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策略: 策略cèlüè (1) 计策;谋略 英 strategy
  • 2、策划: 策划cèhuà (1) 设计规划;密谋计划。也作“策画” 例 值班人员会立刻断定这是存心策划安排的 例 策划政变 英 design;plot;scheme;hatch;mastermind;plan
  • 3、策名:1.“策名委质”之省。 2.谓科试及第。 3.谓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 4、策动: 策动cèdòng (1) 鞭策驱动 英 whip and drive (2) 谋划鼓动 例 策动闹事 例 他在策动一些人造反 英 machinate;set on;engineer;goad
  • 5、策勋: 参见:策勋 ,策勋
  • 6、策问: 策问cèwèn (1) 古代以对答形式考试的一种文体,内容以经义、政事为主,与今之论文答辩略有类似之处 英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politics
  • 7、策画:亦作'策划'。谋划;计谋。
  • 8、策反: 策反cèfǎn (1) 在敌对一方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其成员倒戈 英 instigate defection in enemy;instigate rebellion
  • 9、策应: 策应cè yìng 1.  战斗中互相配合应敌。 英 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2.  斗争中在舆论或行动上造成声势对自己一方进行的支持。
  • 10、策杖: 拄杖。也称杖策。
  • 11、策马: 策马cèmǎ (1) 用马刺抽打马 英 spur the horse
  • 12、策励:督促鼓励:互相策励。
  • 13、策蹇:乘跛足驴。喻工具不利﹐行动迟慢。
  • 14、策书:指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 指古代书写帝王任免官员等命令的简策。
  • 15、策试: 策试cèshì (1) 以写策论方式进行的科举考试 英 a kind of imperial exam
  • 16、策士: 策士cèshì (1) 善于运用计谋的人;谋士 英 conspirator;machinator;plotter
  • 17、策论: 策论cèlùn (1) 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清末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 英 discourse on polities;a type of essay in feudal China
  • 18、策立:古代取得皇位或确立太子﹑皇后都须发布诏策文书﹐因谓取得皇位﹑确立太子等为"策立"。
  • 19、策免:帝王以策书免官。
  • 20、策命: 1.亦作"筴命"。 2.以策书封官授爵。
  • 21、策力:谋略与武力。
  • 22、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
  • 23、策勉:鞭策勉励。
  • 24、策事:古代一种游艺活动。参加者共同以某一事物为中心﹐叙说有关典实﹐比赛谁知道得多。
  • 25、策文: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策命文书。 策问文。
  • 26、策绥: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 27、策度:筹策;测度。
  • 28、策对:即对策。汉代士人应试时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策问的文章﹐后代科举亦以此为取士的部分要求。
  • 29、策贼:谓根据迹象推测﹐查获盗贼。
  • 30、策学: 1.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
  • 31、策策:象声词。 悲戚貌。 犹筹策。
  • 32、策简:指簿册文书。
  • 33、策括:宋代称士人为应付科举策试﹐将经史及时务主要内容编成的简括材料。
  • 34、策罢:犹策免。
  • 35、策世:筹谋世事。
  • 36、策使:役使;差遣。
  • 37、策祝: 1.亦作"筴祝"。 2.古代祭祀或求神时﹐以简册祝告鬼神。
  • 38、策筮:占卜。
  • 39、策数:卜筮术数。
  • 40、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 41、策筹:亦作'策筹'。 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
  • 42、策告:以简策相告。
  • 43、策厉:督促勉励。
  • 44、策拜:谓帝王以策书命官。
  • 45、策辔: 1.马鞭与马缰。泛指驭马的工具。
  • 46、策选: 1.谋划选取。 2.经策试而中选。
  • 47、策驭:谋划掌握。
  • 48、策援:策应支援。
  • 49、策錣:顶端锋利﹐能刺马的马鞭。
  • 50、策谋:计谋。谋划。
  • 51、策效:谋划效力。
  • 52、策得:犹得计。计谋得以实现。
  • 53、策戒:天子策书上的警戒之言。
  • 54、策第:策试和选评。
  • 55、策套:指科举时代﹐应试者断章取义﹐连缀史籍的片言只语编成的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
  • 56、策踵:扶杖接踵而来。
  • 57、策足:谓骑乘牲口代步赶路。
  • 58、策赠: 1.以策书封赠官爵谥号。
  • 59、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
  • 60、策檄:策文檄文的统称。
  • 61、策望:策应﹐守望。
  • 62、策目:科举考试时﹐作策试用的题目。
  • 63、策畧: 策畧cè lüè (1) 计策;谋略 英 strategy
  • 64、策籍: 1.亦作"筴籍"。 2.策﹐简策;籍﹐簿籍。记言记事的簿册文书。
  • 65、策功:犹策勋。
  • 66、策官:策封官爵。
  • 67、策府:帝王藏书之所。
  • 68、策序:录用。
  • 69、策进: 1.筹划进行。 2.犹促进。
  • 70、策虑:犹计谋。
  • 71、策子:连数页而成的书册。与卷轴有别。
  • 72、策源地: 策源地cèyuándì (1) 策划与发源之地 例 战争的策源地 英 cradle;hotbed;source;place of origin
