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系
拼音: | dì sān xì |
第三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第三系地质学名词,属年代地层单位。
- 1、泌阳断陷沉积了巨厚的老第三系稳定的湖相水下沉积,深凹区是主要的生油区,地层极平缓。
- 2、冀中坳陷的下第三系构造背斜主要形成于伸展断陷背景下,与正断层系统联系紧密。
- 3、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为例,将可容纳空间概念应用于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成因分析和层序划分。
- 4、新生代火成岩分布于下第三系地层中,为基性的喷发岩或侵入岩,由南向北,时代变新,厚度及分布范围增大。
- 5、气顶气藏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是在高饱和油藏的基础上,由于不能溶解于石油中的天然气的溢出而形成。
- 6、盆地沉积盖层由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侏罗系是其主要勘探目的层。
字义分解
- 拼音dì
- 注音ㄉㄧˋ
- 笔划11
- 繁体第
- 五笔TXHT
- 五行木
(1)(名)次序:次~。
(2)(名)表词序的词头:~二。
(3)(名)科举时代称考中叫及第;没有考中的叫落第。
(4)(名)封建社会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府~。
(5)(连)但是。
与第三系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