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贤辈:对晩辈的敬称。
  • 2、贤妣:对人亡母的敬称。
  • 3、贤材:亦作'贤材'。才智出众的人。
  • 4、贤操:美好的德行。
  • 5、贤臣:贤明的臣子。
  • 6、贤祠:供奉先贤的祠堂。
  • 7、贤豆:古印度的别译。
  • 8、贤范:才德兼备的榜样。
  • 9、贤藩:敬称藩镇或藩国的首领。
  • 10、贤府: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11、贤妇:指贤妻。
  • 12、贤辅:贤明的辅相。
  • 13、贤阁: 对人妻子的尊称。
  • 14、贤厚:贤良忠厚。
  • 15、贤侯: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 16、贤恵:亦作“贤缊”。
  • 17、贤惠: 贤惠xiánhuì (1) 指妇女善良温顺而通情达理 英 (of a woman) virtuous
  • 18、贤慧: 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
  • 19、贤获:古时举行乡射之礼时,以射中鹄的为获。用筹记数,左右两队所得筹多者称为贤获。
  • 20、贤级:贤明的同级官员。
  • 21、贤疆:有德行有勇力。疆,通"强"。
  • 22、贤劫:佛教语。梵语bhadrakapa。指有释迦佛等千佛出世的现在劫。与过去庄严劫﹑未来星宿劫并称为三大劫,为佛教宏观的时间观念之一。
  • 23、贤杰: 1.亦作"贤桀"。 2.才德或才智杰出的人。
  • 24、贤桀: 1.亦作"贤桀"。 2.才德或才智杰出的人。
  • 25、贤旧:贤士旧臣。
  • 26、贤俊:亦作'贤隽'。亦作'贤俊'。亦作'贤嶲'。才德出众。 才德出众的人。
  • 27、贤儁: 1.亦作"贤隽"。亦作"贤俊"。亦作"贤嶲"。 2.才德出众。 3.才德出众的人。
  • 28、贤抗:贤能而刚直。
  • 29、贤快:贤惠而勤快。
  • 30、贤阃:对人妻子的尊称。
  • 31、贤昆:贤良的兄长。
  • 32、贤郎: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 33、贤吏:贤能的官吏。
  • 34、贤僚:贤明的同僚。
  • 35、贤亮:方言。慈善。
  • 36、贤良: 贤良xiánliáng (1)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英 able and virtuous man;be able and virtuous
  • 37、贤瞒:犹贤每。
  • 38、贤髦:贤能杰出的人。
  • 39、贤妹:妹的美称。 对人妹的敬称。
  • 40、贤每:"你们"的敬称。
  • 41、贤妙:才德美好的人。
  • 42、贤谟:才略;智略。
  • 43、贤牧:贤明的州郡长官。
  • 44、贤耦:贤惠的配偶。
  • 45、贤配: 1.贤慧的妻子。 2.尊称人妻。
  • 46、贤朋:贤德的朋友。
  • 47、贤匹:贤惠的配偶。
  • 48、贤瓶:指能生善福、如意满足所愿之瓶
  • 49、贤妻:是指贤惠的妻子。
  • 50、贤巧:贤人巧匠。
  • 51、贤卿:古代夫妇间的爱称。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52、贤仁: 1.贤明的人。 2.贤良仁爱。
  • 53、贤阮:指魏晋间"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叔侄二人。
  • 54、贤甥:敬称人之外甥。
  • 55、贤叔:对他人叔叔的敬称。
  • 56、贤述:先贤的著述。
  • 57、贤淑: 贤淑xiánshū (1) 贤能善良 英 virtuous
  • 58、贤嗣:贤良的后代。
  • 59、贤庑:绘有孔子七十二弟子等贤人肖像的廊屋。
  • 60、贤哲: 贤哲xiánzhé (1) 贤明的人 例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英 good sense
  • 61、贤明: 贤明xiánmíng (1) 有智慧、有能力的 英 wise and able
  • 62、贤德: 贤德xiándé (1) 善良的德行 英 virtue (2) 贤惠 英 virtuous
  • 63、贤喆: 贤喆xián zhé (1) 贤明的人 例 明阴洞阳,贤喆罕穷其数。——《西游记》 英 good sense
  • 64、贤懿:贤良美好。亦指贤美的人。
  • 65、贤达: 贤达xiándá (1) 贤能通达之人;有才德、声望的人 英 prominent personage
  • 66、贤能: 贤能xiánnéng (1) 贤良有才能 英 worthy;be able and good
  • 67、贤雅:贤能高雅。
  • 68、贤彦:德才俱佳的人。
  • 69、贤内:称谓。妻子的美称。
  • 70、贤豪:贤明豪迈。 贤士豪杰。
  • 71、贤士: 贤士xiánshì (1) 有才能的人 例 贤士之处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英 able and virtuous person
  • 72、贤隽:亦作'贤隽'。亦作'贤隽'。亦作'贤嶲'。 才德出众。 才德出众的人。
  • 73、贤智: 1.有贤德有才智。 2.贤人智士。
  • 74、贤仲:贤弟。对他人兄弟的敬称。
  • 75、贤弟:称谓。1.敬称自己的弟弟。《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2.敬称别人的弟弟。《北史·王晞传》:“﹝ 王晞 ﹞小名 沙弥 ……与 邢子良 游处。子良 爱其清悟,与其在 洛 两兄书曰:‘贤弟 弥郎,意识深远。’”3.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敬瑭 听得 知远 这説,心下欣然,应道:‘贤弟説的话,使我心下豁然。’”《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贤弟,你倒不可乱了方寸,努力为之。”
  • 76、贤才:亦作'贤材'。 才智出众的人。
  • 77、贤书: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
  • 78、贤裔:圣贤的后代。
  • 79、贤重:敬重。
  • 80、贤功:贤臣的功业。
  • 81、贤嶲:亦作'贤隽'。亦作'贤嶲'。亦作'贤嶲'。才德出众。 才德出众的人。
