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义仓: 义仓yìcāng (1) 旧时地方上储存粮食以备荒年同济公众的粮仓 英 public granary
  • 2、义谛:佛教语。犹真谛。
  • 3、义帝:犹假帝。《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义帝》:"项羽立楚王孙心为帝,以从民望。不曰楚帝,而曰义帝,犹义父义子之称。"明谢肇淛《文海披沙》:"项羽尊怀王为义帝,犹假帝也。"一说,众所尊戴者曰义,故称义帝。见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
  • 4、义殿:佛教语。佛殿。
  • 5、义愤: 义愤yìfèn (1) 基于正义公理激发的愤怒或对非正义的事情引起的愤慨 例 满腔义愤 英 righteous indignation
  • 6、义父:非本生之父而拜认为父者。
  • 7、义赋:东汉时少数民族所纳的一种贡赋。
  • 8、义概: 1.严正的气节。
  • 9、义竿:犹义旗。
  • 10、义戈:犹义师。
  • 11、义壑:渊深的义理。壑,丘壑,喻深奥之处。
  • 12、义槥:施舍的棺木。
  • 13、义髻:旧时妇女作修饰用的假发髻。
  • 14、义剑:犹义兵或义战。
  • 15、义浆: 1.旧时施舍行人的浆水。 2.将多种食料或物质搀合于水而成的浆汁。
  • 16、义据: 1.释义与考据。
  • 17、义聚: 1.聚众起义。 2.以义聚居。
  • 18、义捐:为资助公益事业而捐献的财物。
  • 19、义类:善人。 文章事物的比义推类。
  • 20、义例: 1.阐明义理的事例。 2.着书的主旨和体例。
  • 21、义粮:旧时施舍贫民的粮食。
  • 22、义烈: 1.忠义节烈。 2.重义轻生的人。
  • 23、义廪: 1.旧时为防荒年而设置的粮仓。
  • 24、义侣:信守节义的伙伴。
  • 25、义旅:犹义师。
  • 26、义米: 1.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张鲁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 2.晋武帝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3.谓备荒救灾之米。亦称"义仓米"。
  • 27、义男:犹义儿。
  • 28、义拍:  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举行的拍卖活动。
  • 29、义铺:售货摊。
  • 30、义旗: 义旗yìqí (1) 义军的旗帜;也借指义军 英 banner of righteousness
  • 31、义妻:旧称节义之妇。
  • 32、义阡:犹义冢。
  • 33、义渠:古代民族名。西戎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岐山﹑泾水﹑漆水以北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秦国,与秦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以其地置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 34、义犬:有义行的狗。
  • 35、义让: 1.基于大义的谦让。
  • 36、义赛:  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举行的体育比赛。
  • 37、义社:旧谓立社以奉无主之魂者。
  • 38、义试: 1.私家集生徒命题考试。
  • 39、义塾: 义塾yìshú (1) 旧时免收学费的私塾;亦见“义学” 英 free private school
  • 40、义嗣:理所当然的继承者。
  • 41、义髓:义理的精髓。
  • 42、义粜:谓卖义求禄。
  • 43、义徒: 1.合时顺俗的人。 2.犹义兵。 3.指义附。
  • 44、义味:文章的意味和情趣。
  • 45、义务: 义务yìwù (1) 不要报酬 例 义务劳动 英 volunteer;voluntary
  • 46、义侠: 义侠yìxiá (1) 行义除暴之侠士 例 素日倪二虽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红楼梦》 英 swordsman
  • 47、义项: 义项yìxiàng (1) 字典、词典里按照意义于同一条目中列出的项目 英 term of meaning
  • 48、义孝:谓为非亲属的死者服孝。
  • 49、义兄:结义的兄弟。
  • 50、义训:大义的垂训。 泛指教诲。 对字义﹑词义的解释。别于'音训'﹑'形训'而言。
  • 51、义演: 义演yìyǎn (1) 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演出 英 benefit performance
  • 52、义役:宋以后的一种徭役形式。
  • 53、义淫:威仪隆盛。
  • 54、义勇: 义勇yìyǒng (1) 为正义事业而勇敢斗争的精神 例 义勇军 英 fighting for justice
  • 55、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
  • 56、义渊:仁义的渊海。喻仁义之深广。
  • 57、义园: 1.义冢地,丛葬之所。清冯桂芬有《苏太义园记》。
  • 58、义蕴: 义蕴yìyùn (1) 含蓄的意义 例 技能及义蕴。——蔡元培《图画》 英 contain;embody
  • 59、义藴: 义蕴yìyùn (1) 含蓄的意义 例 技能及义蕴。——蔡元培《图画》 英 contain;embody
  • 60、义赃:官吏所受的馈赠﹑贿赂。
  • 61、义诊:1.为了给正义或公益的事情筹款而设门诊给人治病。 2.义务为人诊疗疾病。
  • 62、义赈:对灾民或贫民的赈济。
  • 63、义证:释义的书证。
  • 64、义征:谓自愿应征。唐初与府兵制兼行的募兵的一种,其身份高于一般募兵。
  • 65、义旨:意义与宗旨。
  • 66、义肢: 义肢yìzhī (1) 残疾人的假的上肢或下肢 英 artificial limb
  • 67、义冢: 义冢yìzhǒng (1) 旧时埋葬无主尸体的公坟 英 burial ground for the destitute
