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豆
拼音: | jiàng dòu |
注音: | ㄐ一ㄤˋ ㄉㄡˋ |
酱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盛酱的食器。 2.指用酱或酱油腌卤的豆子。
引证解释:
⒈ 盛酱的食器。
引《北史·于谨传》:“有司进饌,皇帝跪设酱豆,亲自袒割。”
⒉ 指用酱或酱油腌卤的豆子。
引宋苏轼《物类相感志·饮食》:“萝卜解酱豆腥,蘸酱喫不噯。”
网络解释:
酱豆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g
- 注音ㄐㄧㄤˋ
- 笔划13
- 繁体醬
- 五笔UQSG
- 五行木
(1)(名)豆、麦发酵后;加上盐做成的糊状调味品:黄~|炸~。
(2)(形)用酱油腌的(菜);用酱油煮的(肉):~萝卜|~肘子。
(3)(动)用酱或酱油腌(菜):把萝卜~一~。
(4)(名)像酱的糊状食品:芝麻~|花生~|果子~|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