  • 82、贤君: 1.贤明的君主。 2.指封建时代贤明的贵族或地方官。
  • 83、贤女: 1.有才德的女子。 2.敬称他人之女。
  • 84、贤武:贤能英武。亦指贤能英武的人。
  • 85、贤谊:道义。
  • 86、贤媛:贤惠美貌的女子。
  • 87、贤关: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
  • 88、贤传:能正确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 89、贤逸:德行高尚的隐士。
  • 90、贤义:贤良的人。
  • 91、贤胤:贤良的子孙。
  • 92、贤英:贤能杰出。
  • 93、贤孙: 1.对人孙子的敬称。 2.贤惠的子孙。
  • 94、贤望: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 95、贤圣:道德才智极高。 道德才智极高的人。佛;菩萨。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 96、贤姱:贤好。
  • 97、贤东:对他人主人的敬称。
  • 98、贤运:美善的运气。
  • 99、贤侄:1.亦作“贤姪”。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王将仕 邀乔俊 到家中坐定道:‘贤侄,听老身説,你去后家中如此如此。’把从头之事,一一説了。”《三侠五义》第三十回:“见 展爷 一表人材,不觉满心欢喜,开口便以贤侄相称。”清 杨潮观《荀灌娘围城救父》:“贤姪如此幼龄,因何远涉到此?”2.见“贤侄”。
  • 100、贤质:才德兼备,作风朴实。

贤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八贤王: 1.宋太宗第八子周王赵元俨﹐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贤王"。 2.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自称。
  • 2、招贤榜:招求能人的布告。
  • 3、避贤驿:唐代驿站名。即阳城驿。
  • 4、避贤邮:唐代驿站名。即阳城驿。
  • 5、避贤路:避位让贤。语出《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 6、集贤宾: 1.词牌名。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商调。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用作引子﹐与词牌同﹔用作过曲﹐则与词牌不同。元柯丹丘《荆钗记.续姻》和明周履靖《锦笺记.重晤》中均有此曲牌。
  • 7、进贤菜:苍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葈耳》。
  • 8、乡贤祠: 1.东汉孔融为北海相,以甄士然祀于社。此为祭祀乡贤之始。明清时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参阅清梁章巨《称谓录.故绅》。
  • 9、登贤书: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 10、集贤殿: 1.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2.指集贤殿书院。
  • 11、进贤冠: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 12、钦贤馆:客馆名。汉公孙弘所建。
  • 13、进贤车:安车。
  • 14、晋贤风: 指晋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
  • 15、张贤亮:张贤亮(1936年12月—2014年9月27日),祖籍江苏盱眙,中国当代作家、收藏家、书法家,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 16、养贤务:西夏所建培养人才的机构。
  • 17、进贤星:星名。旧云进贤星现,主卿相进贤任能。
  • 18、思贤苑:汉苑名。相传为汉文帝所建。
  • 19、仪贤堂:南朝梁武帝礼贤讲学之处。
  • 20、左贤王: 匈奴贵族的高级封号。
  • 21、七贤人: 七贤人并不是组织的名字,而是取得了至高王座访问权七名管制员的意思。
  • 22、求贤令: 颁布寻求贤能的人的法令,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秦孝公。
  • 23、敬贤爱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亦作:敬贤重士
  • 24、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 25、嫉贤傲士: 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 26、逢贤把赠:汉刘向《新序.节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寶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寶,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逢贤把赠"为咏剑之典。
  • 27、进贤拔能:犹言进贤任能。
  • 28、褒贤遏恶:褒:褒奖,称赞;遏:抑止,阻止。赞扬贤良,阻止邪恶
  • 29、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30、群贤毕集: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 31、群贤毕至: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 32、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 33、进贤黜恶:犹言进贤黜佞。
  • 34、进贤黜奸:犹言进贤黜佞。
  • 35、招贤纳粹: 贤:有才德的人。粹:精华。招贤纳粹指招募具备才德品质的精英人士。
  • 36、进贤达能:犹言进贤任能。