  • 68、义众: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之兵。
  • 69、义终:犹善终。
  • 70、义衆:精深的含义。
  • 71、义竹:丛竹的美称。
  • 72、义庄:1.旧时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 2.地方或同乡聚资修建的暂厝棺木的处所。
  • 73、义状:表示忠义的誓书。
  • 74、义宗: 1.道义的宗师。 2.德义世家。
  • 75、义租:封建时代向民间征收的额外租粮。
  • 76、义樽:犹义酒。混合酒。
  • 77、义徵:谓自愿应征。唐 初与府兵制兼行的募兵的一种,其身份高于一般募兵。《旧唐书·职官志三》:“其义徵者别为行伍,不入募人之营。”《旧唐书·刘仁轨传》:“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徵。”
  • 78、义脉:文辞的意义和脉络。
  • 79、义趣:意义和旨趣。
  • 80、义气: 义气yìqì (1) 因友谊而冒危险或作自我牺牲的勇气、态度 英 personal loyalty ;code of brotherhood
  • 81、义工: 词语解释⒈  自愿参加的无报酬的公益性工作:学生们在居委会干部指导下从事义工。⒉  从事义工的人:退休后他到福利院当起了义工。
  • 82、义郎: 义郎yìláng (1) 对人家儿子的美称 例 不嫁义郎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good name for son of others
  • 83、义正:以义服人的政治。
  • 84、义政:以义服人的政治。
  • 85、义志:符合道义准则的意志。
  • 86、义主: 1.行合于义的霸主。 2.旧指出钱刻碑的人。
  • 87、义子:认领而非亲生的儿子。
  • 88、义足:残废者所用的假足。
  • 89、义作:旧指无偿劳役。
  • 90、义兴: 义兴Yìxīng (1) 今江苏宜兴 英 Yixing
  • 91、义刑: 1.同"仪型"。 2.楷模;典范。
  • 92、义信:持义守信。
  • 93、义形: 1.同"仪刑"。 2.做楷模,做典范。 3.楷模;典范。 4.仪容。
  • 94、义行: 1.仪容;形体。 2.谓画其形貌。 3.效法。 4.行法规;做楷模。 5.典范;楷模。
  • 95、义学: 义学yìxué (1) 旧时一种免费学校,资金来源为地方公益金或私人筹资 英 free private school
  • 96、义眼:假眼。用特定材料制成,代替因失明而被摘除的眼球,借以改善仪容,但不起视觉代偿作用。
  • 97、义言:文理和词藻。
  • 98、义养:谓善养父母。
  • 99、义意:意义。
  • 100、义战: 义战yìzhàn (1) 正义的战争 英 just war

义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褒义词: 褒义词bāoyìcí (1) 含有褒义的词 英 commendatory term
  • 2、贬义词: 贬义词biǎnyìcí (1) 见“贬词” 英 derogratory term
  • 3、盐义仓:地方上设置的公益盐仓。
  • 4、从义郎:宋代武举进士第二名所授的官衔。
  • 5、鲁义姑:据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 6、嘉义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纵贯铁路线上。1982年设市。人口26万(1994年)。为台湾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有著名的嘉义油矿。
  • 7、近义词: 近义词jìnyìcí (1) 意思相近的词 英 parasynonyms
  • 8、尽义务: 1.犹言尽本分。完成自己所应做的事。 2.谓任事而不受酬。
  • 9、三义庙: 大邑三义庙位于文庙街月池坝处,大邑同治版县志载:“咸丰以来邑人陈明理、张汝雯等经理重建。”重建之前三义庙又建于何时呢,历史没有告诉我们,我们也无法考究。
  • 10、赛义德: 伊斯兰教教职称谓。
  • 11、释义福: 福自 幼向往佛门,遂尽去世俗之事,只住于蓝田化感寺,潜心修养,在方丈之室一住就是二十余年,很少走出房门。
  • 12、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
  • 13、爱义姓: 爱义,明朝时期黑龙江女真爱义部,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14、喻义法: 面底亦是同义正扣。
  • 15、贞义女:春秋时,楚伍子胥奔吴至溧阳,乞食于女子。女子食之而叹曰:"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亏礼义,妾不忍也。遂投江而亡。"见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后人遂以"贞义女"称之。
  • 16、忠义巷: 忠义巷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解放路以南,南北走向,东邻自治巷,西连育生巷,南至南明路。
  • 17、遵义市: 在贵州省北部、川黔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4388万(1995年)。为贵州省北部重镇、第二大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桃溪寺、湘山寺、遵义会议会址等。
  • 18、语义圈: 一种关于中国意义的理论。
  • 19、多义词: 多义词duōyìcí (1) 具有两个或更多意义的词,如“发”有“送出”(发信)、“发射”(发炮)、“产生”(发芽)、“表达”(发言)等义。多义词的各项意义之间有共同点,如“发”的几个意义都表示“由里往外出去”。意义如果各不相关,就不是多义词而是同音词 英 polysemant;ambivalent word
  • 20、反义词: 反义词fǎnyìcí (1) 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如“白”与“黑”,“好”与“坏”等) 英 antonym
