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顿饱:谓一下子吃饱。
- 2、顿备:准备,预备。
- 3、顿惫:困顿疲惫。
- 4、顿弊: 顿弊dùnbì (1) 困顿弊败;败坏 英 exhausted and corrupt
- 5、顿毙: 1.倒毙。 2.指倒毙的人。
- 6、顿笔:搁笔;停笔。谓作文或书法至着力处故作停顿。
- 7、顿躄:犹仆倒。
- 8、顿踣: 顿踣dùnbó (1) 跌倒在地上。即顿仆 英 fall;tumble
- 9、顿迟:亦作'顿遟'。困顿迟缓貌。
- 10、顿遟:亦作'顿遟'。 困顿遟缓貌。
- 11、顿处: 1.住宿之处。 2.安放之处。
- 12、顿舛:滞涩错乱。
- 13、顿次:驻扎。
- 14、顿萃: 1.亦作"顿萃"。亦作"顿顇"。 2.困顿憔悴貌。
- 15、顿顇: 1.亦作"顿萃"。亦作"顿顇"。 2.困顿憔悴貌。
- 16、顿悴: 1.亦作"顿萃"。亦作"顿顇"。 2.困顿憔悴貌。
- 17、顿挫: 顿挫dùncuò (1) 疾病于其早期阶段即停止发展 例 感冒的顿挫 英 abortion (2) 噪音的一般或特殊的节奏变换 英 cadence (3) 语调、音律等停顿转折 例 抑扬顿挫地说 英 cadence;pause and transitim in rhythm or melody (4) 挫折 例 常遭顿挫 英 setback;sustain delays and obstacles
- 18、顿锉:犹顿挫。指诗意跌宕转折,回旋起伏。
- 19、顿党: 1.方言。犹一道;一齐。
- 20、顿刀: 1.钝刀。顿,通"钝"。 2.割肉的一种操作方法。借指用这种方法切割的肉。
- 21、顿递: 1.置备酒食邮驿以供军用谓之顿递。
- 22、顿跌:顿挫跌宕。
- 23、顿逗: 1.戏剧用语。指念白时暂时停顿而气流不断。 2.戏剧用语。泛指停留﹑间歇。
- 24、顿段:犹段落。
- 25、顿锻: 顿锻dùnduàn (1) 镦粗了金属棒或类似物(如螺栓头)的镦粗过的那一部分 英 upset
- 26、顿夺:谓违反情理地强行断绝。
- 27、顿厄:困苦艰难。
- 28、顿阨: 困苦艰难。
- 29、顿轭:谓停车。
- 30、顿尔:犹突然。
- 31、顿法:佛教语。指顿悟法门。
- 32、顿饭:指客馆供应的饭食。
- 33、顿防:驻防。
- 34、顿放:安置;放置。
- 35、顿废:犹废弃。
- 36、顿伏:犹跌倒。
- 37、顿服:把一帖煎好的整碗药剂,当做一顿,即一口气全部喝完,而不是分开来服用。
- 38、顿功:谓功力未奏效。指不成功。
- 39、顿官:古代为安置冗员而设的无实职的官位。
- 40、顿撼:摇动颠簸。
- 41、顿颔:犹点头。
- 42、顿号: 顿号dùnhào (1) 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一种(、),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英 caesura sign;sign of coordination
- 43、顿河: 顿河Dùn Hé (1) 俄罗斯东欧平原南部的河流 英 Don River
- 44、顿呼: 顿呼dùnhū (1)见“呼语” 英 apostrophe
- 45、顿混:思考;考虑。
- 46、顿豁:突然开朗;突然明朗。
- 47、顿即: 顿即dùnjí (1) 立刻;立即 例 戏一开演,剧场里顿即鸦雀无声 英 immediately
- 48、顿迹:犹止步。
- 49、顿积:犹留存。
- 50、顿寄:寄放。
- 51、顿戢:停息,止息。
- 52、顿戟:《管子.地数》:"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后因以"顿戟"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
- 53、顿驾:停车。亦泛指停留。
- 54、顿甲:屯兵。
- 55、顿渐: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 56、顿僵:犹颠覆。
- 57、顿教:佛教各宗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在我国如华严宗判为'五教','顿教'居第四位,指不设位次﹑不依言辞而顿悟教理的《维摩经》等。天台宗列为'化仪四教'之首。 指禅宗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法门。
- 58、顿节:犹驻节。旧谓大官停留于外。
- 59、顿进:急成;顿然长进。
- 60、顿具:指摆设的器具。
- 61、顿绝:顿然断绝。
- 62、顿军:驻扎军队。
- 63、顿开:挣开;脱开。突然打开;立即放开。
- 64、顿刻: 顿刻dùnkè (1) 暂时 英 temporarily (2) 顿时 英 immediately
- 65、顿空:谓急速地穷乏。
- 66、顿亏:谓急速亏损。
- 67、顿困:犹困顿。谓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 68、顿老:明代金陵琵琶手。名噪一时,人称"琵琶顿老"。
- 69、顿羸:困顿疲惫。
- 70、顿利:钝挫与锋利。顿,通"钝"。
- 71、顿了:佛教语。犹顿悟。
