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钟馗
拼音: | tiào zhōng kuí |
注音: | ㄊ一ㄠˋ ㄓㄨㄥ ㄎㄨㄟˊ |
跳钟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民间一种习俗。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民间一种习俗。
引清顾禄《清嘉录·跳锺馗》:“丐者衣坏甲胄,装钟馗,沿门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届除夕而止,谓之‘跳钟馗’。”
网络解释:
跳钟馗
字义分解
- 拼音tiào
- 注音ㄊㄧㄠˋ,ㄊㄠˊ
- 笔划13
- 繁体跳
- 五笔KHIQ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 )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 越过:跳班。跳棋。跳槽。
3. 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金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