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开头的词语
更多- 1、知辩: 1.才智和辩才。
- 2、知宾: 1.犹知客。
- 3、知耻:谓有羞恶之心。
- 4、知待:犹知遇。谓重视优待。
- 5、知阁:官名。“ 知閤门事 ”的省称。
- 6、知更: 报更,值更。
- 7、知惠:亦作'知惠'。聪明,才智。
- 8、知慧:亦作'知惠'。聪明,才智。
- 9、知几: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 10、知己: 知己zhījǐ (1) 了解、赏识自己 英 know oneself (2) 亲密的朋友 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例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英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例 知己话 英 bosom
- 11、知奖:赏识赞许。
- 12、知奬: 1.赏识赞许。
- 13、知津:认识渡口。犹言识途。
- 14、知警: 1.知道警诫。
- 15、知类: 知类zhīlèi (1) 懂得类推事理 例 不可谓知类。——《墨子·公输》 英 reasoning;inference
- 16、知了: 知了zhīliǎo (1) 蝉的俗称 英 cicada
- 17、知怜: 1.赏识爱护。
- 18、知録:官名。"知録事参军"的省称。为一种属官,掌管文书,纠查府事等。至元代不设。
- 19、知虑: 1.智慧和谋略。
- 20、知启: 1.一种陈述事由﹑传递通知的帖子。
- 21、知巧: 1.智慧技巧。 2.智谋巧诈。
- 22、知窍: 1.知趣。
- 23、知丘:《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名丘,作《春秋》,后世遂以'知丘'为对作者及其作品深为理解的典故。
- 24、知睿:才智聪明。
- 25、知寺:寺院中职事僧的一种职称。
- 26、知委: 1.犹知道。
- 27、知我: 深切了解我。 器重我。
- 28、知务: 1.懂得实际事务。
- 29、知希:表示知己难得。
- 30、知悉: 知悉zhīxī (1) 知道;了解 例 知悉内情 英 know
- 31、知晓: 知晓zhīxiǎo (1) 知悉;洞晓 例 此事无人知晓 英 know (2) 理解 英 understand
- 32、知诱: 1.谓为物欲所诱导。
- 33、知友:知心的好朋友。
- 34、知遇: 知遇zhīyù (1) 相知才识,优遇启用 例 知遇之恩 英 have found a patron or superior appreciative of one’s ability
- 35、知院: 1.五代后晋天福初,桑维翰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知院之名,始此。宋代枢密院不置枢密使时,则以他官知枢密院事,因称知院。后遂为枢密使的通称。
- 36、知苑:知苑[《神僧传》卷第五] 幽州沙门知苑。
- 37、知者: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 38、知证:作证。
- 39、知止: 谓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语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谓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 40、知至:谓懂得事物将发展至某种程度。 谓尽知。
- 41、知州: 官名。
- 42、知纵: 1.亦作"知纵"。 2.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汉律定为有罪。
- 43、知县: 知县zhīxiàn (1) 明朝以来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英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county magistrate (2) 又
- 44、知契: 1.犹知己,好友。
- 45、知觉: 知觉zhījué (1) 感觉 例 恢复知觉 英 consciousness (2) 心∶感性认识 例 知觉异常 英 perception (3) 知觉;觉察 例 我不出手,敌不知觉 英 know (4) 领会;会意 例 初不知觉 英 understand;comprehend
- 46、知略: 1.智慧与谋略。
- 47、知趣: 知趣zhīqù (1) 言行恰如其分,不惹人讨厌 例 这人也太不知趣了! 英 know how to behave in a delicate situation
- 48、知心: 知心zhīxīn (1)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例 知心朋友 英 intimate
- 49、知足: 知足zhīzú (1)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例 知足常乐 英 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 50、知音: 知音zhīyīn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英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英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 51、知情: 知情zhīqíng (1) 领情 例 你每天花费时间与我分担家务,让我安心工作,我很知情 英 grateful (2) 了解事件的原委情状 例 知情故纵 英 know the facts of the case or the details of an incident
- 52、知名: 知名zhīmíng (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例 知名人士 英 well-known;noted;celebrated;famous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例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英 know reputation or name (3) 告知姓名 例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英 inform surname
- 53、知道:[ zhī dào ] :(动)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他~的事情很多。[近]了解。
- 54、知识: 知识zhīshi (1)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例 高等数学知识 英 knowledge (2) 认识的人;朋友 例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英 friend (3) 指有关文化学术的 例 知识界 英 intellectual (4) 知道;懂得 例 知识事体 英 know
