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塞
拼音:yōng sāi
注音:ㄩㄥ ㄙㄞ

庸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庸鄙不通。

引证解释:

⒈ 庸鄙不通。 《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刘义綦﹞凡鄙无识知,每为始兴王濬兄弟所戏弄。

濬尝谓义綦曰:‘ 陆士衡诗云:营道无烈心。其何意苦阿父如此?’ 义綦曰:‘下官初不识,何忽见苦。’其庸塞可笑类若此。”

网络解释:

庸塞

  • 庸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ōng sāi ,指庸鄙不通。
  • 字义分解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