陶艺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 55、陶汰:犹淘汰。
- 56、陶唐:1.古帝名。 2.古部族名。 3.陶唐 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 4.指 陶唐 之世。5.借指开明盛世。 6.指《击壤歌》。 7.借指 中国。
- 57、陶駼:即騊駼。状似马。
- 58、陶瓦: 1.用陶土烧成的瓦器。 2.烧制屋瓦。
- 59、陶宛:陶朱公范蠡和宛地孔氏的并称。孔氏以冶铸致富。
- 60、陶卫:魏冉和商鞅的并称。魏冉﹐战国秦大臣﹐曾封于陶邑﹐富埒王室﹔商鞅﹐战国时卫人﹐亦称卫鞅﹐秦孝公采用其变法主张﹐秦国因之富强。
- 61、陶韦: 1.晋代诗人陶潜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并称。 2.制陶和制革。泛指从事手工劳动。
- 62、陶纹: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 63、陶写: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 64、陶谢: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潜﹑谢灵运的并称。陶善写田园诗﹐谢长于山水诗﹐两人都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
- 65、陶欣:快乐欣喜。
- 66、陶墟:传说中舜烧制陶器的地方。
- 67、陶煦:和乐貌。
- 68、陶穴: 1.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 2.指墓穴。
- 69、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
- 70、陶砚: 1.陶质的砚台。
- 71、陶养:陶冶培养。
- 72、陶冶: 陶冶táoyě (1) 烧造陶器、冶炼金属 英 make pottery and smelt metal (2) 比喻对人的性格和思想进行培养 英 mould;cultivate;exert a favurable influence on sb.
- 73、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 74、陶猗:古代富商陶朱公 范蠡 和猗顿的并称。后泛指富人。
- 75、陶怡:陶冶﹔使愉快。
- 76、陶易:变易﹐变更。
- 77、陶阴:犹言鲁鱼豕亥。谓传写之误。
- 78、陶隐:即陶弘景。陶隐居句曲山时﹐庭院植松﹐每闻松风﹐欣然为乐。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 79、陶莹:犹言刮垢磨光。
- 80、陶婴:春秋鲁陶门之女。少寡﹐抚养幼孤﹐纺绩为生﹔鲁人或闻其义﹐将求匹。婴闻之﹐乃作《黄鹄之歌》以明志。鲁人闻之﹐遂不敢复求。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后以"陶婴"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 81、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
- 82、陶郁:郁结。
- 83、陶渔: 1.谓制陶与捕鱼。 2.指制陶者和捕鱼者。
- 84、陶育:谓教化培育。
- 85、陶远:谓教化之泽﹐流传久远。
- 86、陶运:犹陶钧。控制﹐驾驭。
- 87、陶灶: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 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 88、陶甄:1、比喻陶冶、教化。2、比喻造化,自然界。 3、比喻君王。 4、指权位或掌握权位的人。 5、烧制陶器。
- 89、陶真:1.流行于宋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2.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
- 90、陶蒸: 1.犹陶冶﹑陶铸。 2.指天地造化。
- 91、陶埴:谓烧制砖瓦。
- 92、陶植: 1.培植﹔培育。
- 93、陶醉: 陶醉táozuì (1) 忘我地沉浸于某种情境中 例 他们为光明的前景而陶醉 例 自我陶醉 英 be intoxicated with;revel in
- 94、陶兀: 1.酣醉貌。
- 95、陶陶: 陶陶táotáo (1)欢乐 例 陶陶乐趣 英 happy;contended
- 96、陶公:指晋陶侃。 指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指唐陶沔。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指晋陶潜。
- 97、陶朱:即陶朱公。后泛指大富者。
- 98、陶令:指晋陶潜。陶潜曾任彭泽令﹐故称。
- 99、陶泄:发泄﹐排遣。
- 100、陶衣:俗称护胎釉。涂抹在陶器胎釉之间的薄层泥浆。作用是保护陶胎﹐美化陶面。
陶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复陶裘:即复陶。
- 2、馆陶园:汉武帝姑﹑汉文帝女馆陶公主,号窦太主。有园在长门,称长门园,世亦名"馆陶园"。见《汉书.东方朔传》。后泛指显贵之家的园林。
- 3、彩陶罐: 文物。
- 4、奥陶纪: 古生代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亿年前,结束于4.4亿年前。在此期间形成的地层称奥陶系,位于寒武纪之上,志留纪之下。
- 5、薛陶牋: 见“薛涛笺 ”。
- 6、薛陶笺:薛涛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笺。此笺原用作写诗作为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甚至官方国札也用此笺,流传。
- 7、蒲陶酒:亦作"葡萄酒"。
- 8、立陶宛: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英语:Republic of Lithuania),简称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英语: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 9、醉陶陶: 1.亦作"醉淘淘"。亦作"醉醄醄"。 2.醉酒快乐貌。
- 10、乐陶陶: 乐陶陶lètáotáo (1) 形容快乐陶醉的样子 例 南征北战历万苦,心里犹觉乐陶陶 英 cheerful;happy;joyful; carefree; gey
- 11、奥陶系: 奥陶系(Ordovician System)指奥陶纪形成的地层。
- 12、和陶诗:晋代以后,以苏轼、郝经为代表的诗人,他们非常推崇陶渊明的诗歌,并以步韵、次韵、从韵等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 13、彩陶文化:亦作"仰韶文化"。
