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
拼音:zhú gāo
注音:ㄓㄨˊ ㄍㄠ

竹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撑船用的的长竹竿。

引证解释:

⒈ 撑船的长竹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公﹞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唐韩愈《潭州泊船呈诸公》诗:“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
清查慎行《逆风上滩歌》:“船头喜鋭不喜方,竹篙用短不用长。”
吴组缃《山洪》六:“三官不作声,把眼睛掉转,望在河滩边的渡船上,那竹篙上停着一只白颈老鸦。”

网络解释:

竹篙

  • 篙是一根长竹竿或木棒,是一种最简单的推进工具,最适合于浅水河道和近岸航行的船舶。
    • 1、绿竹林是慷慨的,老人向它要手杖,船夫向它要竹篙,猎人向它要竹弓,村妇向它要竹萝,厨师向它要竹笋,孩子向它要牧笛,修桥的、挑担的……无论谁来索取,竹林都慷慨地答应,无私地给予,它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奉献着。
    • 2、怨只怨我当日没有一竹篙子将你捅死,才致今天你又在此为祸百姓。
    • 3、竹篙撑,乌蓬摇,艄公唱,龙船钓。素手牵,青丝绾,越女和,浣纱谣。东风软,珠帘卷,佳人吟,画堂春。丹青绢,馨墨冉,玉郎斌,临江仙。
    • 4、项羽怎会将这脆弱的竹篙放在眼中,手腕翻转,剑花绞出,利刃所到之处,竹篙破裂粉碎,无不碎屑四溅。
    • 5、这时候来此,可以看到采莲姑娘们驾着采莲船,挥着竹篙,唱着采莲歌结伴采莲。
    • 6、也有一些胆大的娃崽,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篙,戳着白色的肉球,觉得玩。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TYMK
    • 五行

    (名)用竹竿或杉木等做成的撑船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