- 55、知底: 知底zhīdǐ (1) 知道底细或内情 例 知根知底 英 know the inside story
- 56、知青: 知青zhī-qīng (1) 是中国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 英 educated youth
- 57、知府: 知府zhīfǔ (1) 明朝以来对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例 知府朱孝纯。——清·姚鼐《登泰山记》 英 magistrate of district
- 58、知性:1.字面意思是了解人的本性。 2.形容人有智慧。
- 59、知会:1.通知;告诉:你先去~他一声,让他早一点儿准备。 2.通知对方的文书。 3.知道,领会。
- 60、知赏:赏识。
- 61、知人: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 谓懂人事。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
- 62、知化:谓通晓事物变化之理。
- 63、知局:犹知趣,识相。
- 64、知达: 1.明智通达。
- 65、知举:'知贡举'的省称。
- 66、知游: 1.知心好友。
- 67、知故: 1.旧交好友。
- 68、知术:才智方略。
- 69、知从: 1.亦作"知纵"。 2.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汉律定为有罪。
- 70、知谢: 1.道谢。
- 71、知省: 1.知所省察或省悟。
- 72、知旧: 1.知交旧友。
- 73、知器: 1.知道具体器物的构成。 2.赏识,器重。
- 74、知闻:知悉;知道。 通知,告知。 消息。 交结;交往。朋友。
- 75、知交: 知心朋友。 彼此投合,互相结交。
- 76、知事: 知事zhīshì (1) 中华民国初期对县一级最高行政官的称呼 英 county magistrat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2) 通晓事理;懂事 英 sensible
- 77、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2.省悟以往的错误。
- 78、知常:了解社会常规;了解自然法则。
- 79、知班: 1.掌管朝班仪节的官吏。
- 80、知谋: 1.智慧和谋略。
- 81、知命: 知命zhīmìng (1)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来用“知命”指五十岁 例 年逾知命 英 the age of fifty (2) 认识天命或命运 例 乐天知命 英 know destiny
- 82、知客:1.寺庙中负责接待宾客的僧人。 2.旧时婚丧喜庆中负责招待宾客的人。
- 83、知微: 犹知几。
- 84、知归: 1.思归。 2.谓知所归循﹑归依。 3.欲求归隐。
- 85、知解:颖悟;领会。
- 86、知得: 1.知所获取。 2.谓彼此投契。 3.晓得。
- 87、知观: 1.主持道观事务的道士。
- 88、知过: 1.自知过失。
- 89、知见:犹见识﹐见解。
- 90、知行:指人的思想追求与其生活方式,也指认识与实践。
- 91、知自:就是对自己的信心
- 92、知方:知礼法。 谓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
- 93、知风: 1.闻风,听到消息。
- 94、知言: 1.有见识的话。 2.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 3.知音。
- 95、知力:才智能力。
- 96、知感: 1.知恩感德。
- 97、知士:才智之士。
- 98、知重: 1.赏识;看重。
- 99、知爱: 1.赏识喜爱。
- 100、知德: 1.懂得道德。 2.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
知中间的词语
更多>>- 1、须知册: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
- 2、楮知白:纸的别名。楮可制纸,纸白色,以纸拟人,故称。
- 3、权知府: 宋代权遣京官充任的郡府长官。
- 4、贺知章:贺知章 :唐代诗人。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证圣年间进士。官至太子宾客兼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工书法,尤善草书、篆书。有《回乡偶书》、《咏柳》等名篇。
- 5、不知戒:不知警惕,还要重犯错误。
- 6、可知道: 1.亦省作"可知"。 2.难怪。 3.犹当然。 4.须知。
- 7、不知量: 犹不自量。过高地估计自己。
- 8、日知录:读书笔记。清代顾炎武作。三十二卷。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著者的政治学术思想。书中错误之处,曾经阎若璩等订正。黄汝成著有《日知录集释》,后又有多位学者加以整理研究。
- 9、矛知道: 是广东省茂名地区的方言。
- 10、求知欲: 求知欲qiúzhīyù (1) 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 例 它使人们熟悉了亚里斯多德逻辑学的方法和概要并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 英 appetite (2) 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英 thirst for knowledge
- 11、鹊知风:谓能预知境况而早作防备。旧说以为鹊能预知当年风之多少,风多则巢建于低外。语本《淮南子.缪称训》:"鹊巢知风之所起。"高诱注:"岁多风﹐则鹊作巢卑。"
- 12、不知人: 不省人事,失去了知觉。
- 13、善知识:佛教语。梵语意译。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以泛指高僧。
- 14、可知是:犹正是。
- 15、四知金:《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 昌邑,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16、所知障:佛教语。又称智障。谓以法执为主的烦恼障碍。为二障另一为烦恼障 之一。
- 17、未知数: 未知数wèi zhī shù 1. 在数学方程式中有待证明的数字或其他符号。 英 unknown; uncertain; 2. 比喻还不知道的事情。 例 书能不能出版,还是个未知数。
- 18、盐知事: 1."盐运司知事"的简称。盐运司的属官,分辖某一地区的盐场。又称盐场知事。
- 19、已知数: 已知数yǐzhīshù (1) 已经知道的数 英 known number
- 20、预知子: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 21、恶知识: 1.佛教语。指昧于佛法,导人入邪的人。
- 22、见知法:汉律,吏知他人犯罪而不举,以故纵论处,谓"见知法"。
- 23、情知道: 深知;明知。 亦作:情知道道
