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辟
拼音:yīng pì
注音:一ㄥ ㄆ一ˋ

英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君;英主。

引证解释:

⒈ 精辟。

清陈梦雷《李葆甫传》:“先生学根抵六经,而文章出入《史》《汉》,议论英闢,逈出人意表。”
明君;英主。 明顾璘《东郊田园诗》之四:“虎鬭尽英辟,鹰扬皆贵臣。”
明沉榜《宛署杂记·三婆》:“汉武、宋孝,又号称英辟。”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五日》:“然罗马文明之启,肇於希腊,以其初英辟、名臣,大半自希腊来也。”

网络解释:

英辟

  • 英辟,是汉语词汇,解释是精辟。
  •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MDU
    • 五行

    (1)(名)〈书〉花:落~缤纷。

    (2)(名)才能或智慧过人的人:~杰|~豪|~魂。

    (3)(名)姓。

    (4)(名)指英国。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