- 72、顿劣:犹疲乏。
- 73、顿留:犹停留。
- 74、顿沦:困顿沉沦。
- 75、顿履:谓随着音乐节拍踏足。
- 76、顿昧:困顿昏迷貌。
- 77、顿门:佛教语。顿悟法门。指唐代慧能上承达摩的"祖师禅"而开创的禅家南宗。
- 78、顿拍:拍击。
- 79、顿辔: 1.犹停车。 2.死的婉称。
- 80、顿撇:犹抛弃。
- 81、顿仆:犹跌倒。
- 82、顿弃:不锋利而抛弃。顿,通"钝"。
- 83、顿气:谓积足气力。
- 84、顿穷:困顿穷迫。
- 85、顿曲:犹曲折。
- 86、顿阙:困顿缺乏。
- 87、顿然: 顿然dùnrán (1) 忽然;突然 例 顿然雨住天睛 英 suddenly
- 88、顿扰:犹打扰。
- 89、顿刃: 1.谓军队驻屯。 2.锋刃为之钝挫。谓征战杀伐。顿,通"钝"。
- 90、顿入:谓顿然领悟。
- 91、顿辱:谓揪头顿地使受辱。
- 92、顿颡: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 93、顿舍:停留止息。 宿舍,住所。
- 94、顿身:安身。
- 95、顿师:谓按兵不动。
- 96、顿首: 顿首dùnshǒu (1) 磕头;叩头下拜(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 例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周礼·大祝》 英 kowtow
- 97、顿摔: 1.犹顶撞。 2.折挫;折磨。
- 98、顿肃:谓顿然加以整肃。
- 99、顿所:营房;馆舍。
- 100、顿塌:积聚,囤积。
顿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呆顿顿:呆邓邓。
- 2、阿顿哈: 伯利兹马雅文明中的一座废墟。坐落在伯利兹地带,大约在伯利兹城北方30英里及加勒比海西岸6英里处。阿顿哈在马雅文中是指“现代”的意思。
- 3、黑顿顿:粗黑貌。
- 4、牛顿环: 词语解释⒈ 一种呈现同心圆纹的等厚干涉图样。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在球面和平面上反射后叠加所形成。如在平面玻璃板上放置一块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用平行单色光照射时就可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干涉条纹。在阳光下,则呈现彩色同心圆干涉条纹。
- 5、雪顿节: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6、牛顿龙: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 7、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chényù-dùncuò (1) 谓文辞深沉蕴藉,音调抑扬有致 例 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唐·杜甫《进雕赋表》 英 profound and forceful
- 8、捶胸顿足: 捶胸顿足chuíxiōng-dùnzú (1) 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 英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
- 9、捶胸顿脚:用脚跺地,用拳敲打胸脯。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的样子。
- 10、沈郁顿挫: 深沉蕰藉,抑扬有致。
- 11、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12、抑扬顿挫: 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 (1) 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或诗文可读性强,朗朗上口,音调铿锵有韵 英 pause and transition in melody or rhythm
- 13、铿锵顿挫:铿锵:声音响亮。顿挫:声音有韵律,错落有致。形容声音响亮而和谐。
- 14、搓手顿足: 搓手顿足cuōshǒu-dùnzú (1) 两手摩搓,两脚跺地。形容急躁 英 rub one’s hands and stamp one’s foot—get anxious and impatient
- 15、搓手顿脚:顿脚:跺脚。形容焦急或不耐烦的样子。
- 16、情窦顿开: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
- 17、抚膺顿足:抚膺:拍着胸膛;顿足:以脚跺地。形容悲痛或悔恨的样子。
- 18、拊膺顿足: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 19、嗐声顿脚:亦作“嗐声顿脚”。形容惋惜、焦急或气愤的样子。
- 20、开喉顿嗓:清通一下嗓喉,准备演唱或发言等。