- 24、县知事: 县知事xiànzhīshì (1) 民国初年称一县的长官 英 county magistrate
- 25、可知论:可知论是认为世界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同不可知论相对立。可知不等于预知,可知论与决定论不同。可知不等于全知,可知论强调认识具有无限性。
- 26、日知会: 词语解释⒈ 清末革命团体。1906年刘静庵、曹亚伯等在武昌成立。因利用美国圣公会所设的日知会阅报室而得名。吸收新军及学生参加,准备响应萍浏醴起义。刘静庵被捕后,革命党人又建立湖北军队同盟会。
- 27、通知书: 通知书tōngzhīshū (1) 关于某事物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警告或告知书 例 终止条约通知书 英 notice (2) 通知单 例 货运通知书 英 advice note
- 28、通知单: 通知单tōngzhīdān (1) 办理国际汇兑的邮局发出的 汇款通知书(邮局投送物品后送给寄件人的)收件回单,回执 英 advice (2) 供军事人员膳食和住宿(如在私人住宅)的正式命令 英 billet
- 29、天知道: 天知道tiān zhīdào (1) 天才知道,也就是说,谁也不知道。感叹用语,近似“天晓得” 英 God knows!Heaven knows! (2) 表示难以理解或无法分辩 例 天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英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or distinguish;I don't know this from that
- 30、先知君:龟的异名。
- 31、四知名: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
- 32、不知足:不满足。
- 33、不知情:不知道事件的内情。
- 34、不知道:词目。英文:I don’t know。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35、佛知见: 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
- 36、自知力: 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
- 37、不知自爱:不知道爱惜自己
- 38、认知障碍: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随意、心理和社会行为。
- 39、安分知足: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40、亲知把臂:亲人或知心朋友。
- 41、相知相伴:拉关系;强行结交。
- 42、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
- 43、鲍子知我: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 44、认知悖论: 处理知识、信念以及其他相关概念的悖论。
- 45、达权知变: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 46、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bùzhī-bùjué (1) 没有意识到 例 不知不觉地犯了一个错误 英 unconsciously (2) 未注意或没察觉到地 例 不知不觉地从青年变到老年 英 imperceptibly
- 47、不知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 48、不知所云: 不知所云bùzhī-suǒyún (1)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例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诸葛亮《前出师表》 英 do not know what sb.is talking about;be unintelligible
- 49、材高知深:意思是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 50、草木知威: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 51、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 52、察今知古: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 53、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 54、鹊巢知风:鹊巢鸠占 quècháo-jiūzhàn[seize another person's house,land etc ] 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 55、恬不知耻: 恬不知耻tiánbùzhīchǐ (1) 泰然处之,不以为耻 英 do not feel ashamed at all; past all sense of shame;shameless
- 56、不知廉耻: 指人脸皮厚,厚颜无耻、不知羞耻。
- 57、幡然知耻:幡然知耻,汉语成语,拼音是fān rán zhī chǐ,意思是指思想转变很快,迅速地感到羞耻。
- 58、不知恬耻: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 59、初夏知鸣: 初夏知了鸣叫,意思是初夏到了。
- 60、不知所出: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该怎么办。
- 61、础润知雨: 看到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兆。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 62、不知所厝: 同“不知所措”。
- 63、靡知所措:靡:无、不。措:处理。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 64、罔知所措: 罔知所措wǎngzhīsuǒcuò (1) 面临窘危,茫然无所适从 英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 65、不知所措: 不知所措bùzhī-suǒcuò (1) 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 英 be at a loss as to what to do
- 66、莫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67、未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 68、不知所错: 同“不知所措”。
