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猪猡
拼音:bāo zhū luó
注音:ㄅㄠ ㄓㄨ ㄌㄨㄛˊ

剥猪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方言。旧时上海盗匪抢劫行人,并将受害人身上衣服也抢去,称为"剥猪猡"。

引证解释:

⒈ 方言。旧时上海盗匪抢劫行人,并将受害人身上衣服也抢去,称为“剥猪猡”。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老先生,请您不要怕。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玩意儿的。”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旧上海》:“有一天晚上,他看戏回来,身上的皮袍子和丝棉袄都没有了,冻得要死。这叫做‘剥猪猡’。”

字义分解

  • 拼音bāo,bō
  • 注音ㄅㄠ,ㄅㄛ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IJH

bāo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1.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xuē)。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TFJ
  • 五行

(名)哺乳动物;鼻和口都长;耳朵大;是人类大量饲养以供食用的一种家畜:~草|~场|~肝|~革|~倌|~獾|~圈|~栏|~肉|~舍|~蹄|~头|~崽。

  • 拼音luó
  • 注音ㄌㄨㄛ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TLQ
  • 五行

(名)猪猡;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