- 21、恍然顿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22、惠灵顿区:惠灵顿区(英语:Wellington 毛利语:Te Upoko o te Ika a Maui)是 新西兰的首都,同时是艺术和文化之都。
- 23、豁然顿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24、南顿北渐:佛教禅宗的两个宗派。一派主张顿悟,是为南宗;一派主张渐修,是为北宗。
- 25、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 26、困顿不堪: 指生活困苦不堪而又无处告贷和诉说。
- 27、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 28、整顿乾坤:乾坤:指天地、阴阳等。指治理天下,使混乱的局面转变为安定
- 29、困顿其中: 一直处在比较消极,颓废,富有约束或者困惑的环境,不能过自拔的一种形势。
- 30、莱顿大学: 荷兰最古老的大学。1575年创建于莱顿。设有神学、数学、自然科学、医学、法学、文学、社会科学、地理学与历史学等学院。
- 31、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máosè-dùnkāi (1)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经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英 suddenly see the light
- 32、闷怀顿释:心中的忧虑、烦闷一下子就消失了。
- 33、蓦然顿悟: 即一下子觉醒过来,是指突然间醒悟、感悟。
- 34、牵衣顿足:牵衣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iān yī dùn zú。
- 35、积思顿释: 突然地自然的明白或理解的过程。
- 36、甩手顿脚: 甩手顿脚shuǎishǒu-dùnjiǎo (1) 形容急得无可奈何的样子 例 谁都急得甩手顿脚的 英 swing one’s hand and stamp one’s foot
- 37、椎心顿足: 同“椎胸顿足”。
- 38、椎胸顿足: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 39、摇首顿足: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 40、摇手顿足:摇手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yáo shǒu dùn zú。
- 41、猗顿之富: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 42、椎膺顿足: 1.同"椎胸顿足"。
- 43、中顿别町:从沼泽流出的河川
- 44、巴顿将军: 词语解释⒈ 美国故事片。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1970年摄制。弗兰克林·s·沙夫纳导演,乔治·c·斯科特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与德军隆美尔兵团作战时遭到惨败。美国当局任命“暴戾的军神”巴顿将军出任第二特种部队司令官,他狠抓军纪和军训,终于打败了隆美尔的非洲兵团,建立赫赫战功。
- 45、马其顿人: 词语解释⒈ 马其顿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欧洲南部。约134万人(1987年)。讲马其顿语。信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养羊业发达,部分从事工业。
- 46、指手顿脚: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 47、恩顿加语:班图语语言的一种
- 48、哀的美顿书: 英语ultimatum的译音。最后通牒。 亦作:哀的美顿书
- 49、波士顿惨案: 英军屠杀北美殖民地波士顿居民的事件。1770年3月5日,驻波士顿的英军侮辱当地学徒,激起该城人民的愤怒,与英军发生冲突,遭到英军开枪屠杀,造成惨案。次日,全城居民集会抗议,迫使英军从城里撤走。
- 50、哈密顿问题:图论中的著名问题之一。英国数学家哈密顿于1859年以游戏的形式提出:把一个正十二面体的二十个顶点看成二十个城市,要求找出一条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而回到出发点的路线(如图)。这条路线就称“哈密顿圈”。一百多年来,对哈密顿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图论的发展。
