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马鞍: 马鞍mǎ ān (1) 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英 saddle
  • 2、马鞌:即马鞍。
  • 3、马枊:拴马的柱子。
  • 4、马岙:马岙一般指马岙街道。
  • 5、马绊: 1.亦作"马靽"。系马的绳子。 2.指蛟。 3.传说中的马蟥精。
  • 6、马班: 1.指汉司马迁和班固。一着《史记》﹐一着《汉书》﹐故并称之。 2.方言。旧时中原地区称娼妓。
  • 7、马靽: 1.亦作"马靽"。系马的绳子。 2.指蛟。 3.传说中的马蟥精。
  • 8、马帮: 马帮mǎbāng (1) 驮运货物的马队 英 caravan;train of horses carrying goods
  • 9、马棒:打马的短棍。
  • 10、马包:一种中间开口,两旁可以装塞钱物的长布袋。可以横置马﹑驴等背上。
  • 11、马鞁:马具。
  • 12、马币: 1.汉武帝时铸造的一种币面铸有马形图案的钱币。见《汉书.食货志下》。 2.马匹和钱财。
  • 13、马疕:马勃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马勃》。
  • 14、马弁: 马弁mǎbiàn (1) 旧时军官的护兵 英 bodyguard of an officer
  • 15、马鞭: 马鞭mǎbiān (1) 赶马用的鞭子,多用皮条编成 英 horsewhip
  • 16、马鳖: 马鳖mǎbiē (1)水蛭 英 leech
  • 17、马鼈:水蛭的别名。 见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水蛭》。
  • 18、马勃: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
  • 19、马渤:马渤,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渤科。
  • 20、马捕:马快。
  • 21、马材:马的能力。
  • 22、马槽:饲马之糟。木制或石制。
  • 23、马曹:1.管马的官署。多用以指无关要紧的官职或身份卑微的小官。2.犹言马头娘。
  • 24、马策:马鞭。
  • 25、马筴: 古代博戏之具。
  • 26、马蝉:虫名。一种大知了。
  • 27、马场: 1.牧场;养马的场所。 2.跑马场。表演马术或赛马的场地。
  • 28、马程:马行之程;旱程。
  • 29、马塍: 1.合欢的别名。 2.地名。在浙江省余杭县西。宋代以产花著名。
  • 30、马齿: 马的牙齿。 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看马齿可知马的年龄,故常以为谦词,借指自己的年龄。 即马齿苋。
  • 31、马刍: 1.亦作"马蒭"。 2.喂马的草。
  • 32、马蒭: 1.亦作"马蒭"。 2.喂马的草。
  • 33、马舡: 1.亦作"马舡"。 2.大船;官船。 3.运马的船。
  • 34、马船: 1.亦作"马舡"。 2.大船;官船。 3.运马的船。
  • 35、马床: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
  • 36、马牀: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
  • 37、马捶: 1.亦作"马捶"。亦作"马垂"。 2.马杖;马鞕。
  • 38、马垂: 1.亦作"马捶"。亦作"马垂"。 2.马杖;马鞕。
  • 39、马棰: 1.亦作"马捶"。亦作"马垂"。 2.马杖;马鞕。
  • 40、马箠:亦作“马捶 ”。亦作“马垂 ”。马杖;马鞕。《庄子·至乐》:“ 庄子 之 楚 ,见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太王 以 狄 伐故,去 豳 ,杖马箠居岐 ,国人争随之。” 宋梅尧臣 《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鳩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西湖二集·会稽道中义士》:“马垂问髐形,南面欲起语。”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董 怒发如雷,马箠乱下如雨, 封 头面皆破,流血满衣,释手而退。”
  • 41、马刺:马靴后跟上另加的金属刺。除有装饰作用外,还可以用来驱赶坐骑,使快跑。
  • 42、马错:战国时秦人司马错的简称。
  • 43、马褡:即马褡子。
  • 44、马袋:马包。
  • 45、马蛋:方言。马粪。
  • 46、马邓:东汉明德马皇后与和熹邓皇后的并称。皆以贤德闻。
  • 47、马递: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
  • 48、马店: 马店mǎdiàn (1) 供马帮客人住宿的客店 英 inn specially opened to receive members of a caravan
