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非谤: 1.议论是非﹐指责过失。非﹐通"诽"。 2.造谣中伤。非﹐通"诽"。
- 2、非鄙: 1.非议鄙薄。
- 3、非驳: 1.亦作"非驳"。 2.非难辩驳。
- 4、非駮: 见“非驳 ”。
- 5、非才: 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2.用为自谦之辞。
- 6、非材: 1.无能﹔不才。多用为谦词。
- 7、非斥: 1.非难排斥。
- 8、非刺: 1.非议讽刺。
- 9、非次:犹破格。指超迁官职。泛指不按常规﹑惯例。
- 10、非但: 非但fēidàn (1) 不仅,不但,不只是 例 他非但写得快,而且写得好 英 not only
- 11、非德: 1.不合道德﹔违背道德。 2.指不当之赏。
- 12、非诋: 1.诽谤诋毁。非﹐通"诽"。
- 13、非短: 1.过失﹔短处。
- 14、非贰: 1.非议﹐怀疑。
- 15、非罚: 1.不当之罚。
- 16、非凡: 非凡fēifán (1) 出色的或突出的 例 非凡的成就 英 outstanding (2) 出众的 例 非凡的工作能力 英 extraordinary
- 17、非犯: 1.非礼冒犯。
- 18、非泛: 1.非一般﹐特殊。
- 19、非常: 非常fēicháng (1) 不同寻常的 例 非常会议 例 非常行为 例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extraordinary;special;unusual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英 accident
- 20、非觊: 1.非分的冀望。多指觊觎﹑谋夺帝位。
- 21、非议: 非议fēiyì (1) 批评,责难 例 非议诏书。——《汉书·黄霸传》 例 非议政事 英 reproach;censure
- 22、非法: 非法fēifǎ (1) 不合法 例 非法手段 例 非法的行为 英 illegal;unlawful
- 23、非熊: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
- 24、非奇: 非奇fēiqí (1) 不妙,不好;不宜 例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get pretty hot;be not good
- 25、非度: 1.违反法度。
- 26、非礼: 不合礼仪制度。 指违礼之事。
- 27、非特: 非特fēitè (1) 非但;不但 例 非特其未见而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英 not only
- 28、非烟:亦作“非烟”。 喻藻绘绚烂。 唐人小说中的人名。 唐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之妾步非烟,貌纤丽,善文墨。邻居赵象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为公业所知。鞭挞非烟致死。事见唐皇甫枚《非烟传》。见“非烟”。
- 29、非为: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不顾法纪或礼法。
- 30、非分: 非分fēifèn (1) 不合本分,非本分所应有 例 非分的要求 英 presumptuous;overstepping one's bounds (2) 不安分;不守本分 例 非分之想 英 inordinate
- 31、非业: 1.谓不急之务。 2.佛教语。谓非命之业。特指非命而死﹐包括横死(非由前世之业因﹐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和夭死(人寿皆有定命﹐不得其定命而早死)。
- 32、非命: 非命fēimìng (1) 遭遇祸害而死亡 例 死于非命 英 abnormal death;violant death
- 33、非世: 1.谓诋毁世俗﹐讥刺世事。
- 34、非偶: 1.《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耦﹐同"偶"。后因用"非偶"谓不适当的婚配或不相称的配偶。 2.无可匹敌﹐不能比拟。
- 35、非体: 1.不得体。
- 36、非沮: 1.非议﹐诋毁。
- 37、非人: 非人fēirén (1) 不合适的人 例 所用非人 英 not the right person (2) 残废人 英 cripple (3) 缺乏人性或个性的人 英 unpeople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英 inhuman
- 38、非地:犹言是非之地。 不适宜去的地方。
- 39、非虑: 1.犹意外。
- 40、非圣: 1.诋毁圣人之道。非﹐通"诽"。
- 41、非复: 1.不再是。 2.不像是。
- 42、非唯:亦作'非惟'。不只﹔不仅。
- 43、非惟: 非惟fēiwéi (1) 不但,不仅 例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 not only
- 44、非方: 1.异域。
- 45、非功: 1.无功。
- 46、非谓:无谓﹐没有意义﹐不合道理。犹言并非说。
- 47、非徒: 不但;不仅。
- 48、非几: 1.犹非理﹐不合正道。
- 49、非非:1.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非所当非,不是就是不是。 2.喻不切实际的幻想。 3.犹言大不以为然。 4.“非非想”的略语。 5.并非错误。
- 50、非义:不义﹐不合乎道义。不合经义﹐违反经义。
- 51、非罴:比喻能够扶持国政的贤臣。
- 52、非语: 1.犹蜚语﹐流言。 2.无礼的话﹔不正经的话。
- 53、非罪: 1.强加之罪﹔无罪。
- 54、非夫: 1.谓非大丈夫﹐懦夫。
- 55、非得: 非得fēiděi (1) 表示必须——一般跟“不”呼应 例 我非得走吗? 英 must;have got to;have to