- 51、马其顿王国: 古代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国家。公元前5世纪形成。腓力二世在位时(前359-前336),势力强盛,积极扩张,成为希腊诸城邦的霸主。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后,远征东方,灭亡波斯帝国,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帝国瓦解。后由安提柯王朝统治,经三次马其顿战争,被罗马征服,前148年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 52、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代表参加会议。签订了三个条约:(1)美、英、法、日《四国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并宣告英日同盟失效;(2)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比例;(3)《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共同掠夺中国的条约,打破了战后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53、华盛顿邮报: 词语解释⒈ 美国报纸。日报。1877年创刊。注重报道美国政府和国会消息。
- 54、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俄文:Тихий Дон)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
- 55、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的作用时,乙物体必定同时受到甲物体对它的反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 56、牛顿第二定律: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将改变运动状态而获得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外力的方向相同。
- 57、牛顿色散实验: 牛顿所做的将太阳光分解成各单色光及将各单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光学实验。在牛顿之前,许多人曾演示过太阳光通过棱镜的色散现象,但解释都不正确。牛顿改进了他人的实验方法,做了一系列判决性实验,表明白光是由各单色光以一定比例的复合,不同色光有不同的折射性能,为颜色理论奠定了基础。
- 58、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简称“普林斯顿”,创建于1746年,位于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个始创院校之一,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是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居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第1位。
- 59、牛顿第一定律: 词语解释⒈ 又称“惯性定律”。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60、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 61、波士顿倾茶事件: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英斗争事件。为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 年 月 日夜间,数名波士顿人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东印度公司的三艘运茶船,将船上装的茶叶倒入海里。
- 62、马斯顿荒原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Battle of Marston Moor),又称约克角围攻(Siege of York),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会军同国王军队之间的一次战役。
顿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哀顿: 1.犹困苦。 2.悲伤。 3.谓风格沉郁顿挫。
- 2、安顿: 安顿āndùn (1) 为人解决住处 英 help settle down;arnange for (2) 安排使有着落 例 搬出的机器,总不能老搁在露天,总得有房子安顿…——茅盾《锻炼》 英 place
- 3、病顿:犹病困。
- 4、簸顿: 1.颠簸。 2.犹簸弄﹐玩弄。
- 5、踣顿: 1.犹跌倒。 2.犹困顿。
- 6、步顿: 谓行走的进、退、快、慢。
- 7、掣顿: 1.硬拉;强夺。 2.犹困顿。
- 8、程顿: 1.路程距离及途中可供食宿休止的地方。
- 9、迟顿:迟钝;不灵敏。停顿;停留。
- 10、棰顿: 1.捶敲。
- 11、蹙顿: 1.缩拢。
- 12、撺顿:怂恿。
- 13、厝顿:安置,安放。
- 14、挫顿:摧折损伤。