  • 73、策蹇驴:乘跛足驴。喻工具不利﹐行动迟慢。
  • 74、策高足:谓乘上等快马疾驰。高足﹐汉代驿传设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马匹﹐高足为上等。
  • 75、策高驾:犹言策高足。高驾即上驾。
  • 76、策帽儿:科举考试时﹐以策问试士﹐应试者作文的开头部分﹐俗谓"策帽儿"。
  • 77、策妹子: 指和女孩谈朋友。
  • 78、策划学: 计划。
  • 79、策格舞: 丧事中给死者灵魂引路的仪式舞蹈。
  • 80、策马奔腾:1.鞭子驱赶马匹,跳跃奔跑。2.用来形容一种豪爽、潇洒、无拘无束的感觉。
  • 81、策马扬鞭: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82、策名委质: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作宾语、定语;用于做官。
  • 83、策驽砺钝: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
  • 84、策马飞舆:谓驾马车疾行。
  • 85、策无遗算: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 86、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 87、策顽磨钝: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 88、策勋饮至:策勋:把功勋记载在简策上;饮至:指诸侯朝、会、盟、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庆功祝捷
  • 89、策城一村: 是河北霸州市的一个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策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对策论: 又称“博弈论”、“竞赛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带有竞赛或斗争性质的现象。主要研究决策者是否存在制胜对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确定这种策略。运用对策论,可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行为科学产生的模型作出分析判断。在管理科学、系统控制和统计决策等领域都有应用。
  • 2、警策辞:警句。
  • 3、麦策花: 古代舞人戴的冠饰。
  • 4、神策军: 1.亦称"神策"。 2.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3.用以美称官兵。
  • 5、天策府:唐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后所建的府邸。
  • 6、微策划: 亦称之为“微文策划”,“微策”。
  • 7、图策划: “图策划”最早由钟伟桃提出,是微策划的一种。
  • 8、干策策:枯瘦的样子。
  • 9、黄策子: 指科举考试中选入的试卷。
  • 10、决策学: 词语解释⒈  以决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探索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的规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产物,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1、鞭驽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 12、乘坚策肥: 乘坚策肥chéngjiān-cèféi (1) 乘坚车而策肥马。比喻富贵奢华 英 live in luxury
  • 13、促销策略: 企业为扩大商品销售而采取的手段和谋略。依据商品特点和市场不同情况决定。主要有拉式策略和推式策略两种。前者运用广告宣传、赠送样品等手段,提高企业商品知名度,激发购买欲望,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后者通过推销人员登门推销或设立门市部、提高售后服务等方式,把商品直接推上市场。
  • 14、定策国老:唐代自敬宗至宣宗,宦官操纵国家大权,可以废立皇帝。枢密使宦官杨复恭给兄子守亮的信中,自称是'定策国老',以策立皇帝的功臣自居,而称昭宗李晔为'负心门生'。参阅《新唐书.杨复恭传》。
  • 15、发策决科:旧指应试取中。
  • 16、临轩策士:皇帝亲试贡士之称。
  • 17、马策西州: 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卒前扶病还都经西州门,安死,其甥羊昙伤痛,“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 18、磨铅策蹇: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 19、七策五成:传说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故云。
  • 20、驱雷策电: 见“驱雷掣电 ”。
  • 21、驱霆策电:比喻迅速奔驰。
  • 22、群策群力: 群策群力qúncè-qúnlì (1) 群众的智谋和力量 例 实赖同心同德之臣,亟合群策群力之助。——宋·陈元晋《见郑参政启》 英 brainstorm;by collective wisdom and efforts;pool the wisdom and efforts of the masses;pool all the brains and brawn for the job
  • 23、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 24、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所加官号。
  • 25、延迟策略:延迟策略是为适应大规模顾客定制生产要求而采取的策略。
  • 26、政策评估: 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
  • 27、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
  • 28、普利策奖: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又称普利策新闻奖。