  • 49、马殿:大殿。
  • 50、马吊:一种赌具。共四十张,分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门。
  • 51、马湩:马乳。亦指用马乳酿成的酒,即马奶酒。
  • 52、马豆:亦称'马沙'。籽粒形大的豆,如蚕豆之类。喂马用的豆料。 云实的别名。
  • 53、马杜:指汉司马相如和杜笃。
  • 54、马队: 马队mǎduì (1) 成队的马,多用于运输货物 英 a train of horses carrying goods (2)商队;一队驮畜 英 caravan (3) 骑兵的队伍 英 cavalry
  • 55、马垛: 夜间驮运私货的马匹。 亦作:马垛
  • 56、马轭:驾车时扼住马颈子的器具。
  • 57、马饭:亦称'马饭'。 即莸草。俗名蟋蟀草。一年生草本。叶片线形至披针形,夏季抽穗。多生于荒野路旁和农田间,分布极为广泛,为一种优良的秋季牧草。
  • 58、马坊:马厩。
  • 59、马房: 马房mǎfáng (1) 供出租存放马车和马的马厩并有设备提供使用 英 livery stable;stable;shed for horses
  • 60、马粪: 1.马屎。 2.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 61、马烽: (1922- )作家。山西孝义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刘胡兰传》等。
  • 62、马蜂: 马蜂mǎfēng (1) 大黄蜂,胡蜂科任何比较大的社会性黄蜂,是强有力善飞翔的昆虫,具有有力的螫针,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英 hornet
  • 63、马蠭: 马蠭mǎ fēng (1) 大黄蜂,胡蜂科任何比较大的社会性黄蜂,是强有力善飞翔的昆虫,具有有力的螫针,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英 hornet
  • 64、马府:掌管人事典册的官府。
  • 65、马腹:马的腹部。 传说中的兽名。
  • 66、马杆:盲人探路用的棍子。
  • 67、马肝: 1.马的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 2.马肝石,可以作砚。
  • 68、马竿:套马杆。
  • 69、马纲:指成批的马编纲运输,宋代或把马百匹编为一纲。
  • 70、马褂: 马褂mǎguà (1)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衣服 英 mandarin jacket worn over a gown
  • 71、马拐:马上使用的长竿上装有金属尖头的武器。 近代现代骑兵用的一种枪。性能和构造跟步枪相似,但较短而轻便,射程较步枪近。
  • 72、马冠:马头上的装饰品。
  • 73、马倌:养马的人,牧马人。
  • 74、马馆:清代隶属兵部的掌马机构。
  • 75、马哈:兽名。非洲产的直角大羚羊。
  • 76、马韩:古国名。三韩之一。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后为百济所灭。
  • 77、马号: 马号mǎhào (1) 骑兵用的较细长的军号 英 cavalry signal;bugle
  • 78、马褐:马衣。
  • 79、马赫: 马赫mǎhè (1) 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的比。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Ernst Mach)得名 英 Mach
  • 80、马猴:即猕猴。
  • 81、马户:封建时代以养官马作为赋役的民户。 指养有马驴等大牲畜的农户。
  • 82、马糊:犹马虎。 安徽地区的一种稀饭。
  • 83、马环:勒在马口里的小铁链。也称马嚼子。
  • 84、马蝗: 1.亦作"马黄"。亦作"马蝗"。 2.即水蛭。
  • 85、马蟥: 1.亦作"马黄"。亦作"马蝗"。 2.即水蛭。
  • 86、马喙:犹马口。
  • 87、马祸:马的异常现象。迷信者用以附会人事,以为灾祸之兆。
  • 88、马记:指司马迁所著《史记》。
  • 89、马蓟:大蓟的别名。 术的别名。
  • 90、马祭:祭祀马神。
  • 91、马羁:马笼头。
  • 92、马架: 马架mǎjià (1) 〈方〉 (2) 小窝棚 英 small shed;shack (3) 用来背东西的三角形的木架。也叫“马架子” 英 tripod
  • 93、马颊: 1.马的面颊。 2.贝名。即江瑶柱。 3.见"马頬河"。
  • 94、马监:官名,亦为官署名。掌马政。
  • 95、马趼:即马陆。
  • 96、马鞯:亦作'马韀'。亦作'马帴'。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 97、马韀:亦作'马韀'。亦作'马帴'。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 98、马缰:亦作'马缰'。 控马的缰绳。