- 15、倒顿:大套裤。
- 16、登顿:上下;行止。出自 《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
- 17、递顿:谓在驿站歇宿。
- 18、颠顿: 1.颠沛困顿。 2.上下起伏;颠簸。
- 19、刁顿: 刁顿diāo dùn (1) 刁难 英 obstruct
- 20、跌顿: 1.跌倒,摔倒。 2.比喻挫折。
- 21、陡顿: 1.突然。 2.突然劳困。
- 22、断顿: 断顿duàndùn (1) 下一顿没有饭吃了 例 过去家里穷得三天两头断顿 英 can't afford the next meal;go hungry
- 23、乏顿: 乏顿fádùn (1) 疲乏困顿 英 tired
- 24、废顿: 1.废弛。 2.谓僵卧不起。
- 25、隔顿: 1.间隔﹔停顿。
- 26、嗝顿:语言哽塞,停顿。
- 27、供顿: 1.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 2.设宴待客。 3.指饮食。
- 28、管顿:犹供顿。供应食宿及行旅之所需。
- 29、圭顿:白圭和猗顿的并称。白圭是战国魏人,善经商;猗顿是春秋鲁人,经营畜牧业及盐业。两人皆为豪富。
- 30、撼顿:动摇。 指动荡困顿。
- 31、号顿: 1.痛哭颠蹶。
- 32、耗顿:耗损疲困。
- 33、荒顿: 1.犹荒废。
- 34、毁顿: 1.因居丧过哀而致精神委顿。 2.破败﹐倒坍。
- 35、几顿:危败。《国语·周语上》:"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韦昭注:"几,危也;顿,败也。"一说,犹其顿,几为语词。参阅清俞樾《群经平议·国语一》。
- 36、寄顿: 寄顿jìdùn (1) 寄托安顿 英 leave with;place in safekeeping
- 37、疾顿: 1.病痛困顿。
- 38、迦顿:魔兽世界熔核之心副本5号BOSS。
- 39、蹇顿:困厄;困顿。
- 40、疆顿:谓停留不能前进。
- 41、浇顿:谓浇洒费力。顿,劳困。
- 42、谨顿: 1.犹谨钝。
- 43、局顿: 1.犹颠仆。
- 44、跼顿:犹颠仆。《晋书·刘曜载记》:“ 曜 将战,饮酒数斗,常乘赤马无故跼顿,乃乘小马。”
- 45、困顿: 困顿kùndùn (1) 十分劳累疲倦 例 因编著事烦,颇为困顿 英 tired out;exhausted (2) 艰难窘迫 英 poverty-stricken;impoverished
- 46、髡顿:传说中的牛妖名。
- 47、羸顿: 羸顿léidùn (1) 瘦弱困顿 英 thin and exhausted
- 48、鲁顿: 鲁顿lǔ dùn (1) 愚笨迟钝 例 赋性鲁顿 英 dull-witted;obtuse;stupid
- 49、蒙顿: 1.愚钝;顽劣。
- 50、迷顿: 1.亦作"迷盹"。 2.疲乏欲睡状。
- 51、绵顿: 1.亦作"绵顿"。 2.缠绵困顿。久病貌。
- 52、南顿: 古国名、县名。春秋时顿国为陈国所迫,南迁,故号南顿。 佛教语。禅宗主张顿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
- 53、牛顿: 牛顿Niúdùn (1) (1642.12.25—1727.3.20) 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英 Newton,Sir Isaac (2) 米-千克-秒制中力的单位,1牛顿等于对1千克质量产生1米/秒 2 加速度的力 英 Newton
- 54、驽顿: 驽顿nú dùn (1) 头脑迟钝;缺乏想象力 例 庶竭驽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诸葛亮《出师表》 英 stupid
- 55、排顿:安排;准备。
- 56、陪顿: 1.犹陪克。
- 57、疲顿: 疲顿pídùn (1) 疲乏劳累 英 fatigued
- 58、仆顿:谓精疲力竭而倒仆。
- 59、潜顿:谓窝藏赃物。
- 60、牵顿:牵连困顿。
- 61、寝顿:衰颓;废止。
- 62、倾顿: 1.指植物枯萎倒伏。 2.指屋宇倾倒损毁。
- 63、却顿:后退受阻。
- 64、商顿: 1.亦称"商顿"。 2.商,商臣,春秋楚成王太子,以东宫之卒围成王,逼王自缢。冒,冒顿,匈奴头曼太子,射杀头曼自立。事见《左传.文公元年》和《史记.匈奴列传》。后以泛指叛臣。
- 65、收顿: 储存。 收束;结束。
- 66、睡顿:倦极假寐。
- 67、锁顿: 1.亦作"锁墩"。 2.关锁禁闭。
- 68、阘顿:疲惫貌。
- 69、蹋顿: 1.本为辽西乌桓首领名。汉献帝时,丘力居死,从子蹋顿有武略,代立为王。后为曹操击败于柳城,斩之。见《后汉书.乌桓传》。后亦借指异族首领。 2.犹跌倒。
- 70、逃顿:犹逃遁。
- 71、腾顿:犹顿挫。谓停顿转折。
- 72、推顿:击刺。
- 73、颓顿:衰疲委顿。
- 74、顽顿: 1.犹顽钝。圆滑无骨气。顿,通"钝"。
- 75、尪顿: 1.亦作"尩顿"。亦作"尫顿"。 2.衰病困顿。 3.指衰病困顿之身。
- 76、萎顿: 萎顿wěidùn (1) 疲乏,没有精神 英 tired
- 77、委顿: 委顿wěidùn (1) 疲乏;憔悴 例 势不支久,必自委顿。——《新唐书·韩愈传》 例 委顿床枕 英 tired;weary;exhausted