  • 29、支策据梧: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 30、杖策窥园: 指不读死书,而是要观察、了解社会。
  • 31、羣策羣力: 群策群力qúncè-qúnlì (1) 群众的智谋和力量 例 实赖同心同德之臣,亟合群策群力之助。——宋·陈元晋《见郑参政启》 英 brainstorm;by collective wisdom and efforts;pool the wisdom and efforts of the masses;pool all the brains and brawn for the job
  • 32、认知策略: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 33、运策帷幄: 运策帷幄yùn cè wéi wò (1) 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策划机要的事 例 后果然运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游记》 英 devise strategies within a command tent
  • 34、饮至策勋:饮至:古代诸侯朝、会、盟、伐毕,回到宗庙饮酒庆贺;策勋:把功勋记在简策上。古时诸侯在宗庙举行庆功祝捷的仪式。
  • 35、政策试验: 所谓政策试验,指的是凡属影响持久、深入、广泛的大型公共决策,在可能的情况下,要选择若干局部范围先试先行,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形成整体性政策或者再全面铺开政策实施的做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里诸如“步子要稳”“摸着石头过河”等词句,里面实际上就包含有政策试验的意思。
  • 36、县域策划: 县域经济策划。
  • 37、博客策划: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对博客内容和主题进行策划包装,利用博客的传播功能和互动功能,将博客所要表达的主题准确无误地进行最大程度的宣传推广。
  • 38、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
  • 39、经营策略: 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考量本身的优劣,据以形成优势和创造生存与发展空间所采取的反应。
  • 40、投资策略:英语为:investment strategy。对投资资产根据不同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的安排、配制。
  • 41、决策千里:惮赫:威震。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 42、画策设谋:画:谋划,筹划;设:筹划。筹划办法,图谋计策
  • 43、妙策如神:妙:神妙。形容计策非常高超。
  • 44、妙策神谋: 词语解释⒈  神妙莫测的计策。
  • 45、史策丹心: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 46、运策决机: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 47、以策万全: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 48、政策科学:以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从发展变化着的政策体系出发,研究政策的结构、功能、制定、运行和效益等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政策的正确决策、实施和评价提供依据。
  • 49、政策性银行:为实施国家特定的经济政策,由政府出资组建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在经营业务、贷款利率等方面严格按国家政策办理。中国于 年组建的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50、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词语解释⒈  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领导科学及有关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为决策提供各种信息,辅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及相应的管理系统等。
  • 51、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引证解释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 《南齐书·王敬则传》:“是时上疾已篤。 敬则 仓卒东起,朝廷震惧。引东昏侯 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 征虏亭 失火,谓 敬则 至,急装欲走。有告 敬则 者, 敬则 曰:‘ 檀公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九:“渊材 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余易木 《初恋的回声》七:“女婿比较机灵,一看形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国语辞典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 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引《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52、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⒈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53、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词语解释⒈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54、三十六策;走是上策: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

