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则个: ◎则个zégè 早期白话句末语助词,有“便了”之意 全望舅舅看觑则个。——《水浒传》
  • 2、则箇: ◎则个zégè 早期白话句末语助词,有“便了”之意 全望舅舅看觑则个。——《水浒传》
  • 3、则剧: 嬉戏作乐。 指供作玩赏的什物。
  • 4、则例: 则例zélì (1) 依据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 例 此事无须再商,请照则例裁处 英 regulations
  • 5、则甚: 则甚zéshèn (1) 做什么 英 what for
  • 6、则溪: 旧时我国少数民族水族居住地地方区域名称。参阅清·李宗昉《黔记》卷四。
  • 7、则效: 参见:则傚 ,则效
  • 8、则已:便罢了。
  • 9、则哲:《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后以'则哲'谓知人。
  • 10、则天: 谓以天为法,治理天下。语出《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唐·武后谥则天顺圣皇后,世称武则天。
  • 11、则百: 语出《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 12、则则: 则则zézé (1) 赞叹的声音。今作啧啧 英 make an admiring sound
  • 13、则声: 作声。
  • 14、则子: 棺盖合缝用的榫头。
  • 15、则微: 犹言地位卑微。则,通“侧 ”。
  • 16、则情: 只管。
  • 17、则刀: 汉字偏旁之一的名称。亦称立刀。楷书形状为“刂”,如“削”、“刮”等字右边的部分。
  • 18、则故: 犹言只管,只顾。
  • 19、则度: 犹言法度。
  • 20、则么: 怎么。
  • 21、则除: 唯有,只有。
  • 22、则索: 副词。只好;只得:既做了朝廷的百姓,死也则索要做|等多时不见来,则索独立在花荫下。
  • 23、则不: 不但,不止。
  • 24、则象: 效法。 犹法则。
  • 25、则气: 谓发出气息。
  • 26、则麽:怎么。
  • 27、则之:意思是以这为准则。
  • 28、则剧钱: 宋代节日分送的供娱乐用的钱。
  • 29、则剧孩儿: 宋代内宫为后妃奏乐的小女孩。
  • 30、则天故里:就是指武则天的故乡、家乡,其出生地。

则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常则是:经常是,总是。
  • 2、便则道:即使是;纵然是。
  • 3、敢则是: 1.亦作"敢只是"。亦作"敢子是"。 2.大概是;也许是。 3.肯定是;正是。
  • 4、更则道: 1.亦作"更则道道"。亦作"更则道到"。亦作"更则道"。 2.纵使;即使。
  • 5、不则声: 不做声。
  • 6、是则是: 1.亦作"是即是"。 2.虽则是;虽然是。
  • 7、长则是:犹老是﹐总是﹐一直是。
  • 8、税则号: 是指海关税则中商品的分类号。
  • 9、入则孝: 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
  • 10、林则徐: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 11、满则溢: 满过容器就要溢出来了。
  • 12、穷则变: 穷:穷尽,困窘。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会继续向前发展。
  • 13、曲则全: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 14、正则化: 在线性代数理论中,不适定问题通常是由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定义的,而且这组方程组通常来源于有着很大的条件数的不适定反问题。
  • 15、学则路: 学则路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应天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东侧,北起仙林大道与学衡路交会处、南至灵山北路,长约850米。路名与“学衡”呼应,学则,学习的准则,语出《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是谓学则”,此名也表达了尊师重教的意思。
  • 16、武则天: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
  • 17、舍则亡: 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
  • 18、偏信则暗: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 19、悲则气消: 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继而耗伤肺气,出现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等症。
  • 20、乐极则悲: 乐极则悲lèjí-zébēi (1) 过分高兴就会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英 ofter joy comes sadness;extreme joy begets sorrow
  • 21、极则必反: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22、盈则必亏: 盈则必亏yíngzébìkuī (1) 满盈之极,必有亏损 例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吕氏春秋·博志》 英 when the fullest extentis reached, waxing is necessarily followed by waning
  • 23、兵强则灭:谓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 24、浅尝则止:永远也不停止。
  • 25、迟则生变: 时间拖得久了,事情难免会发生变化。
  • 26、众则难催: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
  • 27、得寸则寸: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 28、旁骛则殆:如果老有别的想法不能专心一致做事,那就危险了。
  • 29、典则俊雅:端庄优雅而且十分好看标致。
  • 30、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31、不预则废: 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
  • 32、不豫则废:指事前不计划和准备,很难成功的意思。
  • 33、非愚则诬:  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存心骗人。多指某一主张、言论无可成立之理。亦作“非愚即诬 ”。
  • 34、剥极则复:亦作'剥极则复'。亦作'剥极必复'。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后以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35、器满则覆:亦作'器满将覆'。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