  • 99、马鲛: 马鲛鱼的省称。
  • 100、马介:马的护身甲。

马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跨马鞍:古时婚俗,置马鞍于男家门口,待新人入门时跨过。
  • 2、巴马子:梁末童谣中对南朝梁将王僧辩的称呼。
  • 3、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滑县北。
  • 4、白马寺: 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建于公元68年。相传蔡b02a、秦景等在大月氏国求得佛法,并邀天竺(今印度)僧人同行,用白马驮经迎归洛阳,并建寺院,以白马命名。占地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等。大雄殿内三尊主佛和十八罗汉像闻名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绊马坑:施以伪装的坑穴。作战时,构筑在敌人可能经过的地方,使敌人人马陷入。
  • 6、绊马索: 绊马索bànmǎsuǒ (1) 设于隐蔽处的绳索,多用于绊倒对方的坐骑 英 heel rope
  • 7、斑马线: 斑马线bānmǎxiàn (1) 用白漆在马路上涂刷的人行横道标志线;特指人行横道 英 zebra crossing
  • 8、上马杯: 饯行酒。
  • 9、歇马杯: 1.古时在大路边出售或施舍给行人解乏的酒。
  • 10、下马碑: 见“下马牌 ”。
  • 11、奔马图: 中国画。徐悲鸿作。纸本立轴。水墨。作者曾在抗日战争期间画过,建国后又重画。画面上一马曲蹄侧首、奋鬣扬尾,正抖擞精神向前驰骋。骏马矫健的形象象征着民族的振兴。
  • 12、兵马俑: 兵马俑bīngmǎyǒng (1) 用泥土和木头制作的士兵和战马的全身塑像,作为随葬品列队排在墓穴里;特指在西安附近的秦始皇墓里出土的兵马俑 英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 13、兵马籍:军中记载人马的簿籍。
  • 14、兵马司: 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元代。
  • 15、狗马病: 1.亦作"狗马疾"。 2.谦称自己的疾病。
  • 16、驳马国: 地近北海。
  • 17、海马槽: 海马结构包括海马、齿状回、下托及海马残件。
  • 18、跑马场: 跑马场pǎomǎchǎng (1) 赛马的场地 英 racecourse
  • 19、赛马场: 赛马场sàimǎchǎng (1) 供赛马用的筑有障碍赛或越野赛灰炭跑道的比赛场地 英 racecourse
  • 20、吃马屁:喜欢别人对己谄媚奉承。
  • 21、赤马劫:宋理宗淳佑中,柴望上《丙丁龟鉴》十卷,计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至五代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共一千二百馀年,其中牵强附会凡值丙午﹑丁未之年,国家均有乱事发生。丙丁属火,色赤,午为马,未为羊,后因称国家大乱为"赤马劫"或"红羊劫"。
  • 22、杖马棰: 1.执马鞭。
  • 23、杖马箠: 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国人争归之。”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 24、踢马刺: 踢马刺tīmǎcì (1) 一种U形物,带有尖的或者齿轮尖的突起部,装在骑师的靴后根上,用以刺马,驭马或驱马前进 英 spur
  • 25、铜马祠: 1.即汉光武帝刘秀庙。
  • 26、从马直:五代后唐时皇帝亲军。
  • 27、骢马使:《后汉书.桓典传》:'﹝桓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后以'骢马使'指御史。
  • 28、骢马客:即骢马使。
  • 29、骢马郎: 即骢马使。
  • 30、骢马郞:即骢马使。
  • 31、刀马旦:传统戏剧中旦角的一种。扮演骑在马上使用大刀长枪作战的女性,如《穆柯寨》的穆桂英﹑《战金山》的梁红玉﹑《扈家庄》的扈三娘等。
  • 32、跑马灯:走马灯。一种供玩赏的灯。用纸片剪成人马的形状,粘在灯壳里的纸轮上,由火焰推动空气,使纸剪的人物转动。
  • 33、铜马帝: 1.即汉光武帝刘秀。
  • 34、白马氐: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氐族的一部。汉武帝元鼎六年于其地置武都郡。分布在今四川西北部及甘肃南部。亦省称"白马"。
  • 35、骡马店:可以喂养寄放牲口的旅店。
  • 36、挏马酒:马酪。因取马奶制成,故称"挏马";因马酪味如酒,故称"酒"。
  • 37、五马渡: 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相传为西晋末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南渡长江登岸处。