- 14、超导陶瓷:具有超导性的陶瓷材料。
- 15、电子陶瓷: 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类陶瓷材料。有绝缘装置陶瓷、电容器陶瓷及压电陶瓷三种。具有高频性能好,介电常数可调范围大,介质损耗小,温度系数可调节,致密性好,性能多样化等特点。主要用来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部件中的装置零件等。
- 16、功能陶瓷:具有压电、铁电、电光、声光、热电、光磁、铁磁、色敏、湿敏及生物功能反映等特性的陶瓷。用于传感器、接收器、换能器及人体组织如骨、齿等 替代等。
- 17、金屬陶瓷: 用金属粉末和陶瓷原料烧结成的材料,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点,具有韧性好、硬度高、耐高温、抗氧化等特点,广泛用于发动机、火箭、金属切削及原子能工业等方面。
- 18、金属陶瓷: 用金属粉末和陶瓷原料烧结成的材料,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点,具有韧性好、硬度高、耐高温、抗氧化等特点,广泛用于发动机、火箭、金属切削及原子能工业等方面。
- 19、罗庄陶瓷: 罗庄陶瓷以罗庄、付庄、朱陈、湖西崖等地为中心,分布于鲁南地区,以大青矸、焦宝石、紫土、石英粉、瓷石、粘土、大青土、黄矸、黄药土等数十种陶瓷原料,配合本地丰富煤炭资源,烧制而成的工艺品。
- 20、结构陶瓷:结构陶瓷是具有耐高温、耐冲刷、耐腐蚀、高硬度、高强度、低蠕变速率等优异力学、热学、化学性能,常用于各种结构部件的先进陶瓷。
- 21、袋足陶鬶: 袋足陶鬶出土于江苏省武进良渚文化遗址,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
- 22、鹤吊陶母: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
- 23、董项陶腰:像董宣的脖子那样强硬、像陶潜的腰那样挺直,形容刚直清高,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向权贵低头、为势利屈腰。
- 24、富埒陶白:埒,相等。富埒陶白指财富多如陶朱公及白圭。比喻极为富有。
- 25、耕稼陶渔:耕地、种田、制瓦、打鱼。指古时的各种生产劳动。
- 26、黑陶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而称为黑陶文化。又因其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的龙山镇,故也称龙山文化。
- 27、熏陶渐染: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28、宗匠陶钧: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名称】:宗匠陶钧【拼音】:zōng jiàng táo jūn【解释】:宗匠:陶铸器具的大匠;陶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培养造就人才【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9、周回陶钧: 《悲惨世界》
- 30、轻质陶粒:轻质陶粒,就是陶质的颗粒。由于陶粒具有轻质性,所以也称之为轻质陶粒砂。
- 31、鲁鱼陶阴: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32、遣兴陶情:遣释意兴,陶冶情趣。
- 33、瓦鸡陶犬: 南朝·梁·萧绎《金缕子·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意思就是:泥土烧制的犬(虽然像真犬)没有为人守夜的警备能力,瓦做的鸡(虽然像真鸡)不能在破晓时带来鸡鸣的好处。
- 34、丁陶鼍鼓: 鼍鼓发掘于华夏文明起源的襄汾县陶寺遗址,距今有430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鼓”,它是几千年来鼓乐发展的基石。
- 35、立陶宛人:立陶宛人(立陶宛语:Lietuvis;俄语Литовцы;英语:Lithuanians),立陶宛的主体民族,又指具有立陶宛国籍的人。
- 36、自我陶醉:形容盲目地自我欣赏。
- 37、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 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 38、达尔陶姓: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末期达斡尔族达尔陶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 39、熏陶成性: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40、兀兀陶陶: 1.醉酒貌。
- 41、乐乐陶陶: 乐乐陶陶lèlè-táotáo (1)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例 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元·朱有炖《十长生》 英 cheerfull
- 42、令人陶醉:呕:恶心,想吐。比喻使人极端厌恶。
- 43、富比陶卫: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
- 44、压电陶瓷: 词语解释⒈ 能将机械量与电量相互转换的陶瓷。当受力作用时会在陶瓷表面成比例地产生电势差,反之当加上电压时会成比例地发生几何形变。有钛酸钡、锆钛酸铅和铌酸盐型陶瓷三个系统。用于制造扬声器、鱼群探测器、压电陀螺、陶瓷变压器、滤波器等。
- 45、氧化铝陶瓷: 氧化铝陶瓷是一种以氧化铝(Al2O3)为主体的陶瓷材料,用于厚膜集成电路。氧化铝陶瓷有较好的传导性、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需要注意的是需用超声波进行洗涤。氧化铝陶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陶瓷,因为其优越的性能,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满足于日用和特殊性能的需要。
- 46、印纹陶文化: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陶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彩陶: 彩陶cǎitáo (1) 一种有彩色花纹的古代陶器 例 彩陶文化 英 ancient painted pottery
