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足
拼音:qǔ zú
注音:ㄑㄨˇ ㄗㄨˊ

取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充分取得。

引证解释:

⒈ 充分取得。

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若命之成败,取足於信顺,故是吾前难寿夭成於愚智耳,安得有性命自然也!”
唐韩愈《记宜城驿》:“于太傅帅襄阳,迁宜城县,并改造南境数驛,材木取足此林。”
明李贽《答耿中丞书》:“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於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於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网络解释:

取足

  • 取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ǔ zú ,是指充分取得。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