策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哀策: 1.亦作"哀册"。 2.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 2、宝策:宝鼎神策。语本《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象征天命或社稷。
  • 3、豹策:谓用兵的策略。
  • 4、鞭策: 鞭策biāncè (1) 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例 前有衔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之制(控制),后有鞭策之威。——《荀子·性恶》 英 spur on;urge forward;challenge (2) 比喻督促 例 愿更加鞭策,以成远大。——明·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 5、布策: 1.布列算筹。策,运算的筹码。 2.设策,想办法。
  • 6、才策:才智和谋略。
  • 7、秘策: 1.奇秘的策略。
  • 8、边策: 1.亦作"边册"。 2.安边的谋略。
  • 9、朝策:朝廷的策书。
  • 10、陈策:陈献策谋。
  • 11、程策:科举考试时用作示范的文章。
  • 12、乘策:骑马。
  • 13、筹策:亦作'筹策'。 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 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
  • 14、俦策:计策,谋略。
  • 15、捶策:马鞭子。
  • 16、棰策: 1.鞭子。
  • 17、辍策:放下扶杖。
  • 18、赐策:赐予策书。
  • 19、鹾策:对盐务的筹划。筴,同"策"。
  • 20、答策:朝廷选人时﹐提出当时政治﹑经济等问题﹐要求对答﹐应选者作答﹐谓之"答策"。
  • 21、大策: 1.重大的谋略﹑决策。 2.特指立太子﹑定帝位。
  • 22、石策:古代帝王封禅用的玉册。
  • 23、得策:谓谋略得当。
  • 24、帝策:指天帝的策命。
  • 25、典策: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 帝王的册命。
  • 26、电策:闪电。闪电之光如鞭形﹐故名。
  • 27、定策:亦作'定册'。古时尊立天子,书其事于简策,以告宗庙,因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决定方略或策略。 既定的政策方略。
  • 28、督策:督促鞭策。
  • 29、短策: 1.短的马鞭。 2.短杖。 3.短的简册。 4.笨拙的策略。亦用为谦词。
  • 30、追策:犹追封。
  • 31、对策: 对策duìcè (1) 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例 商量对策 英 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countermeasure;countermove (2) 应考的人在殿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英 answer
  • 32、发策: 1.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 2.指所发出的策问。 3.发动策划。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 33、梵策:指佛经。
  • 34、方策: 方策fāngcè (1) 谋略 英 stratagem;strategy (2) 典籍 英 ancient books
  • 35、坟策:指典籍。
  • 36、封策: 天子封赐王侯的文书。
  • 37、摓策:两手持蓍占卜。
  • 38、凤策: 1.仙人的马鞭。 2.文辞华美的奏章。
  • 39、符策: 1.亦作"符册"。 2.符契简策。
  • 40、扶策: 1.搀扶;支撑。 2.簇拥。
  • 41、覆策: 1.试策后﹐审核对策的内容。
  • 42、改策: 鞭策其马使改变方向。策,马鞭。比喻转向。
  • 43、干策: 1.推演《干》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干》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干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 44、乾策: 1.推演《干》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干》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干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 45、诰策: 1.诰令策书。
  • 46、孤策:独杖。喻指单独出游。
  • 47、谷策:调节谷价的策略。
  • 48、关策:陈说计策。
  • 49、龟策: 亦作“龟䇲”。 龟甲和蓍草。古代占卜之具。 指占卜之人。
  • 50、规策:谋略,计策。
  • 51、诡策: 1.奇计。
  • 52、桂策:桂木手杖。
  • 53、国策: 国策guócè (1) 国家执行较长时间,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本政策 例 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英 the basic policy of a state;national policy
  • 54、还策: 1.策杖而归。 2.指还归时需带的手杖等行装。
  • 55、汉策:指汉代史册。
  • 56、行策:赶牲口的鞭子。策,马鞭。实行决策。
  • 57、诃策:督责策励。
  • 58、鸿策: 犹鸿文。
  • 59、画策: 谋画策略;筹划计策。
  • 60、皇策:指《周易》中的八卦。
  • 61、黄策: 即黄策子。
  • 62、徽策:策书的美称。
  • 63、几策: 1.机谋。 2.宋代一种奏议的文体。如苏洵有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参阅宋苏洵《嘉佑集》卷一。
  • 64、挟策:亦作'挟策'。 手拿书本。喻勤奋读书。 胸怀计谋﹑建议。持鞭,扬鞭。亦以喻奔走;行动。