  • 38、笃马河: 今山东之马颊河。
  • 39、堕马髻:古代妇女的发髻式样。
  • 40、堕马妆:犹堕马髻。
  • 41、二马虎:方言。马虎的人。
  • 42、下马坊: 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
  • 43、里马房:明代宫中监官典簿奉旨拷打内犯的处所。
  • 44、车马费: 车马费chēmǎfèi (1) 路费 英 travel allowance;honorarium for transportation and entertainment
  • 45、福马林:德语Formalin的音译。亦译作“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
  • 46、套马杆: 牧民套牲口用的长木杆,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也叫套马杆子。
  • 47、汗马功: 见“汗马之功 ”。
  • 48、狗马心:旧时对尊长表示赤诚报效的谦词。
  • 49、狗马疾: 1.见"狗马病"。 2.对他人疾病的蔑称。
  • 50、刮马儿:跑马。用以喻迅疾。
  • 51、黄马褂: 黄马褂huángmǎguà (1) 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 英 yellow mandarin jacket;dress worn by a high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 52、汗马牛: 马、牛因拉车运书而出汗。形容书极多。 亦作:汗牛马
  • 53、褐马鸡:鸟,体长约一米,羽毛大部分黑褐色,尾羽基部白色,末端黑而有紫蓝色光泽,可作装饰品,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也叫鹖鸡。
  • 54、大马猴:俗称体形大的猴。
  • 55、回马枪: 回马枪huímǎqiāng (1) 掉转 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 例 杀他个回马枪 英 back thrust;swing round and catch sb. off guard
  • 56、坠马髻:即堕马髻。
  • 57、甲马营:古军营名。在今河南洛阳城外。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此。后用以指其微时所处之环境。
  • 58、斩马劒: 1.亦作"斩马劒"。 2.汉宝剑名。其利可以斩马﹐故称。以其藏于尚方﹐后世俗称尚方宝剑。
  • 59、斩马剑: 1.亦作"斩马剑"。 2.汉宝剑名。其利可以斩马﹐故称。以其藏于尚方﹐后世俗称尚方宝剑。
  • 60、金马奖:台湾举办的电影评奖。 年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 年起改由民间电影社团轮流主持。每年举行一次,设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十余个奖项。奖品为金色战马塑像。
  • 61、上马街: “太原有个上马街,北京有个下马街。
  • 62、司马斤: 重量单位古代有一个官职叫做“司马”,“司”是掌管的意思。
  • 63、白马茎: 阴干者,末,和苁蓉蜜丸,空心酒下四十丸,日再,百日见效。
  • 64、拒马枪:古代用以抵御敌人马队的防守工具。
  • 65、大马爵:即鸵鸟。爵﹐通"雀"。
  • 66、君马黄:汉铙歌名。以歌辞首句"君马黄"而得名。
  • 67、拉马克: 拉马克Lāmǎkè (1) (1744—1829) 法国生物学家。他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物种不变论者进行过激烈的斗争 英 Lamarck, Jean Baptiste
  • 68、车马客:指贵客。
  • 69、金马客: 1.指翰林学士。
  • 70、陷马坑: 1.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
  • 71、神马控: 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
  • 72、饮马窟: 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行》。
  • 73、快马子:一种单人驾驶的小船。
  • 74、栏马墙: 阻挡人马的防护墙。
  • 75、凉马台:古代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
  • 76、亮马桥: 亮马桥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地铁10号线的一个车站。
  • 77、犬马恋: 见“犬马恋主 ”。
  • 78、跑马楼: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的楼屋。
  • 79、骡马会: 地区间的定期交流骡、马等牲口的集市。
  • 80、驴马债:迷信的说法。指要用下辈子做驴作马来偿还的债。