- 56、非量: 1.佛教因明(逻辑学)用语。与"现量"﹑"比量"合称"三量"。
- 57、非夷: 1.见"非彝"。
- 58、非望: 1.非分的希望。 2.犹言未曾期望。
- 59、非族: 1.非同族之人。
- 60、非洲: 非洲Fēizhōu (1) 仅次于欧亚大陆的第二大陆。面积2920万平方公里(连岛屿共3020万平方公里)。人口共4.69亿(1980)。地形上以阶状高平原、高原、台原为主,腹地则有广阔的构造盆地。最长河流为尼罗河。还有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奥兰治河等。主要类型的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和荒漠(最大的是撒哈拉沙漠),约占非洲的面积的80%。动物有象、犀牛、河马、斑马、羚羊、狮、豹、猴子等。矿产有金刚石、铀、金、铁、铝、铜、钴、铍等 英 Africa
- 61、非职: 1.非其职守﹐不是职权范围内的事。
- 62、非訾: 1.诽谤﹔诋毁。非﹐通"诽"。
- 63、非不: 1.非常﹔极其。
- 64、非彝: 1.亦作"非夷"。 2.不合常规的法度。
- 65、非是:谓不正当的事。 以非为是。不正常﹐意外。 不当﹔有过错。
- 66、非理: 1.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2.谓不讲道理。
- 67、非仪: 1.《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后以"非仪"指妇女的是与非﹐善与恶。《孔子家语.本命》﹕"﹝女子﹞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仪也。"一说为违命专擅﹐无三从之德。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九。 2.违背礼仪。
- 68、非孝: 1.诋毁﹑反对孝道。
- 69、非违: 1.谓违法。
- 70、非间: 1.非难﹐有异议。
- 71、非类:不同种族﹐异族。 不同的种类。身分﹑门第等不相类的人。 志向不合﹑志趣不同的人。 和韩非一类的人。战国秦韩非为人口吃﹐故借指口吃的人。
- 72、非横: 1.不测之祸﹔非常之祸。 2.非礼和横暴的行为。
- 73、非道: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 2.不恰当﹔不适宜。 3.非常事故﹐变故。
- 74、非刑: 非刑fēixíng (1)酷刑,在法律规定之外的刑罚 例 非刑相加 英 brutal torture
- 75、非誉: 1.非议和称誉。
- 76、非僻: 1.见"非辟"。
- 77、非甚: 1.非常﹐很。
- 78、非直: 1.不但﹔不仅。
- 79、非云: 1.指庆云。
- 80、非灾: 1.意外的灾祸。
- 81、非谋: 1.犹诡计。 2.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 3.非善策﹐未为得计。
- 82、非乃:岂非﹔莫不是。
- 83、非行: 1.不正当的行为﹔恶行。
- 84、非辜: 1.犹非罪。 2.指无罪之人。
- 85、非关:不是因为﹔无关。
- 86、非举: 1.荐举不当。
- 87、非据: 1.《易.系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 2.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
- 88、非毁: 1.诽谤﹔诋毁。非﹐通"诽"。
- 89、非心: 1.邪心。
- 90、非任: 1.不称职的人。
- 91、非时:不是时候。不在正常﹑适当或规定的时间内。 不是时候。不合时令。 犹乱世。不时﹐时常。
- 92、非论:不但。
- 93、非位: 1.谓自己的才能德行与所居的名位不相副。 2.不在其位。
- 94、非意: 1.犹言出乎意外。 2.恶意。
- 95、非冀:非分的希望。
- 96、非薄:非难鄙薄。
- 97、非辟: 1.亦作"非僻"。 2.邪恶。
- 98、非子: 1.周时人﹐也写作飞子﹐善养马。周孝王召使主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后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为周的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是为秦始封之祖。
- 99、非种: 1.语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原指植物的异株﹑劣种。后用以指异民族﹐含有鄙意。
- 100、非祸: 1.非常的灾祸。指杀身或死亡。
非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是非场:矛盾纠纷的场所。
- 2、却非殿: 汉宫殿名,在洛阳·南宫中。
- 3、是非堆:产生是非的根源。
- 4、韩非子: 韩非子Hán Fēizǐ (1)同“韩非” 英 Han Feizi
- 5、黑非洲: 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当地居民主要是黑人。
- 6、贫非病:孔子弟子原宪居鲁而贫,子贡轩车大马而见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见《庄子.让王》。后因以"贫非病"作安贫乐道之典。
- 7、却非冠:亦作'却非冠'。古冠名。
- 8、是非涡: 矛盾纠纷的中心。
- 9、索非亚: 保加利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约120万(1994年)。全国最大工业中心,以机械制造、冶金、钢铁等为主。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向为中欧到西亚的交通要冲。多街心公园。南郊维托沙山等处风景优美,为旅游疗养胜地。
- 10、是非窝: 矛盾、纠纷多的地方。
