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数
拼音: | zhì shù |
注音: | ㄓˋ ㄕㄨˋ |
制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限量;定法。
引证解释:
⒈ 限量;定法。
引《荀子·富国》:“无制数度量则国贫。”
杨倞注:“不为限量则耗费。”
汉贾谊《新书·瑰玮》:“今去淫侈之俗,行节俭之术,使车舆有度,衣服器械各有制数。制数已定,故君臣絶尤而上下分明矣。”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有司》:“节用,礼之本;爱人,乐之本,使民以时,则政简而刑不滥,制数皆借此以行慈俭,存心於万物之原也。”
网络解释:
制数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製
- 五笔RMHJ
- 五行火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數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与制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