  • 65、简策: 简策,简册jiǎncè,jiǎncè (1) 古代连接成册的竹简。泛指书籍 英 book
  • 66、蹇策: 1.谓行步艰难。
  • 67、建策:出谋献策,制定策略。
  • 68、强策: 坚硬的马鞭子。
  • 69、金策: 1.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2.指禅杖。僧所持。
  • 70、进策: 1.进呈书策;进献计策。 2.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
  • 71、警策: 谓以鞭策马。 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 形容文句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亦指精炼扼要而含义深切动人的文句。
  • 72、久策:长远的策略。
  • 73、决策: 决策juécè (1) 定出计策、办法 英 make policy
  • 74、抗策: 谓扬鞭驱马。
  • 75、科策: 1.设科射策。
  • 76、空策:空泛的策论。
  • 77、揆策:犹画策。
  • 78、坤策:推演坤卦六爻所得的策数。
  • 79、理策:犹扶杖,拄杖。
  • 80、连策:谓骑马并行。策,马鞭。
  • 81、敛策: 1.谓不夸耀自己的计谋。 2.收起马鞭。喻归隐。
  • 82、良策: 良策liángcè (1) 好的计划 英 good plan (2) 好策略 英 sound strategy
  • 83、漏策:失策。
  • 84、论策: 1.犹策论。宋代以来各朝常用作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
  • 85、马策:马鞭。
  • 86、庙策:指朝廷的谋略。
  • 87、玅策:高明的计策。
  • 88、妙策: 妙策miàocè (1) 非常高明的计谋、想法(智拟妙策) 英 excellent stratagem
  • 89、谟策: 1.计谋策略。
  • 90、末策: 下策。
  • 91、墨策:谓科举时用书面形式策对。
  • 92、谋策:计策。谋划。
  • 93、鸟策:用鸟篆书写的简策。
  • 94、辔策: 1.亦作"辔策"。 2.御马的缰绳和马鞭。 3.比喻控制的工具。
  • 95、枝策: 谓举杖以击节。
  • 96、前策: 以前的计划。 过去的史籍。
  • 97、遣策:随葬物的清单。
  • 98、亲策:皇帝亲自主持策问。
  • 99、驱策: 驱策qūcè (1) 驱使;役使 例 任人驱策 英 drive;whip on;order about
  • 100、权策: 权谋,计策。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策组词,策的组词,策字怎么组词,策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策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策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9个,策字在中间的组词有54个,策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81个。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GM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振长策而御宇内。——汉· 贾谊《过秦论》(3)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带叶竹帚制作的马鞭)(4) 策略;计谋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惠文、 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汉· 贾谊《过秦论》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误);策无遗算(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6)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左传·序》疏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周礼·春官》书策稠浊,百姓不足。——《战国策·秦策一》(7) 又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8)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9) 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10)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治安策》——汉· 贾谊《教战守策》——宋· 苏轼(11) 又如:策套(科举时代应试者应付策问考试的材料);策学(科举时代供考生应付考试的短文集);策题(科举策试的试题);策第(策试和选评)(12) 古代用以计算的筹子(小竹片)善数不用筹策。——《老子》(13) 又如:策筹(同“筹策”。古代计算工具)(14) 卜筮用的蓍草詹尹乃端策拂龟。——《楚辞·卜居》错龟数策。——《战国策·秦策》(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摆正)动词(1) 用鞭棒驱赶骡马役畜等。引申为驾驭将入门,策其马。——《论语·雍也》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汉· 晁错《论贵粟疏》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2) 又如:鞭策;策马(鞭马);策马飞舆(驾马车疾行)(3) 督促;使进步 。如:策厉(督促勉励);策进(促进)(4) 拄着;拄着棍杖。引申为搀扶;架起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 又如:策杖(执持拐杖。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策立(站立)(6) 谋划;策划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虚实》(7) 又如:策效(谋划效力);策驭(谋划掌握);策选(谋划选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