  • 37、妒贤嫉能: 妒贤嫉能dùxián-jínéng (1) 对于德望、才能胜过自己的人心怀忌恨 英 envy sb.better or abler than oneself
  • 38、妒贤疾能:亦作'妒贤疾能'。见'妒贤嫉能'。
  • 39、嫉贤妒能: 嫉贤妒能jíxián-dùnéng (1) 嫉恨比自己强比自己好的人,嫉妒有才德的人 英 envy the good and able
  • 40、掩贤妒善:掩:压制。压制、妒嫉贤能之士
  • 41、两贤相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雨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后因以'两贤相厄'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 42、赏贤罚暴: 1.犹赏善罚恶。
  • 43、简贤附势:轻视贤良﹐依附权势。
  • 44、进贤兴功:谓荐举贤士功臣。
  • 45、嫂贤姑义:出于大名县志·卷十九·烈女。
  • 46、规贤矩圣:谓效法圣贤。
  • 47、任贤受谏:贤:有德有才的人。
  • 48、众建贤才:贤才君子 xiáncái-jūnzǐ 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唐· 陈子昂《明必得贤科》
  • 49、荐贤举能:  荐举有才德的人。
  • 50、称贤荐能: 称贤荐能chēngxián-jiànnéng (1) 称扬看重贤士,举荐任用能人 例 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 英 recommend worthies and talents
  • 51、举贤荐能: 罗贯中《三国演义》。
  • 52、进贤退奸:犹言进贤黜佞。
  • 53、进贤进能:犹言进贤任能。
  • 54、进贤退佞: 1.犹言进贤黜佞。
  • 55、进贤星座: 1.进贤星。
  • 56、敬贤礼士: 见“敬贤下士 ”。
  • 57、敬贤重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亦作:敬贤重士
  • 58、敬贤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亦作:敬贤礼士
  • 59、敬贤怀鹞:本则故事。
  • 60、举贤使能: 举贤使能,举贤任能jǔxián-shǐnéng,jǔxián-rènnéng (1) 推举品行正直的人,起用才能出众的人 例 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演义》 英 promote able men
  • 61、圣君贤相: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 62、错勘贤愚:错误的判断好人坏人
  • 63、求贤如渴: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亦作:求贤若渴
  • 64、求贤若渴: 见“求贤如渴 ”。
  • 65、思贤如渴:  亦作“思贤若渴 ”。希望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思饮一样迫切。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 66、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lǐxián-xiàshì (1) 旧指降低身分去敬重、结交身分比自己低而有才识的人。形容君主或高官重视人才 例 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侈矜尚,先哲所去。——《宋书·江夏王义恭传》 英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the scholarly
  • 67、立贤无方:指举荐贤人不拘一格。
  • 68、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 69、养贤纳士: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 70、招贤纳士:招:招收。贤、士: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纳:接受。指广泛吸收接纳有才德的人。也作“纳士招贤”。
  • 71、亲贤远佞: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 72、三期贤佞: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 73、礼贤远佞:礼:表示敬意;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 74、妻贤夫安: 妻子贤惠,家里事放心,丈夫能安心工作。
  • 75、妻贤夫贵: 家里的妻子温柔贤惠,做丈夫的可以一心忙事业必回大展宏图。
  • 76、钦贤好士:钦:敬。尊敬贤能爱惜人才
  • 77、求贤下士: 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 78、推贤让能: 推贤让能tuīxián-ràngnéng (1) 推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英 cede to the worthy and yield to the able
  • 79、退让贤路: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80、任贤使能: 任贤使能rènxián-shǐnéng (1) 任用有才德的人 英 appoint the virtuous and capable
  • 81、简贤任能:选用贤能。
  • 82、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 83、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 84、赏贤使能: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 85、社会贤达: 指不属任何党派而具有广泛社会声望的人士。
  • 86、圣经贤传: 圣经贤传shèngjīng-xiánzhuàn (1) 旧称儒家的经典著作和阐释这些经典的权威性著述 英 Confucian masterpiece
