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
拼音:yán bù yóu zhōng
注音:一ㄢˊ ㄅㄨˋ 一ㄡˊ ㄓㄨㄥ
词性: 成语

言不由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言不由衷yánbùyóuzhōng

(1) 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形容口是心非

speak with one's tongue in one's cheek;say what one does not mea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言不由中”。

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自是泽不復与府中谋议”注引宋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伯彦等曰:‘ 宗泽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孙犁《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復忆之也。”

国语词典: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如:「他一向讨厌交际场合,因为人们说的尽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也作「言不由中」。

词语翻译

英语
to say sth without meaning it (idiom)​; to speak tongue in cheek, saying one thing but meaning sth different
德语
unaufrichtig sprechen (V)​
法语
(expr. idiom.)​ dire qch sans le penser, dire une chose et en penser une autre

网络解释:

言不由衷 (汉语成语)

  • 言不由衷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án bù yóu zhōng,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 1、迫于无奈,他只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 2、有意见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别吞吞吐吐,也不要言不由衷
    • 3、他假惺惺地去表示祝贺,一副言不由衷的样子。
    • 4、他的话言不由衷,听起来真不舒服。
    • 5、当他自觉这话言不由衷时,脸不禁红了。
    • 6、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精彩的人生是在挫折中造就的,世态炎凉,玩的起继续,玩不起出局;身不由己的若干伪装,也许是应对世事无常;言不由衷的嘴角上扬,或许是踉踉跄跄的坚强。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MHNG
    • 五行

    (1)(名)原由:因~|事~|理~|原~。

    (2)由于:咎~自取。

    (3)经过:必~之路。

    (4)(动)顺从;听从:事不~己|不~自主|俯仰~人|听天~命|言不~衷。

    (5)(介)归(某人去做):这事~我负责|队长~你担任。

    (6)(介)表示凭借:~此可知|整体是~部分组成的。

    (7)(介)表示起点:~表及里|~北京出发。

    (8)(Yóu)姓。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KHE
    • 五行

    1.  内心:由衷。苦衷。无动于衷。衷肠。

    2.  福,善:“降衷于下民”。

    3.  正中不偏:折衷。

    4.  贴身的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