  • 36、革刚则裂:革刚则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gé gāng zé liè,意思是比喻人或集团过分强硬就容易遭致失败或灭亡。
  • 37、为母则刚: 原本很柔弱的女人,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出于母爱天性,可以自强应对诸多复杂困难。
  • 38、无欲则刚: 《论语•公冶长》 无欲则刚,意指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林则徐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出自《论语》。从寡欲达到无欲,无欲则刚,无欲则能顺化内外之物。无妄、无欲,为一也,只有无妄、无欲才是治本,才能达到快乐地研究一个事物,达到忘我、无它为的境界,如此至诚之道得以入也。 引自月牙山人《至诚之道》
  • 39、学则不固: 一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一为“加强学习可以防止固陋,避免孤陋寡闻。
  • 40、水激则旱:指水流受阻,激而劲悍。比喻越受阻挠,越能激起力量。
  • 41、好问则裕:裕:丰富。勤于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丰富。
  • 42、劳则气耗: 劳累过度易耗伤精气。
  • 43、事缓则圆:遇事慢慢考虑,才能圆满解决。
  • 44、喜则气缓: 喜则气缓xǐzéqìhuǎn (1) 气缓,心气舒缓或和达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和达,气机通利,但狂喜暴乐,反会令人精神涣散,心所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症状 例 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素问·举痛论》 英 an excess of joy may lead to the sluggishness of vitalengelgy
  • 45、再合则吉: 重新在一起就是好事情。
  • 46、兼听则明: 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 47、不进则退:不前进就会后退。常用于鼓励人奋发上进。常和“逆水行舟”连用。
  • 48、孤久则安:既来之,则安之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since we are here,we may as well stay and make the best of it;now that we have come,let us stay and take the rough with the smooth;now you are here,you'd better stay;since this is so,it's better to accept it and enjoy it] 既已来此,那就随安于此 他果然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只得因居之安,则资之深。——《儿女英雄传》
  • 49、一则以惧: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害怕。形容又喜又忧的复杂心情。《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50、日喀则市: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在境内汇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设市。人口8.51万(1995年)。为西藏第二大城,有五百多年历史。有著名的扎什伦布寺(为历世班禅额尔德尼住持寺院),还有夏鲁寺等古迹。
  • 51、恐则气下:九气为病的机理。
  • 52、事宽则圆: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 53、事款则圆: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
  • 54、月满则亏: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 55、盈满则亏: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56、兽困则噬: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 57、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庶几所谓不惑,而非依仿象类、~者。 ★《宋史·邵雍传》
  • 58、无则加勉:有过失或缺点则改正,无则用以自勉。本用于自省其身。后多用于指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责时所持态度。
  • 59、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bùpíng-zémíng (1) 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提意见 英 Where there is injustice,there will be an outcry;man will cry out against injustice
  • 60、鸟穷则啄: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 61、兽穷则啮: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62、兽穷则齧:谓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63、勤则不匮: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资。
  • 64、规则引擎:业务规则,并根据业务规则做出业务决策。
  • 65、穷则思变: 穷则思变qióngzésībiàn (1) 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要发生变化。《易·系辞下》:“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后谓人处于穷困艰难的境地之中,就会想办法找出路,力图改变现状 例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 英 poverty gives rise to a desire for change
  • 66、不仁则辱: 仁就是光荣,不仁就是耻辱。
  • 67、强极则辱:处处不要锋芒毕露,显山漏水,这样表现出来让别人一下子了解你这个人,就会直接对你造成攻击,做事情要低调行事,厚积薄发。
  • 68、稍纵则逝: 稍纵则逝shāo zòng zé shì (1) 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指机会或时间极为难得 例 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比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宋·苏轼《谷偃竹记》 英 transient;a fleeting