  • 21、同义词: 同义词tóngyìcí (1) 词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词 英 synonym
  • 22、同义语: 亦作“同意语”。
  • 23、语义学: 语义学yǔyìxué (1) 研究词语含义及演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英 semantics
  • 24、无义草: 1.药草金灯的别名。又名山慈姑。
  • 25、异义词: 也不同,比如“报复”、”抱负“和“暴富”,“权利”和“权力”等等。
  • 26、道义论: 是具有“道义”色彩理论的统称,也译作“务本论”、“义务论”或“非结果论”等,“在西方现代伦理学中,指人的行为必须遵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为的道德理论。
  • 27、正义感:也叫是非感。一种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操。它受人的思想意识影响并受社会制约。
  • 28、正义性: 正义性zhèngyìxìng (1) 符合公平处理或正确行动的原则或理想 英 justice
  • 29、语义场: 若干词的共同的或者相关的词义聚合体,即互相联系的词义的集合场。如颜色这个语义场可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可再分出更小的语义场。
  • 30、同义法: 谜底和谜面直接表达是同一个意思。
  • 31、弃义倍信: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32、背义负信: 背义负信bèi yì fù xìn (1) 背:违背;弃:丢弃。指不守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例 背惠怒邻,弃信忘义。——《北史·周本纪》 英 break faith with sb.;go back on one's word
  • 33、背义负恩: 背义负恩bèi yì fù ēn (1) 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例 背义负恩,伤化薄俗。——《汉书·张敞传》 英 fail to live up to one's benevolence and loyalty(relationship)
  • 34、背义忘恩: 背义忘恩bèi yì wàng ēn (1) 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例 背义忘恩,伤化薄俗。——《汉书·张敞传》 英 fail to live up to one's benevolence and loyalty(relationship)
  • 35、见义必为: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 36、语义编码: 属于信息处理的范畴,主要分析人的记忆信息处理过程,以利于智能信息处理的研究。
  • 37、不义之财: 不义之财bùyìzhīcái (1) 不当得的财物或暴利 例 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 英 money obtained by dubious means;illgotten gains
  • 38、重义轻财: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 39、仗义疏财: 仗义疏财zhàngyì-shūcái (1) 讲义气,拿出钱来帮助 英 be generous in aiding needy people
  • 40、仗义疎财:亦作“ 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元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 41、首倡义举: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42、首倡义兵: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43、首唱义举: 《晋书·刘弘传》:“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首唱义举,举善以教,不能者劝,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
  • 44、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 45、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lǐyì-liánchǐ (1) 礼为贵贱尊卑要分明,义为事之宜,廉为廉洁方正,耻为识羞耻。指为人要有道德修养 例 礼义廉耻不立,人君以自守也。——《管子·立政》 英 sense of propriety,justice,honesty and honor
  • 46、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 47、词严义正: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 48、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49、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cíyán-yìzhèng (1) 言辞严密贴切,义理正大 英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 50、辞简义赅: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 51、瘠义肥辞: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 52、侠肝义胆:指讲义气,有勇气,肯舍己助人的气概和行为。
  • 53、忠肝义胆: 1.犹忠心赤胆。