- 2、复陶: 1.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 2.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杜预注:"复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注:"下文'为绛县师'则不能兼为晋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复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绛县师。"详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晋复陶春复陶说》。 3.即蝝。
- 3、洪陶:巨匠。天生万物,如陶匠制造器物,故用以比喻天。
- 4、咎陶: 1.亦作"咎陶"。 2.即皋陶。舜之贤臣。咎,通"皋"。
- 5、钧陶: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 指秉持国政者。
- 6、匏陶:匏制和陶制的酒器。
- 7、坯陶:谓制作陶器。喻指造就,培养。
- 8、蒲陶:亦作"葡萄"。
- 9、镕陶:熔铸陶冶。比喻培养造就。
- 10、融陶:熔化陶冶。
- 11、温陶:晋温峤﹑陶侃的并称。晋成帝时,二人以协同平息苏峻叛乱而齐名。
- 12、雄陶: 1.传说中的舜的七友之一。一说﹐五友之一。
- 13、宣陶:抒发陶写。
- 14、薰陶: 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
- 15、熏陶: 熏陶xūntáo (1)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英 polish
- 16、猗陶:春秋战国时大富商陶朱公(范蠡)和猗顿的并称。后用以泛称富户。
- 17、咏陶:吟诵陶渊明的诗歌。
- 18、釉陶: 釉陶yòutáo (1) 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1180°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 英 glazed pottery
- 19、郁陶:忧思积聚貌。 引申为凝聚貌。 形容喜而未畅。 犹郁燠。暑气蒸郁。
- 20、欝陶:1.忧郁貌。2.酣畅貌;欣悦貌。
- 21、甄陶: 烧制瓦器。 化育;培养造就。 喻天地,造化。
- 22、蒸陶:犹熏染;熏陶。
- 23、铸陶: 1.语本《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谓造就﹐培育。后以"铸陶"指培养人才。
- 24、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一种工艺品。
- 25、皋陶:传说中东夷族的领袖,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陶(yáo)。
- 26、黑陶: 古代的黑色陶器。表面漆黑光亮,一般陶胎较薄,常作殉葬品。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中常有发现。
- 27、解陶:犹宽慰。
- 28、埏陶: 和泥制作陶器。
- 29、一陶: 在一窑中陶冶。比喻在同一教化之下。 方言。一起,一处。
- 30、醉陶:1.亦作“醉淘淘”。亦作“醉醄醄”。
- 31、玉陶:玉陶是汉语词汇,拼音yù táo,指像玉一样润滑细腻的陶器。
- 32、精陶:白坯或浅色坯上施釉的陶器
- 33、戴季陶: (1891-1949)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传贤。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孙中山秘书,协助孙组织中华革命党。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25年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书,歪曲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散布反共、反对工农运动的言论,形成“戴季陶主义”,并支持西山会议派的主张。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曾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 34、印纹陶: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 35、商代白陶: 用白色粘土制成的陶器。
- 36、界首彩陶:安徽省界首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
- 拼音táo,y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陶
- 五笔BQRM
基本释义
táo名词(1) (形声。从阜,匋(táo)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2)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陶,再成丘也。——《说文》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 陶丘北, 陶丘有 尧城,尧尝所居,故 尧号 陶唐氏。——《说文》(3)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4) 瓦器,陶器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5)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6) 烧制陶器的匠人 。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7) 姓动词(1) 制作瓦器陶,作瓦器也。——《玉篇》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2)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3) 陶冶,化育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4)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5) 烤灼,炎炽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6) 除去 。如:陶洗(革除;涤除)(7) 毁谤 。如:陶诞(毁谤夸诞)形容词(1) 快乐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2)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yáo名词(1) 通“窑”。窑灶《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2) 另见táo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