  • 69、学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70、否终则泰:亦作'否终斯泰'。 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 71、妄言则乱:妄:胡乱地。随意乱说话,往往会造成灾祸。指说话应该谨慎。
  • 72、闻过则喜: 闻过则喜wénguò-zéxǐ (1) 听到批评意见就喜悦。比喻乐于接受他人规劝 英 feel happy when told of one’s errors;be glad when told of one's own errors
  • 73、正则模型:“正则模型”是天文学专有名词。
  • 74、近则不逊:指一个人对他亲近了,他对你不尊重。
  • 75、亲则不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太亲近就不够庄重和严肃。
  • 76、心亿则乐: 【名称】心亿则乐【拼音】xīn yì zé lè【解释】亿:安。心中安适就会快乐。【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窕则不咸。”【示例】 “~~,窕则不咸。”《左传》【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77、日中则移: 同“日中则昃”。
  • 78、不鸣则已: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79、不飞则已: 朝指早上,夕指晚上,朝夕指一天。朝夕之间就是说一天之内。一般形容事情发生时间较短。
  • 80、不动则已:不行动就罢了。
  • 81、水满则溢: 清·曹雪芹《红楼梦》 水满则溢,成语,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 82、美则美矣:不是很完美的意思。
  • 83、月盈则食:盈:满。食:同“蚀”,缺。月满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开始衰落。也作“月满则亏”。
  • 84、乐极则忧: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85、深则欲留: 中医基础术语,针刺方法之一。指针刺身体壮实的患者时,可深刺久留针。
  • 86、事预则立: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 87、水则载舟: 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 88、大杖则走: 大杖则走dàzhàng-zézǒu (1) 传说舜父用大棒打舜,舜逃走躲避,免得父亲背上不义的名声,后比喻为了大义进行忍让 英 be forbearing and concilatory for the filial piety
  • 89、日中则昃: 日中则昃rìzhōngzézè (1) 昃:太阳偏西。太阳过了正中就要向西偏斜。比喻威极必衰 英 decline after reaching the zenith
  • 90、物极则反: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91、物至则反: 1.同"物极则反"。
  • 92、知人则哲: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书·皋陶谟》:“知人則哲,能官人。”曾运乾 正读:“哲,智;官,任……言知人則能器使。”《魏书·肃宗纪》:“知人則哲,振古所難。”
  • 93、自用则小: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 94、热则疾之: 针灸治疗法则之一。
  • 95、行则将至: 只要你肯前行便能到达。
  • 96、日极则仄: 太阳最亮的时候(中午升到最高的时候)就该倾斜落下了。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 97、水则覆舟: 唐太宗时,魏征在《贞观政要》引用了这一观点。即”君,舟也;人,水也。
  • 98、物盛则衰:指事物繁盛以后则将衰败。
  • 99、物极则衰:指事物繁盛以后则将衰萎。
  • 100、急则计生: 词语解释⒈  计:计策,办法。在紧急情况下,被逼无奈想出了应付的办法。

则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本则: 1.犹言基本原则。
  • 2、变则: 1.非规则的,在规则范围以外的。
  • 3、表则:表率;准则。
  • 4、才则:刚才。
  • 5、纔则:方才。
  • 6、常则: 1.一定的规律。 2.犹言正,正是。
  • 7、垂则:垂示法则。
  • 8、淳则:淳厚的道德规范。
  • 9、赐则:指给未成诸侯国的子﹑男赐以土地。
  • 10、爨则:指烧火做饭。
  • 11、到则:非常。
  • 12、等则:犹等级。
  • 13、帝则:天帝或天子所定的法则。
  • 14、典则: 典则diǎnzé (1) 典章法则 英 rule
  • 15、多则:多半,大概;恐怕。常与"是"连用。
  • 16、罚则: 罚则fázé (1) 处罚的规定 英 punishment rule
  • 17、附则: 附则fùzé (1) 附于法律条款后的补充规则 英 supplementary articles
  • 18、概则:普遍的准则。
  • 19、敢则: 1.莫非;大概。 2.必定。 3.正是。
  • 20、古则:古代的典章法度。
  • 21、乖则:违反法则。
  • 22、观则:观摩效法。
  • 23、轨则:规范法则。
  • 24、何则: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
  • 25、恒则: 1.固定的法则。
  • 26、唤则:当做,以为。
  • 27、或则: 或则huòzé (1) 或许(表选择) 例 明天我或则去图书城,或则去图书馆 英 or
  • 28、极则: 犹言最高准则。
  • 29、嘉则:良好的准则。
  • 30、检则: 法式。
  • 31、简则: 简则jiǎnzé (1) 简明扼要的法则、规章 英 general rules;simplified rules
  • 32、矩则:规矩法则。
  • 33、课则: 1.考核的准则。
  • 34、可则:可作准则。可;就。
  • 35、柯则: 1.准则,法度。
  • 36、科则: 1.政府按田地类别﹑等级而定的田赋标准。 2.指按田赋标准收税。
  • 37、壸则:妇女行为的准则﹑榜样。
  • 38、坤则:古指以柔顺为原则的妇女规范。
  • 39、丽则: 汉·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后以“丽则”指美丽典雅。
  • 40、令则:指美好而合于礼法规范的品德。
  • 41、拟则:效法;模仿。
  • 42、丕则:连词。于是。
  • 43、譬则:譬如。
  • 44、嫔则:为妇的准则。
  • 45、恰则: 1.刚刚;刚才。
  • 46、愆则: 1.越轨。
  • 47、諐则:越轨。
  • 48、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
  • 49、容则:犹容典,礼容之典则。
  • 50、柔则:柔顺的准则。旧时指妇德阃范。
  • 51、煞则:奋力、用心、认真
  • 52、升则:提高赋税的等级标准。
  • 53、圣则: 1.圣人所定的法则。 2.指各种宗教所订的规则和戒律。
  • 54、式则:法则;规范。
  • 55、是则:虽则;虽然。
  • 56、守则: 守则shǒuzé (1) 共同遵守的准则条文 例 中学生守则 英 rules;regulation
  • 57、税则: 1.征税的规则和实施条例。
  • 58、虽则: 虽则suīzé (1) 虽然 例 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英 nevertheless;though; although