- 11、亚非拉: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并称。
- 12、钟非饭:谓寺钟鸣时斋饭已毕。典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 13、知非子: 1.唐诗人司空图的别号。
- 14、是非精: 事情特别多,特别烦。
- 15、罗非鱼: 非洲鲫鱼。
- 16、腹非心谤:指内心不满,暗中发泄。也作“心谤腹诽”。
- 17、今非昔比: 今非昔比jīnfēixībǐ (1) 如今不如往惜或现今好于往惜。形容变化之大,无法比拟 英 the present cannot compare with the past
- 18、何必非真:何必非得当真呢。
- 19、尺璧非宝:璧:中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直径一尺的璧玉并不珍贵
- 20、超绝非凡: 超绝非凡chāojué-fēifán (1) 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的或超过常人的 例 他的品格超绝非凡…压倒了他交谈的对手 英 preeminent
- 21、饰非掩丑:饰:掩饰;丑:丑恶。掩饰错误和丑恶的行为
- 22、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dáfēisuǒwèn (1) 回答的内容与提的问题无关 英 answer beside the point;answer beyond the question;give a reply far from the mark;irrelevant answer
- 23、为非作歹: 为非作歹wéifēi-zuòdǎi (1) 做违法的事,做令人痛恨的事 例 你待为非作歹,瞒心昧己,终久是不牢坚 例 到了二十岁,便不念书了,跟在毕植本身边,趁空便跑了出去为非作歹。——清·南亭亭长《中国现代记》 英 do evil things;perpetrate outrages;commit crimes (2) 亦作“生非作歹”
- 24、生非作歹:做种种坏事。
- 25、是非好歹:是非好歹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fēi hǎo dǎi。
- 26、是非颠倒: 硬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 27、似懂非懂:懂:理解。非:没有。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 28、品貌非凡:品貌:人的品性和外部容貌;非凡:和平常不一样。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 29、一表非凡: 见“一表非俗 ”。
- 30、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
- 31、气宇非凡: 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 32、手艺非凡: 手艺:用手工从事的艺术或技艺。非凡:出色的或突出的非凡的成就,出众的非凡的工作能力。手艺非凡即为手工技艺精湛,有非凡(出色、超出一般)的成就。
- 33、意义非凡: 1.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非常突出或巨大。意义:与作用和价值相近。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人们对意义的认知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非凡: 2.出色的或突出的。 3.出众的。
- 34、气质非凡:气质非凡指出色的或突出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 35、气势非凡: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
- 36、气度非凡:气概和度量非常出色和突出,超出一般人的。
- 37、器宇非凡: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 38、气象非凡:景象壮观。
- 39、吠非其主: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比喻人各为其主。
- 40、狗吠非主:吠:狗叫。狗朝着不是自己主人的人吼叫。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主人。
- 41、东非高原: 在非洲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属热带草原气候。农业较发达。
- 42、公非先生:宋刘攽别号。刘攽﹐新喻人﹐字贡父。性疏宕﹐喜谐谑。着书百卷﹐尤精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另着有《东汉刊误》﹑《公非先生集》等。人称"公非先生"。
- 43、好丹非素:比喻有所偏爱,抱门户之见。
- 44、横祸非灾: 犹言横殃飞祸。
- 45、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húzuò-fēiwéi (1) 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胡来 例 他仗着他爸爸的势力胡作非为 英 commit all kinds of outrages;act absurdly
- 46、黄屋非心: 南朝·宋·范晔《乐游应诏诗》:“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后以“黄屋非心”谓无意于帝位。
- 47、积非习贯: 1.谓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 48、齐大非偶:偶:配偶。原意指齐国强大,郑国弱小,齐侯的女儿不是相称的配偶。后多指婚姻双方不是门当户对,因而不敢高攀。