  • 54、道义之交:有道德和正义感的结交。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55、第一义谛: 1.佛教语。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称第一义谛谛﹑真谛﹑胜义谛。与世谛﹑俗谛或世俗谛对称。 2.泛指最为重要的道理。
  • 56、恩深义重: 恩德笃深,情义厚重。
  • 57、恩断义绝:恩:恩爱。义:情义。夫妻或亲属朋友之间恩爱和情义全部断绝。也作“恩断意绝”。
  • 58、恩山义海:  形容恩德极其深重或情爱极为深厚。
  • 59、负义忘恩: 1.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60、意义非凡: 1.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非常突出或巨大。意义:与作用和价值相近。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人们对意义的认知和人生的一种认识。非凡: 2.出色的或突出的。 3.出众的。
  • 61、意义不凡:指某物或某事的意义很不平凡。
  • 62、满腔义愤:指心中充满对不合理的事情的愤怒。
  • 63、六义附庸: 谓赋。古人认为赋这种文体乃《诗经》“六义”中“赋”的流衍,故以“附庸”相喻。
  • 64、见义敢为:意思是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65、见义敢爲: 见“见义勇为”。
  • 66、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或诗词立意极高,内容深远。后指人很讲义气。
  • 67、以义割恩:用义来割断私人之间的恩情,即大义灭亲之意。
  • 68、情深义厚:指情感恩义极为深厚。
  • 69、江湖义气:旧指走南闯北的人之间所遵循的忠义之气。今多指不顾原则地一味讲求朋友间的义气。
  • 70、仁浆义粟:意思是施舍给人的钱米。
  • 71、仁至义尽: 仁至义尽rénzhì-yìjìn (1) 表示对人的规劝和帮助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例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宋·陆游《秋思之十》 英 most perfectly fulfilled both in love and duty
  • 72、精义入神:精义:事物最深奥微妙的义理。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 73、荒木义久: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
  • 74、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75、厥义夐矣:意思是他们的意思(或者意义)就很远了。
  • 76、仁义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77、大义凛然: 大义凛然dàyì-lǐnrán (1) 大义:正义。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坚持正义、英勇不屈的气概令人敬畏 例 大义凛然,奋裾首倡。——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 英 inspiring awe by upholding justice;uphold the cause f righteousness
  • 78、正义凛然: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 79、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dàyì-mièqīn (1) 为维护正义,对犯罪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有惩罚 英 place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loyalty;punish one's own relations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 80、以义灭身: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81、安义枇杷:江西省的特产
  • 82、重义轻生: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 83、取义成仁: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84、忠驱义感: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 85、道义劝告: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常以书面通告,指示,或口头通知,甚至与金融机构的负责人面谈等形式向商业银行通报经济形势),影响其贷款和贷款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 86、仁义道德: 仁义道德rényì-dàodé (1) 泛指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准则,原先有褒义。后指伪君子的口头禅,也就有了贬义 例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英 justice and virtue
  • 87、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88、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 89、仁人义士: 仁人义士rénrén-yìshì (1) 有德行信守节义的人 英 people with lofty ideas
  • 90、黄衫义士: 指黄衫客。
  • 91、情深义重:情义深重。
  • 92、诉讼义务:诉讼义务是指诉讼主体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必须履行的义务。