  • 87、三贤十圣: 佛教语。
  • 88、称贤使能:意思是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
  • 89、温婉贤淑:一般形容女子性情温和、婉约,贤良淑德。
  • 90、不贤都头: 1.不贤人的首领。指极不贤慧的人。
  • 91、进贤退愚: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 92、昔日贤文:即《增广贤文》,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
  • 93、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jiànxián-sīqí (1) 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 例 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英 study from him when he is virtaous
  • 94、进贤用能: 1.同"进贤任能"。
  • 95、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
  • 96、推贤进善: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 97、孝子贤孙: 孝子贤孙xiàozǐ-xiánsūn (1) 对父母先人孝顺的儿孙后辈 例 孝子贤孙左右随,枝叶峥嵘胜祖基。——《雍熙·乐府·端正好》 英 worthy progeny
  • 98、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
  • 99、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xuǎnxián-rènnéng (1) 选择任用贤能的人 例 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旧唐书·食货志上》 英 appoint good and able men to office;select the wise and capable persons as officials
  • 100、选贤举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贤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八贤: 八个贤人。
  • 2、宝贤:珍爱贤才。
  • 3、襃贤: 1.亦作"褒贤"。 2.嘉奖贤人。汉桓宽《盐铁论》有《褒贤》篇。
  • 4、蔽贤:埋没贤能的人。
  • 5、避贤:犹让贤。
  • 6、表贤:表彰贤明。
  • 7、才贤:有品德才能的人。 才德兼备。
  • 8、材贤: 1.贤才。
  • 9、草贤:对善作草书者的美称。
  • 10、达贤: 1.德才兼备﹑声望卓著的人。 2.荐举贤人。
  • 11、待贤:谓礼遇贤者。
  • 12、登贤: 1.举用有道德有才干的人。
  • 13、钓贤:求取贤才。
  • 14、独贤: 1.谓独劳。 2.特别贤良。
  • 15、访贤:访求贤能之士。
  • 16、妨贤:阻碍贤者登进。
  • 17、辅贤:辅佐贤能。
  • 18、贡贤:荐举贤人。
  • 19、龚贤:(1618-1689) 明末清初画家。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善画山水,取法董源、吴镇,重视写生,喜层层用墨,创造浓郁苍润的境界。与樊圻等并称“金陵八家”。有《夏山过雨图》等存世。著有《香草堂集》。
  • 20、豪贤: 1.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 2.才德兼备,声望出众。
  • 21、后贤:后世的贤人。
  • 22、嫉贤: 嫉妒有才德的人。
  • 23、急贤:重贤;急于求贤。
  • 24、集贤:聚集贤人。 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 25、进贤: 进贤jìnxián (1) 荐举贤能的人 英 appoint virtuous and able man
  • 26、旌贤: 1.亦作"旍贤"。 2.表彰贤人。
  • 27、倨贤: 1.傲慢地对待贤士。
  • 28、巨贤: 1.大贤﹐极有才德者。
  • 29、钜贤:大贤,极有才德者。
  • 30、俊贤:才德杰出的人。
  • 31、儁贤:才德杰出的人。
  • 32、渴贤:迫切地慕求贤才。语本《孔丛子.公仪》:"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
  • 33、礼贤:礼遇贤者。
  • 34、僚贤:贤能的僚佐。
  • 35、猎贤: 搜求贤人。
  • 36、论贤: 1.选拔贤者。论﹐通"抡"。
  • 37、媢贤: 1.嫉妒贤能。
  • 38、慕贤:思慕贤人。
  • 39、曩贤: 前贤。
  • 40、贫贤: 1.贫寒的贤者。
  • 41、聘贤:谓以礼征召贤能。
  • 42、普贤:佛教菩萨名。梵名为Samantabhadra,也译为"遍吉"。与文殊菩萨并称为释迦牟尼佛之二胁士。寺院塑像,侍立于释迦之右,乘白象。以"大行"着称,其道场为四川峨眉山。
  • 43、七贤: 1.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2.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4.泛指七位贤人。
  • 44、前贤: 前代的贤人或名人。
  • 45、钦贤: 敬贤。
  • 46、求贤:寻求贤能的人。
  • 47、群贤: 1.亦作"群贤"。 2.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
  • 48、让贤: 让贤ràngxián (1) 让位给贤能的人 例 退位让贤 英 retire and give room to better men
  • 49、仁贤: 1.即仁且贤。 2.仁人与贤人。
  • 50、任贤: 委用德才兼备的人。
  • 51、容贤:容纳贤人。
  • 52、儒贤:贤能的儒士。
  • 53、圣贤: 圣贤shèngxián (1)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例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英 sage
