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族
拼音:bāng zú
注音:ㄅㄤ ㄗㄨˊ

邦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邦国宗族。 2.籍贯姓氏。

引证解释:

⒈ 邦国宗族。

《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邦族。”
孔颖达疏:“故我今回族,我今还归,復反我邦国宗族矣。”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本名议,世江东大族” 裴松之注引《陆氏世颂》:“父骏,淳懿信厚,为邦族所怀。”
宋范成大《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之一:“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清吕履恒《牛口谷》诗:“终岁许许,不寧邦族。”

⒉ 籍贯姓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展问邦族,云:‘ 登州宋姓。’”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谭九》:“谭曰:‘听姥言似非京师人,娘子则又旗粧,敢问邦族?’媪曰:‘诚如郎説,身本凤阳侯氏。’”

国语词典:

邦国和宗族。即指故国乡里。

网络解释:

邦族

  • 邦族:药品名称
  • 邦族:汉语词汇
  • 邦族 (汉语词汇)

  • 邦族,汉语词汇。
  • 拼音:bāng zú
  • 释义:1、.邦国宗族。2、籍贯姓氏。
  • 字义分解

    • 拼音bāng
    • 注音ㄅ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TBH
    • 五行

    (名)国:~国|~交。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D
    • 五行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