- 49、齐大非耦: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 50、见怪非怪: 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 51、泥古非今:泥:拘泥。拘泥于陈旧的事物,而对现代的事物加以非难。
- 52、拟非其伦:谓比拟不当。语本《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 53、儗非其伦: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儗人必于其伦。” 亦作:儗不於伦
- 54、情非得已: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 55、人非草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56、人非木石:谓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訴者?'
- 57、人非物是: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 58、人非土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 59、身非木石: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 60、饰非掩过: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 61、饰非拒谏: 粉饰掩盖错误,拒绝规劝。
- 62、饰非遂过: 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亦作:饰非养过
- 63、饰非养过: 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亦作:饰非养过
- 64、饰非文过: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 65、是非曲直: 是非曲直shìfēi-qūzhí (1) 正确与错误,有理与无理 英 right and wrong;merits and demerits
- 66、是非之地: 是非之地shìfēizhīdì (1) 有麻烦的地方 英 a place where one is apt to get into trouble;hotbed of rumours
- 67、是非不分: 是非不分shìfēi bùfēn (1)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英 indiscriminate
- 68、是非得失: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 69、是非分明:是:正确。非:错误。正确的和错误的分辨得很清楚。
- 70、是是非非: 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 指正确与错误。
- 71、是古非今: 是古非今shìgǔ-fēijīn (1) 指对古代的事物采取肯定的态度,对现代事物采取否定的态度 英 affirm the past, not the present
- 72、是非之心: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 73、是非口舌:是指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74、似非而是: 似非而是sìfēi érshì (1) 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 英 paradox
- 75、兼爱非攻: “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兼爱便必须非攻,非攻即反对攻战。
- 76、是非混淆:指不分别是非。
- 77、获益非浅:指收获很大。
- 78、是非之纪: 《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词目】是非之纪【读音】shì fēi zhī jì【释义】纪:准则,法则。是非的准则。【出处】《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 79、知之非艰: 《尚书·说命中》 【出处】《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80、昨非今是:非:不对,错误;是:对,正确。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 81、颂古非今: 颂古非今sònggǔ-fēijīn (1) 颂扬古代的,否定现代的 例 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英 eulogize the past at the expense of the present
- 82、以古非今: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
- 83、言大非夸: 宋·苏轼《六一居士集序》:“言有大而非夸者,达者信之。” 【词目】言大非夸【读音】yán dà fēi kuā【释义】话虽说的很大,但不是虚夸的。【出处】宋·苏轼《六一居士集序》:“言有大而非夸者,达者信之。”
- 84、窥觎非望:非分的希望。 犹言未曾期望。
- 85、擬非其伦: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擬人必于其伦。"。
- 86、歇后非谜:谓隐去句末之词﹐暗示其义。
- 87、事非偶然: 事情一定要发生,并不是意想不到的。
- 88、安知非仆:怎么就知道这个作天子的人不会是我呢?