  • 81、驴马畜:"生"字歇后语。骂人过生日。
  • 82、驴马头: 1.亦作"驴马头"。 2.詈词。
  • 83、白马生:指东汉张湛。《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后亦泛指直言极谏的人。唐皇甫冉逸句:"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 84、大马趴:是形容摔跤的一种姿势。
  • 85、飞马钱:古钱名。
  • 86、风马牛: 风马牛fēng mǎ niú (1) 完全不相干的;明确地不包含在某事物中的 例 一种与这次讲道的其余部分的严肃性完全风马牛的感情色彩 英 alien;be totally unrelated;have absolutely nothing in common with each other
  • 87、夹马营:地名。在河南洛阳市东北。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此。
  • 88、过马厅:唐时方镇厅事名。
  • 89、卖马解: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也说跑马解、跑解马。
  • 90、陆马庙:三国吴陆绩﹐曾任郁林太守﹔东汉马援﹐曾南征郁林。后土人立陆马庙以祀二人。庙在广西容县西北大容山南麓。
  • 91、牧马图:《牧马图》是唐代画家韩干创作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作。
  • 92、牛马走: 旧时自谦之辞。 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
  • 93、牛马风: 谓事物之间毫不相干。语本《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94、拍马屁: 拍马屁pāi mǎpì (1) 口∶向人谄媚奉承 英 lick sb's boots;flatter;fawn
  • 95、起马牌: 1.旧时高级官吏出巡或上任时向沿途地方官府先行发下的通知牌。
  • 96、下马牌: 亦称“下马碑”。
  • 97、跑马解:旧时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也说跑马解、跑解马。
  • 98、飘马儿:在菜或汤上放的少许用以调味或搭配颜色的小菜等。
  • 99、纸马铺:旧时经营香烛纸马的店铺。
  • 100、骑马布: 月经带的俗称。 亦作:骑马带子

马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鞍马: 鞍马ānmǎ (1) 泛指马和马具 英 horse and harness (2) 指人骑的马 例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司马光《资治通鉴》 英 horse (3) 骑马的人 例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英 horseman (4) 一种体育器材,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做体操 英 side horse;saddle and horse
  • 2、跋马: 1.勒马使回转。 2.骑马驰逐。
  • 3、白马: 1.白色的马。 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 3.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 4.见"白马氐"。 5.古津渡名。在今河南省滑县北。 6.古县名。春秋卫国曹(一作"漕")邑。故治在今河南省滑县东。 7.古驿名。唐末朱全忠杀裴枢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李振言﹐沉其尸于黄河﹐驿由此著名。 8.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4、班马: 班马bānmǎ (1) 离群的马 英 scattered horse
  • 5、斑马: 斑马bānmǎ (1) 哺乳动物,像马,身上有棕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产于非洲 英 zebra
  • 6、颁马:谓颁给卿大夫所用的乘马。
  • 7、宝马:名贵的马。
  • 8、报马: 报马bàomǎ (1) 报告消息的人 英 informer
  • 9、北马:北方的马。借指胡骑或金兵。
  • 10、备马:谓备好鞍辔,以供乘骑。
  • 11、鞁马:装备坐骑。
  • 12、鞴马:装备坐骑。
  • 13、奔马: 奔马bēnmǎ (1) 跑得很快的马 英 galloping horse
  • 14、犇马:疾驰的马。
  • 15、避马: 1.见"避骢马"。 2.谓下马回避。
  • 16、币马:指用作礼物的马。