  • 93、含义搜索:搜索文件大小是860.76KB,适用固件是Android2.2及以上。
  • 94、道同义合:犹言道合志同。
  • 95、气义相投:谓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 96、网络义工:互联网上的“知识智愿者等群体
  • 97、殉义忘身:为正义而奉献生命。
  • 98、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或道义就坚决服从。
  • 99、见义当爲: 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 100、闻义而徙: 《论语·述而》 读解: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义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白义: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 2、保义:唐李德裕任剑南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军称保义。
  • 3、褒义: 褒义bāoyì (1) 词句含有褒扬或歌颂意义 英 commendatory
  • 4、比义:效法。
  • 5、贬义: 贬义biǎnyì (1) 词语和句子有贬低之义 英 derogatory sense
  • 6、辩义: 1.犹议论。义﹐通"议"。
  • 7、别义: 1.区别礼仪等级。 2.一个词除本义以外的意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及通假义等。
  • 8、布义:犹行义。
  • 9、才义:才学道义。
  • 10、倡义: 首倡大义;宣扬大义。多指举兵行事或起义。
  • 11、唱义:首倡大义;发动起义。
  • 12、昌义:首先起义。昌,通"倡"。
  • 13、陈义:陈说的道理。陈述大义。 所表现出的凛然大义。
  • 14、驰义:慕义驱驰而来。指归顺,臣服。
  • 15、鸱义:谓丧失天良的行为。《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孙星衍疏:"或今文'鸱义'为'消义'。《广雅.释诂》云:'消﹐灭也。'则'消义奸轨'﹐或为消义善而干轨法也。"一说谓盗贼状如鸱枭。参阅孔颖达《尚书正义》引汉郑玄说。
  • 16、创义:立意;倡议。
  • 17、词义: 词义cíyì (1) 指词所包含的意义,即词的内容 英 sense (2) 也可以指某一固定词组包含的意义 英 acceptation
  • 18、辞义: 1.辞采和文义。指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2.偏指文义。 3.犹辞章。
  • 19、从义:趋就正义。
  • 20、粗义: 1.大略。
  • 21、觕义: 大略。
  • 22、寸义:微薄的情谊。
  • 23、存义: 1.保全道义。
  • 24、达义: 1.明白道理;使明白道理。 2.通理;公认的义理。
  • 25、胆义:有胆识而明义理。
  • 26、党义:指一个政党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 27、道义: 道义dàoyì (1) 道德和正义 例 道义上的支持 英 morality and justice
  • 28、蹈义:遵循仁义之道。
  • 29、德义:道德信义。 谓赏罚得当,从善去恶。
  • 30、帝义:指帝王的威仪尊严。
  • 31、典义:犹经义。
  • 32、订义: 1.评议字义。
  • 33、杜义: 1.亦称"杜学"。 2.指晋杜预对《左传》的解释。
  • 34、笃义: 1.重情义。 2.谓深厚的恩义。
  • 35、对义: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
  • 36、多义: 多义duōyì (1) 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含义的;有歧义的,能作两个或两个以上解释的;意思不确切的 英 equivocal
  • 37、恩义: 恩义ēnyì (1) 恩情道义 例 吾己失恩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gratitude;loving-kindness
  • 38、法义:法度义理。
  • 39、访义:探求文义。
  • 40、非义:不义﹐不合乎道义。不合经义﹐违反经义。
  • 41、奉义: 1.尊循道义。
  • 42、附义:赞同并参加义举。
  • 43、扶义: 1.犹仗义。
  • 44、负义:背弃恩义。仗义;讲义气。
  • 45、服义: 1.谓穿着得其所宜。 2.服膺正义。
  • 46、赴义:犹仗义。 参加义举;参加义师。 就义。 指吊丧。汉晋时,对上司吊丧送葬,为当然之义务,故称。
  • 47、概义:大概的意义。
  • 48、高义: 高义gāoyì (1)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 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英 flawless taste
  • 49、公义:1.公正的义理。 2.公众的议论,舆论。
  • 50、功义:犹公义。
  • 51、古义:1.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 2.古书的义理。 3.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 4.文字词汇的古代意义。5.人名。
  • 52、故义: 指故交旧友。
  • 53、归义: 归附正义。 金代的一种考试名。
  • 54、害义:损害正道﹑正理。
  • 55、函义: 1.含义。
  • 56、含义: 含义hányì (1) 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例 这个词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英 meaning;connotation (2) 暗示,示意;涵义 例 这句话含义深刻 英 implication