- 89、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 90、桑榆非晚: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 91、习非胜是:习:习惯;非:错误的;是:正确的。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正确的。
- 92、习非成是: 习非成是xífēi-chéngshì (1) 对某些错误的说法或做法习惯了,反而认为它是正确的。也作“习非胜是” 例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汉·扬雄《法官·学行》 英 what becomes customary is accepted as right
- 93、闲非闲是: 1.亦作"闲非闲是"。 2.见"闲是闲非"。
- 94、沌王非寿: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
- 95、肆行非度:肆:放纵,任意;度:限制,限度。比喻肆意横行,不顾礼法。
- 96、误作非爲: 犹言胡作非为。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係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
- 97、是非人我:是非:正确和谬误。正确与错误,他人和自己。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 98、误作非为: 1.犹言胡作非为。
- 99、习非成俗:谓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 100、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xiǎngrù-fēifēi (1) 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亦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例 一个想入非非的探险家 英 indulge in fantasy;neurotic;allow one's fancy to run wild
非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北非:非洲北部,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西撒哈拉等。
- 2、除非: 除非chúfēi (1) 表示唯一的条件,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相当于“只有” 例 除非在这里修个水库,否则不能解决供水问题 英 only if;only when (2) 在除…外的任何情况下;除…情况之外 例 除非有两个证人作证明,否则,此案不成立 英 unless (3) 表示不计算在内;除了 例 这事除非他,谁也不能告诉 英 except
- 3、佽非:人名。相传为春秋时楚国勇士。
- 4、次非:古勇士名。
- 5、错非:方言。除了﹐除非。
- 6、导非:诱人为非。
- 7、东非: 东非dōngfēi (1) 非洲的东部地区,包括索马里、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塞舌尔等国 英 East Africa
- 8、独非:表示反问。犹岂非,难道不是。
- 9、百非: 1.种种过失。
- 10、辟非: 1.避邪﹐驱邪。
- 11、车非:复姓。隋周摇之祖先与北魏同源,为普乃氏,及居洛阳,改为周氏。周闵帝受禅,赐姓车非氏。隋文帝受禅,复姓周氏。参阅《隋书.周摇传》﹑《通典.氏族五》。
- 12、兹非:亦作'兹飞'。春秋楚国剑士。后世借指勇力武士。
- 13、得非:犹得无,莫非是。
- 14、追非:谓因循错误。
- 15、分非:纷纷。
- 16、弗非:不非难,不毁谤。
- 17、腹非: 亦作“腹非”。
- 18、负非:受到非难。
- 19、格非: 纠正错误。语出《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 20、韩非: 韩非Hán Fēi (1) (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韩国贵族,师于荀况,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视,并出使秦国,后被李斯等陷害。死于狱中。他吸取当时道、儒、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 英 Han Fei
- 21、黑非: 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当地居民主要是黑人。
- 22、胡非: 1.复姓。周时陈胡公满之后。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上》及《汉书.艺文志》。
- 23、悔非:犹悔过。
- 24、会非: 应当不是。
- 25、积非: 长期形成的错误行为。
- 26、疾非:憎恶不合理的事物。
- 27、加非:诋毁,诽谤。
- 28、嫁非: 1.犹委过。
- 29、奸非: 1.邪恶不法。 2.特指男女通奸罪。
- 30、强非: 强烈反对。
- 31、觉非:感觉到不是。多有悔悟意。亦慨叹人事遭遇。
- 32、迥非: 1.绝非,远远不是。
- 33、绝非: 绝非juéfēi (1) 绝对不是 例 如不报导事实就绝非公正 英 less than
- 34、豈非: 岂非qǐfēi (1)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例 岂非咄咄怪事? 英 wouldn’t it be
- 35、却非: 见“却非冠 ”。
- 36、若非: 若非ruòfēi (1) 要不是;如果不是 英 if not;were it not for
- 37、日非: 犹言一天天败坏。
- 38、善非:谓以非为善。
- 39、绳非:惩处邪恶。
- 40、饰非:粉饰掩盖错误。
- 41、是非: 是非shìfēi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例 是非问题 英 right and wrong (2) 口舌;纠纷 例 搬弄是非 英 discord (3) 评论;褒贬 例 不屑随人是非 英 appraise