- 69、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 70、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 71、达官知命: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 72、达地知根:根底清楚、明白。
- 73、不知好歹: 不知好歹bùzhī-hǎodǎi (1) 好坏不分,也特指误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 英 do not know what is good for one;take good for evil
- 74、不知颠倒: 犹言不晓事。
- 75、不知起倒: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 76、道远知骥: 1.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 77、不知高低: 犹言不管好歹。 谓说话或做事不知轻重。 不知究竟,不明内情。
- 78、望尘知敌: 《新五代史·唐臣传》
- 79、新知书店: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徐雪寒、华应申等,前身是《中国农村》月刊。
- 80、不知薡蕫:谓愚昧无知。
- 81、不知丁董: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82、心知肚明:心里很明白,形容心中有数。
- 83、睹微知著: 睹微知著dǔwēi-zhīzhù (1) 见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其发展的趋势 例 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三国志》 英 see the hint,see the trend
- 84、睹始知终: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85、睹着知微:看到事物的细微迹兆,就可认识其实质和发展。
- 86、睹著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87、睹影知竿: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
- 88、睹微知着: 看到事物的细微迹兆,就可认识其实质和发展。
- 89、覩着知微: 覩着知微(覩著知微)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90、覩始知终: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聖人見微知著,覩始知終。”
- 91、不知端倪: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 92、遐迩知名: 《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遐迩知名,是汉语词汇,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93、不知凡几: 不知道有多少,表示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 94、迷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道路后,知道再返回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 95、迷而知返: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 96、迷不知返: 有了过失却不知道改正。
- 97、明知故犯: 明知故犯míngzhī-gùfàn (1) 分明知错,却故意违犯,犹言知禁犯禁,知法犯法 例 孩儿想起来,人家尚且替我们那般发急,我们自己倒明知故犯。——《文明小史》 英 misconduct;break the law knowingly and purposely
- 98、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99、蘧瑗知非:泛指五十岁。
- 100、富在知足: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
知结尾的词语
更多- 1、谙知: 1.熟悉﹔熟知。
- 2、摆知:摆出来让大伙知道
- 3、报知: 犹禀告,告知。
- 4、备知: 1.周知;尽知。
- 5、本知:谓自身固有的智能。
- 6、徧知:全都知道。
- 7、辩知: 1.长于论辩﹐能说会道。 2.指论辩的才智﹑机巧。 3.聪明﹐有才智。
- 8、禀知: 1.亦作"禀知"。 2.谓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 9、才知:亦作'才智'。
- 10、材知:意思是才能智慧。
- 11、察知:观察了解。
- 12、觇知:暗中了解。
- 13、饬知: 1.旧时公文的一种。专用于上级官署通知下属。 2.指命令使知晓。
- 14、踹知:犹言踏探明白。
- 15、麤知:略知。
- 16、达知: 1.通达之智。
- 17、迪知:迪知是汉语词语,意思是迪哲。
- 18、谍知:探知﹔暗中查明。
- 19、独知: 知人所不知;仅一人知。 仅仅知道。
- 20、恩知:犹恩遇。
- 21、访知:探访得知。
- 22、風知:示意;示知。
- 23、肤知:肤浅的见闻。
- 24、感知: 感知gǎnzhī (1) 哲学名词。感觉与知觉的统称。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英 make sth.reflected in consciousness through sense organs
- 25、告知: 告知gàozhī (1) 说给某人让他知道 例 你何时放假回家,尽早告知 英 inform;notify
- 26、格知:度知。
- 27、故知: 故知gùzhī (1) 老朋友 英 a close friend of many years' standing
- 28、寡知: 1.亦作"寡知"。 2.缺少智慧。
- 29、贯知:习知;熟知。
- 30、贵知: 1.谓贵在周知下情。
- 31、过知:谓聪慧过头。
- 32、函知:犹言函告。
- 33、画知: 在知单上自己的姓名下面写个“知”字,表示已经知道。
- 34、获知: 获知huòzhī (1) 得知某种消息或情况 英 learn of an event
- 35、己知:知己。
- 36、极知:极其智慧。
- 37、监知: 1.监督主持。
- 38、鉴知: 1.亦作"鉴知"。 2.明察知悉。
- 39、奬知:赏识知遇。
- 40、旧知: 旧知jiùzhī (1) 旧日结识的知己;故知;老朋友 英 old friend
- 41、眷知:恩宠和知遇。亦泛指相知。
- 42、决知: 犹言审知辨识。
- 43、可知: 1.见"可知道"。
- 44、窥知:探知;侦悉。
- 45、了知: 明知;领悟。
- 46、料知:犹估计。
- 47、良知: 良知liángzhī (1) 天赋的道德观念 例 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孟子·尽学》 英 conscience (2)好友;知己 英 good friend;innate knowledge and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ntuitiveknowledge
