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疏布
拼音: | zhú shū bù |
注音: | ㄓㄨˊ ㄕㄨ ㄅㄨˋ |
竹疏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
引证解释:
⒈ 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疏,一本作“练”。
引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箪竹》:“簞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出九真。彼人取嫰者磓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
网络解释:
竹疏布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竹
- 五笔TTGH
- 五行木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疏
- 五笔NHYQ
- 五行金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