- 42、司非: 1.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 2.星宿名。
- 43、阘非:传说中的怪物。
- 44、违非: 1.是非。违,通"韪"。 2.悖逆。
- 45、未非:犹言无可非议。
- 46、向非:假若不是。
- 47、寻非:寻事生非。
- 48、亚非:亚洲和非洲的并称。
- 49、要非: 1.犹言总不是。 2.犹言若不是。
- 50、淫非: 亦作“淫匪”。
- 51、怨非: 1.见"怨诽"。
- 52、众非: 1.许多坏人坏事。
- 53、昨非: 昔日之非。
- 54、遂非:坚持﹑掩饰错误。
- 55、岂非: 岂非qǐfēi (1)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例 岂非咄咄怪事? 英 wouldn’t it be
- 56、莫非: 词语解释莫非[ mò fēi ]⒈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例你不赞成?你莫非不为全社着想?英can it be that;⒉ 表示疑惑不定的推测语气,相当于“别不是”例莫非这事就是他们干的?英is it possible that;引证解释⒈ 没有一个不是。引《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文选·沉约<恩倖传论>》:“岁月迁讹,斯风渐篤,凡厥衣冠,莫非二品。”李善 注:“言衣冠之族,皆居二品之中。”⒉ 副词,表示揣测或反问。或许;难道。也常跟“不成”呼应。引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二折:“可早来到也,左右接了马者,莫非是 伊尹 贤士么?”《水浒传》第一回:“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心中暗想,这等人如何会偷东西,莫非错疑了人么?”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第二场:“莫非我看错了人?不能啊!”《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你若肯时,他还等我回话去,典田卖地,你两家愿意,我莫非説谎不成?”《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你只説在云端里住,如今这词儿里又是什么‘云中相见’,莫非你真个在云端里不成?”国语辞典莫非[ mò fēi ]⒈ 无不、都是。引《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⒉ 难道。表示揣测的疑问词。也作「莫是」。引《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文明小史·第四〇回》:「逢兄,你莫非遇见了什么邪魔?不然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近难道 英语can it be possible that, could it be德语möglicherweise法语serait-il possible que
- 57、南非:全称南非共和国,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有“彩虹之国”之称。非洲第二大经济体。
- 58、无非: 无非wúfēi (1) 不外;没别的 例 他无非就有三板斧功夫 英 nothing but;only;no more than;simply
- 59、打非: 打击非法出版、制作、贩卖反动、淫秽、盗版、盗印的书刊和音像制品、网络有害信息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
- 60、厚非: 厚非hòufēi (1) 过于责备 例 无可厚非 英 blame too much
- 61、顺非:沿袭错误。
- 62、西非: 西非Xīfēi (1) 非洲几内亚北部湾地区,通常不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 英 West Africa
- 63、闲非: 1.亦作"间非"。 2.责怪。
- 64、养非:谓纵容错误,使之滋长。
- 65、一非: 一经变易。 全非。
- 66、中非:①指非洲中部地区。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扎伊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②中非内陆国。面积 万平方千米。人口 万 年 。首都班吉。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和山地。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钻石、咖啡、棉花和木材。
- 67、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2.省悟以往的错误。
- 68、自非:1.倘若不是。 2.自觉其非。
- 69、笑非:像笑又不笑。
- 70、说非:把事情说成错的,形容口不对心。
- 71、并非:并不是。
- 72、农转非: 农转非nóng-zhuǎn-fēi (1) 指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例 家属户口在农村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农转非” 英 formally become urban dweller from the countryside
- 73、惹是非:[ rě shì fēi ] :惹是非 rě shìfēi 引起麻烦或争执
- 74、说是非: 1.指评说事理的是非。 2.搬弄口舌。
- 75、无是非:没有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
- 76、説是非: 1.指评说事理的是非。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这廝得道夸经纪,学相呵説是非。” 2.搬弄口舌。《金瓶梅词话》第三回:“王婆 道:‘不是老身説是非,大官人宅上有许多,那里讨得一箇似娘子的。’”
- 77、居改非: 居改非”是指业主擅自将居住房屋改变为非居住使用,从事办公、商业、旅馆、仓储,甚至生产等经营活动的行为。