  • 17、璧马:璧玉和良马。语本《左传.襄公十九年》:'﹝襄公﹞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杜预注:'古之献物,必有以先,今以璧马为鼎之先。'传说中指一匹神异的白马。
  • 18、编马:编成队列的战马。
  • 19、俵马:明代江北地区的一种杂役。指官府将官马分派给民户饲养,过一定时期后再由民户将马解送指定地点,由官府验收。
  • 20、兵马: 兵马bīngmǎ (1) 指军队 英 military forces
  • 21、驳马:亦作'驳马'。 毛色斑驳之马。 梓榆的别名。古代北方部族名。
  • 22、步马: 牵马调习、训练。
  • 23、财马: 1.一种迷信品。用黄纸印的财神画像。
  • 24、蚕马: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蚕的祖先。
  • 25、草马: 草马cǎomǎ (1)母马;也指未经调驭的马 英 mare
  • 26、曹马: 指魏·晋。 三国·魏·曹真、晋·司马懿的并称。
  • 27、厕马:便器。
  • 28、策马: 策马cèmǎ (1) 用马刺抽打马 英 spur the horse
  • 29、刬马:没有配马鞍的马。
  • 30、剗马:无鞍辔之马。 元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四折:“俺元帅今年时运显,施逞会剗马单鞭。”《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便带了一羣家丁聚在箭道大空地里,拉了一匹剗马,看个人拉着,都教那些小厮骗马作耍。”
  • 31、产马: 1.本地所产之马。
  • 32、骣马:没有鞍具的乘马。
  • 33、铲马:没有鞍辔的马。铲﹐通"刬"。
  • 34、辰马:指房宿和心宿。房宿,一名天驷,故名。
  • 35、骋马:纵马奔驰。
  • 36、騬马:经阉割的马。
  • 37、驰马: 1.驱马疾行。 2.孙权时称小船。
  • 38、赤马:红色的马。 一种轻快的船。'赤马劫'的简称。
  • 39、抽马: 1.亦省作"抽马"。 2.星命家术语。指为人占算星命吉凶。
  • 40、筹马: 1.亦作"筹码"。 2.古代投壶计算胜负之具。 3.博局以物计胜负亦沿称"筹马"。 4.用以比喻取决胜负的标准。 5.旧时称货币或能够代替货币的票据。 6.筹子。
  • 41、出马: 出马chūmǎ (1) 出阵杀敌;出面参与 例 这么点儿事你就不必出马了 英 go into action;take the field
  • 42、从马:谓将马随行。
  • 43、骢马: 1.亦作"騘马"。 2.青白色相杂的马。 3.指御史所乘之马或借指御史。
  • 44、达马: 1.蒙古马。元明时常把蒙古称为鞑靼,鞑靼又作达旦﹑达达,故称。
  • 45、打马:1.一种游戏。即打双陆,属于弹棋之类,因双陆的棋子作马头形,故称为「打马」。2.动身。
  • 46、代马:北地所产良马。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
  • 47、但马: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
  • 48、诞马: 1.即但马。仪仗队中不施鞍辔的备用马。
  • 49、倒马:垮台;失败。
  • 50、道马:《周礼》六马之一,驾象路之马。
  • 51、盗马: 1.春秋时,秦穆公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秦晋战于韩原,晋军围穆公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晋军,虏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 52、灯马:成束的灯心。
  • 53、递马:驿马。
  • 54、踶马:一种烈性马。常用后蹄踢人。
  • 55、蹀马: 1.能舞蹈的马。 2.指按蹀马动作谱成的乐曲。
  • 56、顶马: 1.旧时官员出行时仪仗中前导的骑马差役。 2.旧时举行婚丧典礼出行时﹐亦常用"顶马"之礼仪﹐以为炫耀。 3.谓骑马前导。
  • 57、挏马:汉官名。主取马乳制酒。
  • 58、豆马:旧时巫术,谓撒豆成马。
  • 59、杜马: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
  • 60、堕马: 堕马duòmǎ (1) 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英 fall from horse back
  • 61、多马: 1.指古代宴会投壶时,胜者多得筹码。"马"字今作"码"。 2.藏语译音词。用酥油和糌粑作的塔形供品。
  • 62、额马:清时驿局核定数量的马匹。
  • 63、砝马:亦作'砝码'。在天平﹑磅秤上用作重量标准的物体。 比喻事物的关键或标准。
  • 64、凡马: 普通的马。
  • 65、反马:春秋﹑战国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到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作反马。
  • 66、飞马:快马。 策马飞奔。星名。由'室'﹑'壁'二星宿所合成,在宝瓶宿之北。