- 78、窝顿:窝藏。
- 79、眩顿:眼花体乏。
- 80、偃顿: 犹困顿。 俯垂。
- 81、淹顿:拖延困顿。
- 82、摇顿:摇动;摇晃。
- 83、腰顿: 1.即腰站。
- 84、驿顿: 1.犹旅次。
- 85、猗顿: 猗顿Yī Dùn (1) 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积累了很多财物。陶朱,即春秋时范蠡,助越灭吴后,离开越国,隐居在陶,以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 例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汉·贾谊《过秦论》 英 Yi Dun
- 86、抑顿:抑制,压制。
- 87、愚顿:犹愚钝。
- 88、振顿: 1.振作。 2.整顿。
- 89、整顿: 整顿zhěngdùn (1) 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例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例 整顿纪律 英 consolidate;rectify;reorganize (2) 收拾准备 例 整顿下饭菜 英 prepare
- 90、止顿:停留。
- 91、置顿: 1.设置安顿的处所。
- 92、踬顿: 1.失足跌倒。 2.指倒毙。 3.谓处境困难。 4.挫辱。
- 93、朱顿:春秋时富豪陶朱公和猗顿的并称。
- 94、准顿:整理安顿。
- 95、陶顿:春秋末年的巨富陶朱公(范蠡)与猗顿的并称。
- 96、隳顿: 1.毁坏﹔倒塌。
- 97、寖顿:渐渐停息。
- 98、提顿: 1.书法术语。指运笔的提起按下。亦喻文章的自然起伏。
- 99、沈顿: 亦作“沉顿”。 沉醉困惫貌。 沉沦顿踬。 谓疾病沉重。
- 100、惙顿:委顿;疲乏。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dùn(2) ——“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3) 另见dùndú动词(1) (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2) 同本义顿,下首也。——《说文》二曰顿首。——《周礼·大祝》。注:“拜头叩地也。”(3) 又如:顿颡(屈膝下拜,以额叩地,多在请罪投降时用);顿筑(以头或物撞地);顿头(磕头);顿膝(下跪)(4) 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顿足失色。——《聊斋志异·促织》牵衣顿足拦道哭。——唐· 杜甫《兵车行》(5) 又如:顿脚;顿足(以足跺地。形容着急、悲痛的样子)(6) 倒下,跌倒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7) 又如:顿仆(僵仆);顿落(低落);顿碌(折腾);顿毙(倒毙);顿擗(崩倒;倒塌)(8) 放置;安放 。如:整顿,安顿;顿纲(整顿纲纪);顿放(安放);顿寄(寄存);顿备(准备)(9) 止宿;屯驻 。如:顿兵(驻扎军队;休战,止兵);顿舍(屯戍,止息);顿息(休息);顿住(止宿;屯驻)(10) 舍弃;废弃文六龙顿辔。——《文选安陆昭王碑》(11) 又如:顿脱(甩掉);顿罔(撤除围猎之网)(12) 解 。如:顿缨(挣脱绳索);顿开(挣开;脱开)(13) 暂停 。如:他顿了一下,接着又往下说;顿辔(停车);顿断(音节停顿间断);顿毂(停车);顿驾(停车);顿滞(停息滞留)(14) 买 。如:顿下(买下)形容词(1) 劳累疲弊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谋攻》兵甲顿,士民病。——《韩非子·初见秦》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2) 又如:顿卒(困苦。也作顿悴);顿悴(困厄憔悴)名词(1) 宿食之所。也指宿食所需之物 。如:顿所(营房;馆舍)(2) 在中国书法上指起笔落笔时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 。如: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顿笔(写字在折画处,用笔轻按,称顿笔)(3) 次,回——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 。如:一天三顿饭;说了他一顿;一顿毒打;顿顿(每餐)(4)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副词(1) 立刻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亡国之恨顿生。——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2) 又如:顿喝一口家乡水;顿改前非;顿尔(忽然);顿豁(突然开朗);顿绝(一下子断绝);顿饱(一下子吃饱)(3) 另见dú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