  • 54、噬贤:嫉害贤能。
  • 55、淑贤:善良贤惠。亦指善良贤惠的人。
  • 56、硕贤:大贤。
  • 57、搜贤: 1.访求贤才。隋文帝有《搜贤诏》。
  • 58、贪贤:渴求贤才。
  • 59、往贤:前贤;先贤。
  • 60、诬贤: 1.谓夸说有道德有才能。
  • 61、希贤:谓仰慕贤者,愿与之齐等。指效法贤人。
  • 62、先贤: 先贤xiānxián (1) 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例 先贤祠 英 wise men;scholars of the past;the late sage
  • 63、不贤: 不贤明;无才能。 不贤惠;无德行。 不善,不好。
  • 64、长贤: 1.年长而贤明。
  • 65、朝贤: 1.朝中的贤人。常用以泛指朝臣。
  • 66、传贤:谓将帝王之位传给贤能的人。古史传说夏禹以前帝王都是举贤以自代。儒家以传贤与传子为统治者传移王位的两种方式。
  • 67、大贤: 大贤dàxián (1) 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 例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英 sage;a man of great talent and great virtue
  • 68、二贤: 称誉唐·颜真卿、宋·范仲淹。
  • 69、高贤:以之为高尚﹑贤良。高尚贤良。 指高尚贤良的人。
  • 70、古贤:古代贤人。
  • 71、简贤:轻慢贤能。 选用贤能。参见'简贤任能'。
  • 72、见贤:谓被称美。
  • 73、降贤:使贤者屈居下位。典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 74、九贤: 九个贤人。指尧·舜时九官: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 九个贤人。指尧、舜、禹、文王、皋陶、启、契、史皇、羿等九人。见《淮南子•修务训》。
  • 75、隽贤:指才德杰出的人。
  • 76、乐贤: 《诗•小雅•南有嘉鱼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
  • 77、明贤: 谓表彰贤人。 贤明的人。
  • 78、名贤:著名的贤人。
  • 79、能贤: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
  • 80、耆贤:年高贤德之人。
  • 81、栖贤:隐居的贤士。
  • 82、亲贤: 1.喜爱贤能的。 2.亲近贤人,爱慕贤才。 3.亲戚与贤臣。
  • 83、清贤: 清正贤良。
  • 84、情贤: 1.贤者中的多情人。
  • 85、塞贤:谓不用贤者。
  • 86、三贤: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个贤人。
  • 87、上贤: 1.推崇有德才的人。上,通"尚"。 2.德才超着的人。 3.谓德才超人。
  • 88、神贤:神奇美善。
  • 89、生贤: 1.谓产生贤良的思想。 2.谓生养贤良之人。
  • 90、时贤: 时贤shíxián (1) 指当代的贤达 例 中常侍曹节以海内多怨,欲借宠时贤以为名。——《后汉书·韦彪传》 例 取悦时贤 英 prominent personage of the time
  • 91、适贤:器重贤能之士。
  • 92、宿贤:素有声望的贤士。
  • 93、遂贤:荐举贤能之士。
  • 94、通贤:通达贤能之人。
  • 95、推贤: 推荐贤人。
  • 96、五贤: 五位贤臣。指春秋·晋文公之臣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五位贤臣。指宋·王十朋、冯方、胡宪、查籥、李浩。 谓五个方面胜于人。
  • 97、下贤:屈己以尊贤。
  • 98、显贤:使贤才显达。谓进用贤才。
  • 99、乡贤: 乡贤xiāngxián (1)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 英 a county sage
  • 100、象贤:谓能效法先人的贤德。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贤组词,贤的组词,贤字怎么组词,贤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贤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贤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86个,贤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42个,贤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69个。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CM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2) 有德行;多才能贤,多才也。——《说文》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4) 对人的敬称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6) 良,美善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8) 艰难;劳苦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名词(1) 有才德的人;人才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思贤如渴。——《三国志》(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3) 人的贤能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动词(1) 胜过,超过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2) 尊重;崇尚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