  • 57、涵义: 涵义hányì (1) 涵意。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 英 connotation;implication;meaning
  • 58、弘义:大义;正道。
  • 59、宏义:犹大义。
  • 60、惠义:恩义。
  • 61、慧义:佛教语。谓佛法的义谛。
  • 62、急义:重义气。
  • 63、集义:犹积善。谓行事合乎道义。
  • 64、兼义:"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阮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阮元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间﹐以疏附于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见《校勘记》卷一。
  • 65、建义:谓兴义军,举义旗。
  • 66、讲义: 讲义jiǎngyì (1) 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或资料 英 teaching materials
  • 67、介义:耿介仗义。
  • 68、节义: 1.亦作"节谊"。 2.谓节操与义行。
  • 69、结义: 结义jiéyì (1) 结拜 例 桃园三结义 英 sworn;become suorn brothers(sisters)
  • 70、孑义:小仁小义。
  • 71、今义:一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解释
  • 72、襟义: 1.交情,情谊。
  • 73、精义: 精义jīngyì (1) 精辟的义理 例 深得此中精义 英 succinct contend and principles
  • 74、就义: 就义jiùyì (1) 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 例 就义之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be executed for championing a just cause
  • 75、聚义: 聚义jùyì (1) 旧指为正义事业而聚集在一起 例 聚义英雄 英 get together and uprise
  • 76、抗义: 举义。 见“抗议 ”。
  • 77、类义:谓根据类似的事例,来说明意义。
  • 78、礼义: 礼义lǐyì (1)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例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英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 79、理义: 1.公理与正义。 2.指社会道德规范,行事准则。 3.专指儒家的经义。
  • 80、立义:奉行大义。 犹举义。 确立观点;取义。
  • 81、了义: 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
  • 82、廉义:廉洁而有节操。
  • 83、烈义:谓刚正而有节义。
  • 84、六义: 亦称“六诗 ”。 指六书。
  • 85、密义:佛教语。深密的义理。
  • 86、妙义: 1.微妙的义理。
  • 87、墨义:唐以后,科举考试时令士子笔答经义,谓之'墨义'。
  • 88、慕义:倾慕仁义。
  • 89、朋义:友谊,友情。
  • 90、岐义:一句话可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 91、歧义: 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
  • 92、起义: 仗义起兵。 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 指显露文意。
  • 93、愆义: 1.违反道义。
  • 94、取义: 犹言求义。谓就义而死。
  • 95、全义: 1.谓保持节操。 2.唐宪宗时南诏靖王(劝利晟)的年号。
  • 96、诠义: 1.阐明义理。
  • 97、权义: 谓守原则又能变通。行事合乎常道曰义,应时变通曰权。
  • 98、仁义:[ rén yì ] :(名)仁爱和正义。 [ rén yi ] :性情和顺善良。
  • 99、认义: 1.结义。
  • 100、伸义:伸张正义。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义组词,义的组词,义字怎么组词,义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义字组词的组词,其中义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43个,义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34个,义字在结尾的组词有718个。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2) 同本义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义不杀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4) 情谊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6) 意义;意思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7) 又如:词义(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9) 姓形容词(1) 名义上的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4) 善;美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7) 假的 。如:义杖;义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