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署
拼音:jǐng chá shǔ
注音:ㄐ一ㄥˇ ㄔㄚˊ ㄕㄨˇ

警察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维治地方治安的警察办事机关。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维治地方治安的警察办事机关。

巴金《人》:“他并没有说出要我到警察署去的话。”
亦省称“警署”。 宋教仁《宋渔父日记·一九零五年八月》:“余不解其由来,与之辩。彼等不听,只云须押收警署去,并邀余去质问。”
萧乾《坐船犯罪记》:“表刚好差一分八点,我走进了警署。”

网络解释:

警察署

  • 警察署,读音jǐng chá shǔ,汉语词语,释义为旧时维护地方治安的警察办事机关。亦省称“警署”。
    • 1、伦敦警察署对危机的规模准备不足,疲于奔命,不能足够快速地应对。
    • 2、北平警察署罗正林署长,闻悉贵署中层处座尚缺,我的两个亲戚愿拜倒在您的麾下,为您效劳。
    • 3、不大夫,直升机降落在别墅院子里,佣人早等在门口了,急火火跑过来,爬进机舱,指引着刘汉东来到拘留二少爷的警察署
    • 4、一对夫妇花了差不多整天时间逛商场,回来后却发现他们的车被偷了,于是他们马上去警察署打报告。 
    • 5、拿了大金牙处的警察署来了很多人,他们抱着枪,横眉竖眼地分布在宅院外会场的四周,紧盯着熙攘的人群,那尽忠职守的姿态令所有到场的人都觉得惊诧。
    • 6、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起,日本外务省加紧注意中国的事情,于是内山完造由领事馆警察署的小侦探而升为外务省驻华间谍机关中的一个干员了。

    字义分解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AQKY
    • 五行

    (1)(动)戒备:~惕|~戒。

    (2)(形)(感觉)敏锐:机~|~觉。

    (3)(动)使人注意(情况严重):~报|~告。

    (4)(名)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火~|报~。

    (5)(名)警察的简称:民~|交通~。

    • 拼音chá
    • 注音ㄔㄚ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WFI
    • 五行

    (动)仔细看;调查:观~|考~|~其言;观其行。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FTJ
    • 五行

    (1)(名)办公的处所:海关总~。

    (2)(动)布置

    (3)(动)署理。

    (4)(动)签;题(名):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