- 48、量知:推想而知。
- 49、匿知:谓聪明才智不外露。
- 50、逆知:预知,逆料。
- 51、朋知:朋友;知交。
- 52、弃知: 亦作“弃知”。
- 53、启知:禀告。
- 54、前知: 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
- 55、求知: 求知qiúzhī (1) 探求知识;检查或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知识 英 seek knowledge
- 56、权知:谓代掌某官职。
- 57、认知: 认知rènzhī (1) 认识、思维或知觉的自身发展,包括理解和推理的意识官能或过程,靠它获得关于感觉或理念的知识 英 cognition
- 58、稔知:深知、熟知。
- 59、辱知: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 60、叡知: 1.亦作"聪明睿知"。亦作"聪明睿知"。 2.聪颖明智。
- 61、睿知: 睿知ruì zhī (1) 见识卓越,富有远见 英 wise and farsighted
- 62、赡知: 1.亦作"赡知"。 2.足智多谋。
- 63、赏知:赏识,知遇。
- 64、谂知:意思是知道,详细了解。
- 65、审知:由审察而明白。亦指清楚地知道,确知。
- 66、圣知: 1.亦作"圣知"。 2.谓聪明睿智﹐无所不通。亦指具有非凡的道德智慧者。
- 67、饰知: 1.亦作"饰知"。 2.装作有智慧,弄巧欺人。
- 68、示知:信函用语。告知。
- 69、受知:受人知遇。
- 70、孰知: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
- 71、四知:《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 昌邑,故所举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 72、夙知:早知道。
- 73、所知: 所知suǒzhī (1) 已掌握的知识 例 所知不多 英 knowledge (2) 指相识的人 例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英 acquaintance
- 74、索知:尽知。
- 75、探知: 探知tànzhī (1) 经探听、探查或探测后得知 英 find out by inquiry, etc.;feel;worm
- 76、特知: 1.特别赏识﹑重用。
- 77、同知:1.共知。2.职官名。指正官之副。
- 78、推知: 推知tuīzhī (1) 经过推理论证而知道 例 可根据脚印间距推知人的身高 英 know by deduction or calculation
- 79、委知:确实知道。
- 80、未知:是指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且处于一种迷茫的感知状态。有待证明的。
- 81、闻知:听说;知道。 见闻;知识。 谓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
- 82、舞知: 1.亦作"舞知"。 2.玩弄智巧;弄小聪明。
- 83、無知: 无知wúzhī (1) 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例 年幼无知 英 unacquaintance;ignorant
- 84、习知:熟知。
- 85、贤知: 1.贤明多智。 2.贤明多智的人。
- 86、衔知:感念知遇之恩。
- 87、晓知:通晓;明白。
- 88、新知: 新知xīnzhī (1) 新结交的好友 英 newly-made friend
- 89、诇知:谓侦察得知。
- 90、须知: 须知xūzhī (1) 必须知道 例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英 should know;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 91、悬知:料想;预知。
- 92、焉知: 哪知;怎知。
- 93、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 94、祅知: 1.犹情知。
- 95、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 96、移知:移文通知。
- 97、益知:(动)有益于智力发展;增长智慧:陶情~|少儿~玩具。
- 98、予知:自谓聪明。
- 99、与知: 犹与闻。 预先知晓。
- 100、谕知: 1.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晩辈给以指示。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基本释义
zhī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2) 同本义知,识也。——《玉篇》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心徹为知。——《庄子·外物》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3) 又日知基所亡。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5) 懂得,了解,理会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6) 又真不知马。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8) 主持;管理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10) 识别;区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12) 赏识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14) 要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16) 感到,感觉,察觉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17) 参与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名词(1) 知识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3) 知觉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4) 知己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5) 又如:知心腹(亲信)(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汝多知乎?——《列子·汤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zhì(1) 古同“智”,智慧。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