  • 67、赗马: 1.赠与丧家送葬的马。 2.指拉灵车的马。
  • 68、副马: 1.驾天子副车之马。 2.骑兵部队中备乘之马。
  • 69、夫马:役夫与车马等。清代官员阵亡及在任在差病故者﹐均给夫马费﹐专供其雇夫役和车马之用。
  • 70、父马:雄马。
  • 71、驸马: 驸马fùmǎ (1) 副车之马;驾辕之外的马 例 驸马都尉掌附马 英 side horse (2) 驸马都尉的简称。原为汉代官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必担任驸马都尉一职。后来“驸马”就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称 英 emperor’s son-in-law (3) 泛指女媚(多含讥讽或戏谑意) 例 公司经理招驸马 英 son-in-law
  • 72、赙马:赠与丧家治办丧事的马。
  • 73、服马:古代一车四马﹐当中夹辕二马称'服马'。 泛指驾车之马。驯服马性。
  • 74、阜马:谓使马匹盛壮。
  • 75、柑马:以木置马口中,不令食。
  • 76、戈马: 戎马。指战火。
  • 77、跟马: 1.旧时称跟随在官员车轿后面骑马的随从。
  • 78、弓马:骑射。亦泛指武事。
  • 79、彀马:持弓弩的骑兵。
  • 80、狗马: 犬与马。指游畋之物。 臣下对君主自谦之词。
  • 81、鞲马: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
  • 82、騧马:黑嘴的黄马。也指浅黄色的马。
  • 83、归马: 见“归马放牛 ”。
  • 84、鬼马:原主人死后遗留的马。 送葬仪仗中用纸扎的马。
  • 85、果马: 1.亦称"果马"。亦称"果骝"。 2.一种矮小的马。因乘之可行于果树之下,故名。
  • 86、害马: 害马hàimǎ (1) 有害马的。后指危害集体的人 英 evil member of the herd
  • 87、扞马:凶猛的马。扞,通"悍"。
  • 88、捍马:凶悍的烈马。捍,通'悍'。
  • 89、汗马: 汗马hànmǎ (1) 原指立的战功。后泛指工作中作出贡献 例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韩非子·五蠹》 例 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史记·晋世家》 英 achievement in war;war exploits;one's contributions in work
  • 90、韩马:唐韩愈和汉司马迁的并称。
  • 91、薅马:农具名。耘禾时所乘的竹马。
  • 92、豪马:传说中的一种四脚有长毛的马。
  • 93、黑马: 黑马hēimǎ (1) 赛马中实力和获胜的机会不太清楚的马;比喻竞赛或竞选中的意外获胜者,或者料想到能取胜或作出优异表现的不知名的竞争者 英 dark horse
  • 94、候马:指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
  • 95、户马: 1.宋代官府派民户养马以供军用的制度。庆历间试行于河北路。熙宁五年,王安石实行新法,遂行户马法﹑保马法。
  • 96、胡马: 1.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2.指胡人的军队。
  • 97、滑马:云气名。如众马相斗之状。古以为不祥。
  • 98、换马: 换马huànmǎ (1) 撤换人马,指负责人的更迭 英 remove one from his position
  • 99、回马:掉转马头,返回。 春秋﹑战国时,大夫以上嫁女,用马车送至夫家,三个月后,婿家表示夫妻可以偕老,把车留下,把马送回,叫做反马,也叫回马。
  • 100、火马:以火惊之,使冲敌阵的马。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马组词,马的组词,马字怎么组词,马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马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马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74个,马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07个,马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61个。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5) 又如:马子(筹码)(6) 姓动词(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2) 驾着马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裘马扬扬形容词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