- 78、圣大非: 中国大陆译圣菲,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州府,它的名字来自于西班牙语,是神圣的信仰的意思。
- 79、西南非: 非洲西南部,包括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
- 80、长傲饰非: 1.滋长骄傲﹑掩饰过错。
- 81、搬弄是非: 搬弄是非bānnòng-shìfēi (1) 在背后乱议论或传别人的话,进行挑拨,引起纠纷 英 be a telltale;tell tales;make mischief;sow discord
- 82、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 83、掠是搬非:搬弄是非。
- 84、心谤腹非:指内心不满,暗中发泄。也作“心谤腹诽”。
- 85、辨别是非: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已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
- 86、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míngbiàn-shìfēi (1) 明确地分辨是与非。形容判断力强 英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 87、播弄是非: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 88、拨弄是非:指不分别是非。
- 89、挑拨是非: 挑拨是非是汉语词汇,拼音tiǎo bō shì fēi,播弄是非。
- 90、补过饰非: 1.掩饰过错。
- 91、作歹为非: 做各种坏事。
- 92、颠倒是非: 颠倒是非diāndǎo-shìfēi (1) 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 例 古圣人言,其旨微密,笺注纷罗,颠倒是非。——唐·韩愈《施先生墓铭》 英 turn things upside down;confuse (reverse) right and wrong;turn right into wrong;distord facts
- 93、逢恶导非:谓逢迎坏人,助长恶行。
- 94、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
- 95、独是独非: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
- 96、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97、大是大非: 大是大非dàshì-dàfēi (1) 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英 cardinal questions of right and wrong
- 98、覆是为非:犹言颠倒是非。
- 99、改是成非: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 100、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非
- 五笔DJD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2) 同本义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3)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4) 责怪;非难;反对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责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5) 又如:非驳(非难驳斥,诘责缺失);未可厚非(6) 讨厌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 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7) 讥刺非世而恶利。——《史记·李斯传》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 韩愈《答李翊书》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8) 又如:非讥(讥评,议论);非笑(讥笑)(9) 通“诽”(fěi)。诽谤,诋毁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10) 又如: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11) 通“避”。躲开古者周公旦非 关叔,辞三公,东处于 商盖,人皆谓之狂。——《墨子》(12) 〈方〉∶必须(13) 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14) 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15) 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汉· 贾谊《过秦论》(16) 又如:非辜(无辜,无罪);非材(无能;不才);非意相干(没事寻衅,无故制造事端);非钱不行(有钱才能成事。讥讽民风不淳,世人但知逐利)名词(1) 不对;错误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2) 又如:不明善恶,不辨是非;分清是非(3) 疑惑烦恼的问题 。如:无事生非副词(1) 相当于“不”、“不是”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是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2) 又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形容词(1) 不真实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2) 邪,不正 。如:非心(邪心)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