  • 59、往则:往昔的法则。
  • 60、细则: 细则xìzé (1) 有关规章制度、措施、方法等的详细的规则 英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 61、宪则: 1.法则。
  • 62、训则: 1.犹典则﹔典范。
  • 63、要则:重要的准则。
  • 64、也则: 亦是。 依然;仍旧。
  • 65、仪则:法则。
  • 66、议则:议事规则。
  • 67、夷则: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用来确定音阶的高下,阴阳各六,夷则为其一也。
  • 68、彝则:经常的制度,准则。
  • 69、贻则:语出《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后因以"贻则"指为后世留下典则。
  • 70、于则:人名。传说为始制鞋者。
  • 71、原则: 原则yuánzé (1) 言行所依据的准则 英 principle
  • 72、再则: 再则zàizé (1) 其次;此外;另外 例 他来搞这个工作最适合,一则经验足,再则又掌握了新的技术 英 besides; further more
  • 73、早则: 幸而。 早该;早已。
  • 74、八则:周代治理都鄙的八项法规。
  • 75、百则:各种法则。
  • 76、不则: 同“否则”。 犹言则,就。不,助词,无义。 见“不咱 ”。 不循法度。 同“否则”。 不只;不止。 按,原释“不只;不止”,不确,当为“不是”意。“则”用在副词后有“是”义。参见“也则 ”、“但则 ”。参见:“但则 、
  • 77、差则:不同的规定。
  • 78、朝则:朝廷的典章法度。
  • 79、盛则: 1.美好的法则。
  • 80、丁则:有关人丁服徭役的规定。
  • 81、反则:反归其法则。
  • 82、分则:细则。对总则而言。
  • 83、风则:指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
  • 84、干则:犹天道。
  • 85、过则:逾越规矩。
  • 86、圜则:犹天道。借指天。
  • 87、楷则:(书)(名)法则。
  • 88、九则: 九功的法则。 九等。
  • 89、且则:姑且。
  • 90、理则: 1.即逻辑。 2.原理法则。
  • 91、礼则: 礼则lǐzé (1) 礼仪的准则;礼法 英 ceremonial rites and regulations
  • 92、民则:人们行为的准则。 治民的方法。
  • 93、模则: 1.效法。 2.楷模,准则。
  • 94、内则: 1.《礼记》篇名。内容为妇女在家庭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2.借指妇职﹑妇道。
  • 95、平则: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 96、上则:犹上策。
  • 97、实则: 实则shízé (1) 其实;实际上 例 她嘴上挺厉害,实则有一副菩萨心肠 英 actually;in fact
  • 98、士则:士大夫的楷模﹑榜样。
  • 99、世则: 1.当世的法则。
  • 100、水则:立于水中测量水位高低的标尺。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则组词,则的组词,则字怎么组词,则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则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则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0个,则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02个,则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88个。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J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2) 同本义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 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 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 标准权衡器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7) 榜样 。如:以身作则动词(1) 划分等级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2) 仿效,效法 。如:则先烈之言行(3) 做,作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1) 正相反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则又望其真。——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3) 表示相反或对照则耻师焉。——唐· 韩愈《师说》(4) 又如:今则不然(5) 表示平列关系则桃李冬实。——宋· 沈括《梦溪笔谈》则桃李夏荣。(6) 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7) 虽然,表示让步关系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副词(1) 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则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则绿草如茵。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2) 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则难者亦易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则易者亦难矣。则治之如所言。——清· 方苞《狱中杂记》(3) 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那就在殿堂下歃血订盟。歃血,是古代订盟的仪式,取牲血盛于盘中,以口微微吸吞,以示守信。华屋,漂亮的堂宇,指朝会或议事的地方。)——《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4) 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5) 又如: 则除(唯有, 只有); 则索(只好; 须得); 则情(只好管); 则故(只管,只顾)(6) 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客则鼾睡。——明· 魏禧《大铁椎传》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7) 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量词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如:新闻一则;寓言四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